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侗族歌师精神

2017-03-23 09:34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依兰老歌侗族

胡 牧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电影《我们的嗓嘎》中的侗族歌师精神

胡 牧

(重庆文理学院 文化与传媒学院, 重庆 永川 402160)

歌师精神是侗族审美文化精神的代表,嗜歌如命、以歌养心、无私传歌是歌师精神的核心。本文以侗语电影《我们的嗓嘎》的故事情节为出发点,探讨了歌师精神的内涵及侗歌、歌师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情况。影片将歌师精神置放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加以刻画,既塑造了歌师的典型形象,又表现了歌师及歌师精神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境遇,呈现了侗歌保护传承的多元走向。

《我们的嗓嘎》;侗歌;歌师精神;文化变迁

民俗是一定社会生产力条件下的文化产物。任何民间习俗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场域之中,断裂与继承是其发展历史中的常态。侗族歌师文化亦是如此。嗓嘎即歌师,他们是侗族同胞中的精英,是侗歌的创造者、保护者和传播者,在侗族社会中的威望和地位很高。2010年上映的侗语电影《我们的嗓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侗族歌师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

一、歌师精神是侗族人文精神的精粹

侗族是一个靠唱歌养心的民族,侗歌靠歌师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典型的歌师精神。歌师精神是歌师文化的精髓,歌师文化乃至侗歌文化是侗族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说,歌师精神就是侗族人文精神的精粹。

1.歌师精神的本质及其特征

聪明勤劳的侗家人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侗歌是其中的瑰宝,而侗歌之所以传承至今,功在歌师。侗族也因此衍生出了“饭养身,歌养心”的民族歌论以及让人津津乐道的歌师精神。有学者认为:“歌师精神,指歌师比普通民众更专注于以歌‘养心’。侗族传统社会,侗歌艺术得以传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歌,而学歌是必须以兴趣为基础的,因此,歌师首先要对以歌‘养心’有浓厚的兴趣,以及把唱歌看成是生命状态中的‘唱心头’。譬如唱歌环节和编歌环节,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种全身心投入的钻研精神。因此,作为一个优秀的歌师,需要一种比普通人更为狂热的对歌谣艺术的热爱精神和献身精神;而传歌环节,歌师所付出的则是一种纯粹性的义务劳动。可见,歌师精神,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在场’的精神,具体表现就是一种刻苦钻研、责无旁贷和无私付出生命能量的精神。”[1]笔者认为,这个定义是目前学术界对歌师精神最完整的定义,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里所指的歌师主要指的是“传统型歌师”[2]。作者把侗族歌师分为传统型歌师、民间新型歌师和学者型歌师三类。过去,歌师唱歌、教歌、传歌都是义务性的,从没想过凭借侗歌来赚钱。可以说,歌师的精神体现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反映了歌师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和民族的生态美。“民族生态美的本义应该是民族生存状态、生命状态的美。”[3]这种民族生态美被歌师们所充分享有,并被歌师们所执着追求和呵护。在电影中,潘依兰向作为歌师的奶奶推荐周杰伦的流行歌曲时,歌师奶奶说:“我听不懂,咚咚咚好像打仗一样。”老歌师只对侗歌专一,他们一辈子只唱侗歌,也只欣赏侗歌。潘依兰紧接着说周杰伦靠唱歌赚很多钱时,歌师奶奶说道:“我只知道饭养身、歌养心,从没听讲过歌会赚钱。”在老歌师心里,唱歌纯粹是精神性活动,是“养心”活动,跟任何物质利益无涉。所以,电影中的老歌师萨依兰对民俗村杨总的高薪聘请不动心,孙女劝她去为民俗村唱歌她也不动心。总之,歌师不愿意以唱歌去赚钱。但是,歌师们是乐于出去唱歌的,他们不仅在侗族“为也”等歌俗活动中唱歌,也常在一些公共场合唱歌。歌师们热心公益活动,例如有哪家小孩满月了或生病了,歌师都愿意去免费唱歌为小孩子祝福。

