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猷龙
五帝、夏商时期的蚕业
蒋猷龙
五帝何指,有三种说法:一指黄帝、颛项、帝喾、唐尧和虞舜;二指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和颛项;三指少吴(皞)、颛项、高辛(帝喾)、唐尧和虞舜。在二说中,伏羲和神农大多把他们列为高一等的三皇中,显然不在此列,黄帝处在中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之交,他的功绩在于蚕业的创始,其余几位则有蚕业继承之功。
少皞:为黄帝的后裔,居曲阜,号穷桑,可能为太皞文化与夷族杂居的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成为夷族文化的继承者,《独断》载:“少昊之世置九农之官……桑扈氏农正趣民养蚕。”
颛项:黄帝之子昌意的后裔,居帝邱(今河南濮阳),号高阳,生于若水。
帝喾:黄帝之玄孙,居毫(今河南偃师),号高辛,在五帝中,高辛是许多少数民族所熟知的,其余的概不了解。
唐尧:帝喾之子,号放勋,为黄帝的第4世孙,《国策》“赵国策四”载:“尧见舜于草茅之中,席陇亩而庇桑阴”;《六韬》“文韬·盈虚”载:“帝尧王天下之时,金银珠玉不饰,锦绣文绮不衣,不以役作之故,害民耕绩之时,尽力农桑者,慰勉之”;《拾遗记》载:“东海员峤山有冰蚕,长寸,以雪霜之,然后作茧,茧长一尺,其色五采,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
虞舜:黄帝的8世孙,颛项的6世孙,号重华,生于妫水(今山西永济县南):《书经》“舜典”载:“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缋,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缔、绣”,这就是后来天子冕服十二章的由来,聂崇义《三礼图》载:“古天子冕服十二章,王者相变,至周而以日、月、星辰画于旌旗,所谓三辰、旌旗昭其明也,而冕服九章:初一日龙,二日山,三日华虫,四日火,五日宗彝,皆画缋于衣;次六日藻,七日粉米,八曰黼,九日黻,皆刺绣于裳。九章,登龙于山,登火于宗彝,尊其神明也”;《尸子》载:“有虞氏身有南亩,妻有桑田”;《出经》“舜典”载:“岁二月,肆觐东后五玉二帛。”
龙:能变化,取其神
山:取其人所仰也
宗彝:古宗庙彝名,以虎画于宗彝,因号虎蜼,虎取其严猛,取其智
藻:水草也,取其文如华草之义
粉米:取其洁,又取其养人也,粉米不可画之物,故皆刺绣于衣与裳也
黼:文亦作斧,黑与白谓之黼,绣于物上即为金斧之文,近刃白,近銎黑,取金斧断割之义
黻:青与黑为黻,形则两己相皆,取臣民背恶向善,亦取君臣离合之义
华虫:五色虫也
火:取其明也
五帝距今在4000-5000年之间,处于龙山文化和齐家文化之际,遗憾的是,这一时代的丝织物还未曾发现,我国考古学家在山西襄汾县境内的陶寺村,发现了尧舜时代的古城遗址,被称为尧都,在此以前,发现过万座4000多年的古墓,均有文字、金属和城市,古代三皇五帝有了能被考古证实为真正的历史。
历史学家曾对我国历史上有否真正出现过夏代这一问题,有过争论。近年对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其文化年代碳14C测定的几个标本,其中三个数成一系列,包括二里头文化的一期至四期年代,约自公元前1900-前1600年。这个年代与历史记载推算出来的夏王朝的年代基本上相符。
夏族活动的地方在伊、洛、河、济之间①《国语·周语》上,西起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沿黄河至今河南、河北和山东省交界的地方。
