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应重视“补”神

2017-03-23 04:41胡玉芬
养生月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养气疾患精气

◎胡玉芬

中老年人应重视“补”神

◎胡玉芬

今人祛病延年,希望“药补”与“食补”的多,对“神补”的探讨似较少。其实历代医家对于“神补”甚为重视,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的告诫。

为何中老年人尤其应该“神补”呢?中医学素有“上工治未病”的说法,它的大意是:高明的医生能够通过准确的诊断和高超的医术,把患者身体潜在疾患消除,终将要发生的疾病消灭在萌芽之中;此外它还有一层含义,即高明的养生健身者能够通过比较正确的方法,把自身潜在的疾患消除,使将要发生的疾病被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在养生保健方面,与“药补”“食补”相比,“神补”是最高境界,也是效果最好的。那么,怎样做到内养“神补”呢?

首先应该明确,养生保健的目的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中医学中的“神”是以阳精充沛、正气充足为物质基础的。因此,讲“神补”要从养精、养气说起。

养精蓄锐节欲葆精

狭义的“精”即通常所说的生殖之精,广义的“精”,泛指人体的一切精微物质。中医特别强调节欲葆精,勿使房劳过度。如《寿世保元》谓“男子破阳太早,则伤其精气;女子破阴太早,则伤其血脉”。警示后人,须待壮而婚,避免房劳过早、过度之患。此外,保养广义的“精”范围比较大,日常饮食吸收的精微物质,血液、汗液等体液都属于精。因此“养精”还包括饮食有节、不耗伤体液等内容,需要在起居生活中注意。

养气固本增强免疫

中医所说的“气”,是人体内不断运动的具有活动能力的精微物质,它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构成。“气为血之帅”,故气流行于全身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无处不有、无所不到,对人体的生理功能,起着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作用。养气要求人们平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坚持锻炼身体,心情舒畅开朗,从而使气机畅通、正气长存,促进五脏六腑、经络及其他组织器官良好地发挥功能,使人体防御系统处于良性状态,自动进行免疫调节,防御病邪侵害。

养心育神调摄精神

中医学理论认为“神”是建立在气血和脏腑组织等物质基础上的精神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人的精神状态好,心情舒畅,精神振奋,神志清醒,必然促进人体各方面生理功能协调平衡,从而心身健康。若精神失常,情绪波动,必然会使人体气机逆乱,阴阳失调,气血失和,正气内虚,招致外邪致病。所以,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要努力做到清心育神,调摄精神,陶冶情操,不贪欲妄想,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如此,一定会成为高明的养生健身者,对自身机体能够防微杜渐,对自身潜藏的疾患能够防患于未然,消病于萌芽,延年益寿。

明代《类修要诀》主张“少思虑以养其神”。《养生肤语》中说:“人之致思发虑,致一思,出一神,注一念,出一神,如分火焉。火愈分,神愈干;火愈小,神愈分;精愈竭,神愈少。”说的是思虑不可不节,尤其老人血气衰弱,心力不济者,尤应量力而行,切实减少思虑,以免“神”耗竭难收。因此,扫除种种思虑、烦恼,自我摆脱悲愁的情绪,亦属“神补”。生活中难免有些波折,只有泰然处之,方可不损精神。而且,保持愉悦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血流通顺畅,功效比食补、药补还要好。这就是“神补”的真谛。

猜你喜欢
养气疾患精气
春季过敏性疾患高发防治有办法
秋风来时我已交付了温暖
植物活体状态精气成分测定方法与估算模型
论《管子》道之思想
——修身与心性
论《筱园诗话》中的“积理养气”
小儿输尿管镜在成人输尿管疾患中的临床研究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健康上手指南!不要做弱鸡小公举!初秋补血养气So Easy!
保养精气,节欲防衰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