正因为歌师具有德艺双馨的品质,因此其在侗人心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无私奉献、以歌养心、恬淡充实、超然物外等,是歌师精神的主要特征。歌师精神的形成得益于侗族良好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生态。《我们的嗓嘎》一开始展现了歌师在宴席上唱歌的场景,一对年轻夫妇把满月的小孩抱到老歌师面前,老歌师为小孩子唱歌祈福,赞美新生儿。这部影片运用了众多的“音乐叙事”,而侗歌音乐赋予了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并为情节推动提供了文化背景。

2.歌师精神的价值

《我们的嗓嘎》呈现了老歌师恬淡自足,不为名利所打动的歌师精神。但是,导演没有将人物形象拔高和脸谱化,而是遵从本然的文化法则,呈现了歌师精神的拓展性、整生性和良性循环性。在电影中,歌师精神的价值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养心

在电影中,老歌师尽管也要看电视,关心国家大事,可是她最自然本真的生活状态是通过唱侗歌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歌师的生活简单而充实,他们的“审美人生观”是“追求自然人生”[4]。老歌师喜欢在任何场合唱歌、教歌,而且都是义务性地教歌。歌师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养心,从而实现精神上的愉悦。歌师精神从根本上促进了侗族“歌养心”意识的形成,这样的艺术文化精神是代代传下来的。萨依兰老歌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饭养身,歌养心”。这是歌师对侗歌价值功能独特的认同,也是侗族对侗歌的独特认知。歌师精神让所有热爱侗歌的人都收获了“养心”的价值。

(2)促进和谐

歌师在侗族传统社会中是歌俗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支持者。歌师常常和歌手们在一起唱歌,促成了整个侗族社会爱好唱歌的审美风尚,培育了侗族人柔和善良的性格,促进了人际沟通的和谐。在电影中,老歌师也参加了村里的一些集体活动,比如长桌宴等,并在宴会上带头唱歌,她年轻时也参加村寨之间的唱歌比赛并获胜,是村寨中公认的知名歌师。歌师们一辈子热心教歌、传歌,使得侗族社会成为了“歌的海洋”。一个酷爱唱歌的民族一定是一个心灵和谐的民族,歌师在促进民族和谐方面功不可没。

(3)传承文化

《我们的嗓嘎》涉及了侗歌传承的问题,这使得影片除了具有文化性外,还具有了时代性,同时还呈现了两代人之间观念的冲突。歌师是侗歌的主要传承者,他们培养出了许多歌手。侗歌历来就是靠师徒相承、口耳相传而流传至今的。在影片中,老歌师很愿意教黄正宇这个徒弟。黄正宇一开始并不喜欢侗歌,这反映了当代一些侗族年轻人的多重审美选择。但情节发展到最后,小学生们、黄正宇都开始认真地学习唱侗歌。连老歌师的孙女也认为奶奶的歌应该走出侗乡,她自己也想通过唱侗歌去深圳发展。对于侗歌而言,这是一种“发展式保护”。影片告诉观众,传承侗歌及其文化很有希望,而黄正宇姐姐作为年轻一代的侗歌传播者,强调了侗语的重要性,继承了传统歌师精神,是侗歌传承的希望。

二、歌师人物形象的刻画

1.把歌师置于文化变迁中加以刻画

传统歌师对于侗乡、侗族文化有着强烈而执着的认同感。影片再现了侗服、侗族吊脚楼、侗族歌舞等文化元素,营造了人物活动的侗族“文化场”。影片以空间视角和时间视角为观照,始终将现代化的城市(如深圳、上海)和通道侗乡作对比,始终将民俗村的歌舞表演与老歌师的歌唱作对比,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在影片中,潘依兰对奶奶萨依兰说深圳楼房高、深圳是如何的好。萨依兰说:“再高也高不过我们侗家的山,再美也比不上我们侗家的衣”。这是传统侗家人对自己民族文化的强烈认同。中国人有“故土难离”的心理,外面的世界再怎么好,毕竟与内心隔了一层。歌师离开了孕育侗歌的环境,可能就会感到难以适应。