当冶铜等新的劳动部门出现(出土物有爵、凿、锥、刀、鱼钩等,武器有戈、箭头等)以后,手工业和农业产生了分工,《考工记》记载的“夏后氏上匠”,就反映了这个事实。从而琢玉、制骨、编织和原始纺织等手工业都发展起来。通过贸易交换等手段从外地运来的海具制成的石具,骨具,已具有货币的职能,从夏禹治水和整理沟泊的假说看来,那时农业已有发展,已经有了原始的灌溉技术,农作物产量有所提高。
相传记载夏代物候实况的《夏小正》一书中,有“三月,摄桑,……妾子始蚕,执养宫事”的记载,说明在夏代,蚕己在室内饲养了。
战国时写成的《禹贡》,据说是关于夏禹时代赋税制度的记录。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经济地理著作。书里说,禹分全国为九个州,各自都有特产以及用出产的珍贵产品作为赋税,其中提到蚕丝产区和丝织名产有六个州。
兖州:“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厥贡漆丝,厥篚织文”
青州:“岱畎丝枲(xi),……厥篚檿丝”
徐州:“厥篚玄、纤、缟”
荆州:“厥篚玄、玑、组”
豫州:“厥篚纤、纩”
扬州:“厥篚织贝”
从上可知,其一,当时蚕丝生产区偏于黄河和长江流域中下流,且以黄河流下游的山东为最盛;兖州是当时蚕桑最发达的区域,“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意思是说,水患既除,宜桑的地方可以养蚕了,本已迁至高丘民住的人民,现在则在平地建立了家园。其二,蚕丝的利用有制绵和织造,织物多种,染色技术亦已有一定水平;其三,柞蚕丝已开始被利用。
这些地区的丝织品名产与周代的实际记载,可以说是一致的,似乎有着传统的关系。这些是北方的记载,至於我国南方,一般来说,文化的发达较北方为迟。但当地的人民也知道利用当地的资源创造地区性的文化。1958年在浙江省吴兴县(现湖州市郊区)钱山漾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的第二次发掘时,出土了丝线、丝带和平纹绸片,时间距今至少在4700多年以前,说明在夏代以前或夏代初期,属于扬州之域的浙江已经具有先进蚕丝生产技术,也说明夏代的蚕丝区域已很广泛了。
所有这六个州的丝和丝织品种类,据学者的分析:
织文 “织而有文者”,“锦绮之类”。
丝即柞蚕丝。《管子》载“其檿其桑,万木滋长……”。
丝即家蚕丝
纤缟一说都是缯,又说“黑经白纬日纤,纤也缟也,皆去凶即吉之服也”。
纁缥、组 “纁、绛色币也”,“组、绶类”。
缋精细的丝绵。
织贝 “锦而织成贝文者也”,《诗经》“雅·巷伯篇”载“萋兮斐兮,成是贝锦”。
香港学者从考古学的角度对《禹贡》记载的一些风土人情作了考证,认为《禹贡》所反映的生态环境,断定在西周以前,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犹如今日的长江流域,而长江流域则与今日的岭南相似,说明《禹贡》九州所记应是公元前1000年的史实(邹望平《禹贡》九州风土考古学丛考《九州学刊》II(1),1987.9,转引自禹贡九州的考古学研究,《考古》1989(4)383-384)。
1978年12月在福建白岩崖洞墓出土商代的船棺,随葬有丝纺织品,已呈烟色,为单茧丝织成,茧丝截面积比较细,织物密度比较稀疏,经丝投影宽0.4mm,纬丝0.45 ram,测定船棺木时间分别为公元前1862±100年、1392±80年和1467±150年,相当于夏商时代(高汉玉《崇安武夷山船棺出土的纺织品》,《福建文博》1980(2))。
