包领香
通辽市香馨中医养生堂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手诊在中医养生保健及慢性病诊断中应用
包领香
通辽市香馨中医养生堂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 028000
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广泛而众多的临床实践经验。本文结合临床实际和已有文献,通过对手诊基本原理及分类、在养生保健中的指导作用和在慢性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等方面的阐述,对于应用手诊辅助疾病的诊断,促进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
手诊;中医;养生保健;慢性病;诊断
手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属于望诊范畴,是指在中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气血、经络等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手部的色泽、脉 络、肌肉、温度、手形、动态、指甲等,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和疾病方法。现代统计学结果显示,人体80%的的健康信息都可以通过望诊显示出来。由此可见,手诊不仅对人体的养生保健大有裨益,而且还对慢性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积极的意义。
1.1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是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着的。也就是说,由于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生理、病理上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就决定了在诊治疾病时,可以通过五官、形体如手掌等外在变化,了解和和判断内脏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中医学认为,辨证论治也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也就是说通过望闻问切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经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并由此来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在此理论指导下,可以根据病人的不同实际情况,采取“同病异治”或“异病同治”进行治疗。
1.2 经络学说是手诊的重要理论依据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手掌连联接着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人的双手上共计有十二条正经经脉的86个穴位和224个奇穴[1]。由此可见,内脏功能的正常与否都可以通过经脉从手掌的反射区反映出来。
1.3 现代医学理论丰富了手诊的内容
现代医学表明,人体的手掌等各种性状特征都与其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的组成和表达有关。比如,人体的指纹定型后终身不会发生变化。但是,掌纹由于供血充足、细胞代谢旺盛,却非常敏感,非常容易受到生理、营养以及社会环境的声光电等影响而发生色泽、温度、动态等方面的改变。
现代解剖学表明,手掌上分布着非常丰富的神经(多达100多万条神经末梢)、血管。手掌皮下的血液循环也极其丰富,并且微循环密集。手掌上的纹理是由于微循环的不断调解而作用结果。细胞的分解代谢会影响手掌中纹理发生形态变化。比如如果末梢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多余的脂肪粒就会在手掌上堆积,并形成脂肪丘。因此,手掌上气色的形态变化反映机体相应部位脏腑气血供应状况,也是手诊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此外,手掌在大脑皮层的反射区的面积也为手诊提供理论支持。
1.4 常用手诊方法的分类
临床中,通常会结合手掌的掌纹、指甲和气色来诊病[2]。其中掌纹诊病,即通过观察、分析、甄别掌纹和特殊病理纹的变化来诊断疾病。指甲诊病,即通过观察手型、掌色以及指甲的形态颜色来判断疾病。气色形态手诊,即通过正常的视觉,对患者的双手或单侧手的气色形态进行系统观察,结合相应病理诊断标准,最终了解患者健康情况的诊断方法。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当中就提出“治未病”的理念,指出防病于未然。下面将结合手诊,从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手诊在人们日常养生保健中的作用[3]。
2.1 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
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在现今快速的生活节奏中,人们由于过度的劳力伤神,在加上酗酒、熬夜、饮食无节等不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促使人们容易进入无名的少气乏力、头晕头痛等亚健康状态。此时,如果人们注意到手掌的异常变化,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发现手掌气色形态的异常,根据相应的反射区进行有目的的调理,将会把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并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2.2 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
既病防变,是最理想的积极预防措施,也就是说,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就应该及早诊断,尽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当疾病发生后,根据手诊的表现,结合患者的其它临床表现,明确疾病的病因病机,并根据脏腑的传变规律,争取及早获取疾病治疗的主动权,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变化。
2.3 从疾病痊愈到复发的预防
在疾病痊愈初期,人体的正气还比较虚弱,体内的阴阳还远达不到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这时候就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结合手诊的状况进行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调理脏腑功能,最终达到固本强元,预防疾病复发的目的。
3.1 手诊在慢性病诊断中的应用
大量临床数据显示,手诊在疾病诊断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金栋等[4]以手诊诊病的方法,观察了上千例患者,发现脑动脉硬化症与手纹有密切关系。他们研究发现,手纹随着脑动脉硬化症的轻重程度而变化。有的患者40余岁手纹即出现2度脑动脉硬化改变,而有的70岁的患者却呈现1度脑动脉硬化改变,这些改变均得到了检查指标的证实。向群等[5]通过对2021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手诊法的研究发现,手诊对所研究人群冠心病诊断及预测的结果与实验室客观检测结果相符,并经过严格的统计分析表明,手诊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及超前诊断是可行的。许长照等[6]对56例脾虚患者与105例正常人的手纹印11个纹区、16个参数指标进行比较,发现脾虚患者的手指斗纹多,双箕出现率比 正常人低,总指纹晴数高,食中指间区及鱼际、小鱼际区花纹出现率高,小鱼际区及掌心部 白线出现率高等,这些皮纹的异常变化可作为脾虚体质辨证的一项重要指标。
3.2 手诊在临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作为医学科学分支的一部分,手诊在辅助临床疾病诊断方面有很强的特色优势。但是,任何一门科学都不是万能的,有一些疾病在手诊中不能体现出来,还有一些疾病在发病初期没有症状反映在手掌上面。因此,在临床诊断疾病时,要综合其它医学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切忌单凭手诊就作出相应诊断,造成误诊误治。
综上所述,手诊属于中医望诊范畴,是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断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简便、经济、准确性高的特点,适合在养生保健和慢性病诊断中进一步研究、应用和推广。
[1]刘井红.手诊的基本原理及其诊断特色释义[J].中医药学刊,2005,23(01):81-83.
[2]牛惠芳,赵可辉,等.手诊法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5):135-138.
[3]何进,罗志敏,等.中医手诊对“治未病”“亚健康”防治探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0,24(04):17-19.
[4]张金栋,邢萍.脑动脉硬化症的手诊观察与研究[J].中医杂志,1995,36(05):298-299.
[5]向群,肖瑄.手诊法诊断和预测冠心病的研究[C].剑锋手健康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155-158.
[6]许长照,张瑜瑶,等.脾虚证患者皮纹学初探[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8,7(03):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