时代因素在影片中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对侗歌的价值认识上。在影片中,黄大诸和杨珍珠的大女儿黄月姣受老校长之邀,自愿回乡当侗歌代课老师,为让侗歌传承下去而尽力,即使薪水很低也心甘情愿,但她的这个举动却得不到丈夫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导致婚姻破裂。黄大诸和杨珍珠的儿子黄正宇喜欢上了在民俗村跳舞的侗族姑娘潘依兰,潘依兰是“嗓嘎”萨依兰的孙女。潘依兰要男友黄正宇跟着自己奶奶学唱侗歌,黄正宇也正是为了讨得女友欢心才答应学侗歌的,起初并不是发自内心地喜欢唱侗歌。在影片中,人物的故事和命运都跟侗歌联系起来,有着各自不同的走向。黄月姣对侗歌教学的坚持代表的是侗歌传承的希望,但这种希望主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传承的层面上,而年轻歌师在民间教歌、传歌的方式今后可能还需要更多的人去继承。总之,影片较为全面地揭示出侗歌在当下的处境及其传承衍化的情况。

由于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在影片中,杨珍珠说外出打工回来的人都盖了新房,其意在暗示女儿只有挣钱盖新房才是“硬道理”,这无疑体现着现代文明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干预。于是,两代人的观念冲突显现出来了。在现代社会中,物质文化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影响力,使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影片中父女两代人的价值观念冲突表明,在现代文明冲击一些传统观念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侗歌传承下去,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2.把歌师置于保护传承语境中加以刻画

在影片中,侗歌的传承保护方式主要体现为校园传承、师徒相承、文化展演等。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基础和根本标志,对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进行保护最根本的就是保护和传承其民族语言文字。影片表现了侗歌进课堂,老师教学生侗话、侗歌的情节。这是影片的一抹亮色——侗族年轻一代在努力将侗歌、侗语传承下去。同时,侗歌也通过民俗文化旅游的形式进行传播,民俗村的侗歌表演活动彰显了侗歌的应用价值,这也是对侗歌的一种“发展式”保护。

三、歌师精神的延续

在影片中,老歌师毕竟年迈体衰了,她们也不怎么出去唱歌了。老歌师在看电视时去世了,这是自然和人世间新陈代谢的规律。不过,让我们感到欣喜的是,黄月姣决定留下来教侗歌,黄正宇也学会了侗歌,他们是年轻一代传承侗歌的代表。黄月姣是歌师精神的传承人,她虽然年轻,但仍然坚守传统歌师精神——无私教歌。黄月姣在教育不想学侗歌的同学时指出,学侗歌从来就不是为考大学用的,而主要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侗族的文化,将侗语、侗歌一代代地传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黄月姣始终在捍卫着侗族文化的尊严、根系和命脉。

值得肯定的是,影片其实寄寓着编导的现代化意识。他们将歌师精神置放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碰撞中加以刻画,既塑造了歌师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歌师精神,又表现了歌师及歌师精神所面临的复杂多变的境遇,呈现了侗歌保护传承的多元走向。

[1]张泽忠,韦芳.侗歌艺术传承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183-218.

[2]杨尚荣,韦芳.款嗓嘎:文化生态视野中的侗族歌师与歌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300.

[3]黄秉生,袁鼎生.民族生态审美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8.

[4]李启军.理论穿行:从文艺审美到影视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6.

(责任编辑 安 然)

2016-10-24

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美学视野下的侗族河歌研究”(15XMZ092)。

胡牧(1981—),男,重庆市人,民俗学博士,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民族文艺学研究。

10.3969/j.issn.1008-6382.2017.01.012

J642.21

A

1008-6382(2017)01-0071-04

猜你喜欢
依兰老歌侗族
依兰—伊通断裂带黑龙江段构造运动特征
一首老歌
我们为什么喜欢“老歌”
宝刀未老
快乐童年——榕江侗族儿童
怀念老歌
侗族建筑博物馆——大利村
论侗族自然观中的生态伦理及其价值
谁投我一票
侗族养生防病抗衰老经验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