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浅谈丹麦补心膏方的制备工艺与注意的问题
郑 涛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 江苏省泰州市 225300
膏方是我国中医古老剂型中的一种,其充分体现了我国传统中医讲究的辨证论治的理论。丹麦补心膏方具有补血益气,祛瘀生新的作用,对于心血管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就对丹麦补心膏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供广大同行参考应用。
中医;丹麦补心;膏方;制备
在我国传统中医理论中,认为膏方具有一定的预防、治疗、滋补、养生作用,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理念,选用多种药材配伍,经过精良严格的制作流程,最终得到膏方。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膏方以其辨证论治、以人论方、个性调理、服用方便等优势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膏方通常要比中药口感好,易于为人们所接受,中药经过煎煮提纯,体积缩小,携带方便,服用也很方便,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本文研究的丹麦补心膏方中药组成主要有丹参、麦冬、薤白、瓜蒌、清半夏等中药材。丹麦补心膏方的主要功效在于活血益气、健脾通络、滋补养身、平和止痛等,对于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本文对丹麦补心膏方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旨在使丹麦补心膏方制备工艺更加规范,产品质量更有保证。
2.1 药材浸泡
在中药材中,根茎类药材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类药材要在制备前对其进行重复的浸泡,这对于药材的清洁以及出膏率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一般来说夏季至少要浸泡两个小时,冬季比夏季浸泡时间要长,一般在前一天晚上浸泡第二天开始制备。
2.2 煎煮
煎煮工艺对于出膏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对于本膏方来说,要进行三次药材煎煮。第一次煎煮需要2小时,第二次煎煮1.5小时,第三次煎煮1小时,这样既可以保证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得以充分提取,而且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也会得到更好的留存。处方中的砂仁要在第三次煎煮45分钟的时候加入,不宜过早入煎。
2.3 过滤
药材煎煮完成后,要将药液放在阴凉处静止,待完全沉淀后,用120目筛对上清进行过滤,沉淀物弃掉不用,沉淀是非常必要的,对膏方品质有直接的影响。
2.4 浓缩
将煎液倒入在干净的锅内,加热进行浓缩,大火加入沸腾后改小火一边加热一边搅拌,当药液减少到40%的量时,药液已经变得浓稠。为了防止药液糊化,将其再用120目筛进行过筛处理,减少杂质。继续搅拌浓缩,此时要严格控制好火候,避免药液结底。取滤纸,将浓缩药液滴上后,周围无水渗透的痕迹时,加入事先用凉开水混匀的三七粉,继续加热至沸腾。这样处理后的清膏,质地均匀,无结块。
2.5 收膏
收膏环节非常重要,与膏方成品质量有直接关系。在熬好的清膏中加入定量的炼蜜,用文火慢熬,不断搅拌,注意熬制过程中严格控制火候,并从锅底搅拌,以免糊锅或者结底。冬季膏体要较夏季稍稀,正所谓“冬挂丝夏挂旗”,冷水中滴入膏,不快速分散即为熬制完成,此时停火,收膏完毕。
2.6 分装
将熬完的膏趁热装入经过清洁消毒后的相同规格的玻璃瓶内,晾凉后加盖,贴好标签说明。在此一定要注意使用的器皿以及玻璃瓶的清洁和干燥,以免成膏霉变。密封后的膏方要冷藏保存。
3.1 制备工艺规范
膏方制备要按照规范的工艺和环节按步进行,对于处方中的药材要严把质量关,这是保证膏方质量的前提条件。在制备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保证每一环节的操作准确无误,从而保证膏方质量。在药液浓缩和收膏的工艺中,丰富的经验、准确的判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2 严格控制炼蜜的加入量与膏方含水量
针对膏方中常见的“返砂”现象,本膏方经过多次实验,最后确定炼蜜的加入量为清膏量的一倍,总糖量得到严格的控制,膏剂不会出现返砂现象。存储时膏方的重点也是难点,存储不当膏方很容易发霉变质,在制备过程中要注意收膏时要待膏体“滴水成珠”时为最佳,严格控制膏方含水量。在分装的过程中要保证膏方彻底冷却后在加盖密封,否则水汽凝聚形成水滴滴入膏中会引起发霉变质,还要注意冷藏保存。
3.3 粉末类药物的添加
在本膏方中,处方含有鹿茸、三七粉等药材,对于此类药材,在膏方制备过程中,要添加粉末类药物,可先取凉水将粉末类药物化开,然后在加入膏中煮沸参与收膏,这样既保证了膏方的药效,有防止粉末在膏体中结块,使药物在膏方中分布均匀。
3.4 制备机械的使用
随着机械设备的应用,解决了原有全靠人力来制备膏方的压力和问题。现在真空浓缩收膏机和膏方包装机的应用,节省了人力,而且更加制备更加标准化,小剂量的包装也使膏方更易携带和服用,防霉效果也更好。
膏方品质的好坏,疗效的高低与制备工艺息息相关。对于丹麦补心膏来说,在制备过程中要按规范操作,掌握工艺要点,从而保证膏方的质量。
[1]李海燕,范秀荣.中药膏方制作工艺探讨[J].河南中医,2013,11(33).
[2]王丽芳,王肖敏.中药膏方制作现状分析[J].中国民间疗法,2014,19(10):6-8.
[3]陆树萍.浅谈膏方制备的工艺细节[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2(09):746-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