夏朝是以游牧为主的时代,当然,农业也久已萌芽,逐渐取得了相当的地位。公元前1600年左右,汤推翻夏王朝,建立了商朝。汤至盘庚五迁,盘庚以后,就大体上世居于殷,不再有长距离的移动,渐渐由游牧而定居了。制作生产的工具,从新石器进展到夏朝的铜器,商朝更进入青铜器时代,使得农业上的深耕成为可能,游牧为主的生活过渡到耕种为主。尽管主要的生产方式已是农业,牧畜和渔猎的生活还是大量地保存,又从青铜器上刻有各种花纹来看,当时已有硬度极大的铜铁合金。
商都于亳(今河南商丘)。共传17代31王,约在公元前1600~1046年,历经554年左右。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为商后期又称殷代,故通称殷商。
殷商时代桑、蚕、茧、丝、绸等实况,可借鉴于出土文物和后世传说。近代在殷墟的发掘中,发现到不少动物遗骸和有关蚕事的甲骨卜辞。殷墟的动物遗骸表明:3500年前的当地气候和目前大不相同,至少是温暖湿润的暖温带,甚至是接近亚热带的环境,生物繁茂。桑林遍野,郁郁葱葱,相传伊尹就生在空桑之中(《吕氏春秋》“本味”),商代的第一个开国奴隶主汤为了求雨,曾在桑林祈祷。联系到我国蚕业起源较早,《管子·轻重戊》记载:“殷人为王、立帛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即殷人的祖先在各部落之间经营商业时已用丝绸作为媒介,所以可以推知殷王汤的求雨,不但为了农业,也为了蚕业。
在河南省安阳殷墟发掘出的甲骨文中有“蚕、桑、丝、帛”等象形文字和许多以“丝”为偏傍的文字。除这些文字外,甲骨文中还发现与不少有关蚕事的甲骨卜辞,如在武丁时(1250-1192 B.C.)有专门遣人省察蚕事的卜辞,其中有一片卜辞完整的一句为:“戊子卜,乎省于蚕。九。”说明当时为省察蚕事,占卜至少有九次之多。又有祭祀蚕神的卜辞。待至祖庚、祖甲时(1191 B.C.前后)用三对雌雄羊或三头牛祀蚕神的卜辞。有一片卜辞的内容为:“□□□,大,□□□十,□五军,蚕示三,八月。”这里的“大”解释为人名,“蚕示”是指蚕神、为一牡(mu)羊一牝(pin)羊的合称。另一片卜辞的内容为:“贞元示五牛,蚕示三牛,十三月。”这里的“元示”解释为殷人的祖先上甲。这些卜辞的内容充分说明在殷代,人民为求蚕桑生产的丰收,把蚕神与其它神灵及祖先共祭,在祭蚕神时供奉三荤或三牛,典礼十分隆重。廪辛、康丁时(约1148 B.C.前),甚至用奴隶(羌)来祭祀蚕神。从这样隆重的典礼可见,当时蚕业生产已非常重视了。根据卜辞,殷商全盛时期,其政治势力所及,包括现今的河南全境以及山东、河北、山西、安徽的一部分,这也说明当时北方蚕业可能传播的范围所及。(胡厚宣,殷代的蚕桑和丝织,《文物》2(11)2-7.36,1972)。
从甲文和铜器上刻纹可以了解当时对桑蚕和丝的认识情况:
在《书、叙》、《史记-殷本纪》等多种史籍上,记载着殷商时代曾多次发现“桑共生于朝”的所谓吉祥的奇事。按:榖又称构树、构桃,俗称榖树,又叫榖桑。(Broussonetiapapyrifear)同属桑种(Morussae),叶卵形三裂或五裂,树干和叶都似桑,常见桑叶多呈卵圆形,树叶多为三裂或五裂,当见有裂叶的变异时,就认为桑、榖赣共生与凶吉联系了起来。
学者叶玉森认为,“此疑蚕之初文”,蠶为形声字,为后造之字。
在殷代青铜器上刻有蚕纹,“头圆两眼突出,身体屈曲,作蠕动状”。(容庚、张维持《殷周青铜器通论》158页,1958)
这些图文,虽然有的对蚕的形状作了艺术的加工,但约略可见当时的蚕有着不同的体色和斑纹,行动较活泼,时呈蠕动弯曲状。
从殷墟出土的铜鈛或玉戈上包裹有云雷纹和回纹的纨、沙、绞罗和縠等来看,殷商代的蚕织技术较夏代更前进了一步。这是以蚕业发展为基础的。商王朝以军事、政治为纽带,把基于龙山文化圈的方国群联结在自己的周围,吸收龙山文化诸方国的文化精华,迅速发展,壮大自己,其中包括各地的蚕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