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顾洪彬
和法是利用药物的疏通调和作用,以达到解除病邪的目的。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肝胃等方法。凡热性病邪在表,或已入里而有烦躁、说胡话等实证的,都不能用本法。
和解少阳邪在少阳,指热性病邪在半表半里的部位。半表证指一阵冷、一阵热及胸胁苦满;半里证指口苦、咽干、目眩。用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生姜、甘草、大枣)和解,一面祛病邪,一面扶正气。
调和肝脾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脾,叫做“调和肝脾”。肝脾不和的表现,是胁胀或满、肠鸣、大便稀薄、性情急躁、食欲不振、舌苔薄白、脉弦细数等症,用柴胡、白芍、枳壳、甘草、白术、陈皮、防风等药物治疗。
调和肝胃使用和法治疗肝气犯胃,叫做“调和肝胃”。肝胃不和的表现,是胁肋胀痛、脘部胀闷疼痛、饮食减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吐出酸苦水,常用柴胡、白芍、枳壳、吴茱萸、黄连、半夏、香附、煅瓦楞子等药。
祛湿是使用药物以去除湿邪的治法。湿是重浊黏腻的邪气,可以与风、寒、暑、热等邪结合在一起,湿又可化为热邪、化为寒邪。湿在上焦须化,在中焦须燥,在下焦须利。脾主运化水湿,也能被湿所困,所以治湿也须注意治脾。
化湿①“疏表化湿”:湿邪在上焦或在表,出现头重而胀、口中黏腻、脉濡。用防风、秦艽、苍术、藿香、陈皮、砂仁壳、生甘草等。②“清热化湿”:湿温时疫初起,邪在气分,无汗心烦;或有汗而热不退,胸闷腹胀,小便赤,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畅,大便热臭,舌苔垢腻或干黄,用甘露消毒丹(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木通、川贝母、射干、连翘、薄荷、白蔻仁、藿香,为散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