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的调查研究

2017-03-23 02:56■沈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科技期刊集群

■沈 秀

《常州大学学报》编辑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滆湖路1号 213164

自1992年《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光盘发行以来,中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先后历经了光盘数据库、网络数据库和移动互联网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不到30年时间里,无论是实践探索还是理论研究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由于期刊管理体制保护以及期刊内容认证受到纸质期刊限制等原因,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动力不足。不少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并没有把数字出版当作媒体融合时代事关自身利益甚至生死存亡的根本策略,而仅仅是当作锦上添花的手段,因此,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现状不容乐观。研究方面,学者们大多围绕学术期刊数字化转型的现状、问题、策略,数字出版模式,出版平台建设,数字出版版权等问题展开[1]。也有不少学者从期刊分类角度探索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如刘锦宏等[2]对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出版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杨怀玫等[3]分析了高校学报数字出版的问题与对策;较多的分类研究则围绕某个学科期刊数字出版情况展开[4-6]。众多的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的分类研究成果相对较少。鉴于此,本文以2014—2015年编辑出版类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作为研究对象,探究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分析期刊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研究对象与调查内容

以2014—2015年9种CSSCI来源的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具体包括《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科技与出版》《现代出版》《中国编辑》《中国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7]。入选的期刊经过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测评,学术性强、编校规范,在学科领域内具有较高的学术权威和影响力,发展势头好。将这些期刊作为研究对象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研范围主要为网络期刊数据库、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期刊APP。其中,网络期刊数据库是学术期刊最早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一般提供格式化的期刊基本信息介绍、期刊论文付费查询下载和免费网络采编系统等服务功能。门户网站也是当前学术期刊较为常见、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式之一,能够全面地反映“在线办公、学术资源开放、期刊静态动态信息以及信息交互”[7]等期刊数字出版情况。微信公众号和期刊APP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的新模式,虽然一些学术期刊积极探索移动互联网出版模式,但是目前整体发展情况欠佳。调研方法主要采用网络访问法。在互联网上对9种编辑出版类期刊进行全面搜索调查,将结果记录于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为了避免漏检,采用了时间间隔的方法定期检索,检索时间为2016年9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对于网络上无法搜索的期刊,则采取直接与编辑部电话沟通的方式完成调研任务。

2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现状

2.1 网络期刊库出版

除了《中国编辑》仅在中国知网上能够找到相关信息,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上找不到相关信息之外,其余8种期刊在国内三大期刊数据库都有单独的网页非数据库免费助建的门户网站传播期刊信息,但是其提供的内容十分简单并且重复程度极高(表1)。此外,从中国知网特色导航“期刊大全”中,按照刊名检索,能够方便地了解9种期刊的期刊参数、期刊目录、发文量、下载量和被引用量等基本出版信息,以及期刊被收录情况、获奖情况和有关期刊影响力的统计数据和图表。数据提供方面,三家数据库均免费提供标题、作者、摘要等基本信息,付费提供全文阅读和下载。9种期刊中,只有《编辑学报》《编辑之友》《出版发行研究》《科技与出版》《中国科技期刊研究》5种期刊与中国知网签署了独家授权协议,并在中国知网独家出版。

表1 国内三大数据库期刊网页提供信息

2.2 门户网站

9种期刊中,除《中国出版》《现代出版》外,其余7种期刊均设置了独立的门户网站,并且能够正常访问(表2),但是7种期刊门户网站在信息完善度以及更新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第一,静态信息。4种期刊的基本信息、投稿指南、征稿启事、期刊征订和编委会等静态信息非常完善,其他期刊存在不同程度的信息缺失。第二,7种期刊均不同程度地设置了期刊导读、期刊动态等信息栏目,但是更新速度差别较大。第三,论文开放。论文完全开放的期刊只有2种,其余3种期刊或者只开放目录,或者只开放标题、作者和摘要,或者只提供全文浏览,或者只提供特别策划论文的全文下载。第四,最新论文数据。2种期刊论文数据更新到最新数据,其余期刊均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其中有2种期刊滞后4期,1种期刊滞后3期。第五,在线办公系统。7种期刊均不同程度地具备在线办公功能,其中,3种期刊开通了网络采编系统,实现作者在线投稿、专家在线审稿和编辑在线办公。另外,有3种期刊设置了格式化的在线投稿页面,有2种期刊设置了格式化的在线征订页面。从调查结果分析,编辑出版类期刊门户网站建设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一些期刊无视数字出版的大潮流,不重视门户网站建设,或者不建设网站,或者敷衍塞责;一些期刊虽然重视网站信息的完整度和更新速度,但是在作者、读者、专家和编辑之间的网络交互以及论文开放程度等方面比较薄弱;也有少数期刊,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和《出版科学》在信息建设、论文开放和在线办公等方面均具备较高的水平,成为门户网站建设运营方面的领头人。

表2 编辑出版类CSSCI来源期刊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2.3 微信公众号

根据调查结果,除了《编辑学报》《出版发行研究》之外,其余7种期刊全部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表3)。调查发现,只有《出版科学》和《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的期刊公众号有明确的栏目设置,其余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则只是定期或者不定期推送信息。其中,《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提供论文检索、稿件查询、掌上办公等在线服务,作者和专家可以通过公众号进入采编系统。另外,该刊还提供当期目录、过刊浏览、优先出版等内容的查询。《出版科学》则设置“往期回顾”“好书推荐”两个栏目,“往期回顾”主要涉及书评、学术、史料等内容,日常推送则根据设置的栏目有所选择。7种期刊月均推送消息10.2条。其中,《科技与出版》开通公众号最早,辛勤维护,月均推送消息高达21.4条,虽然每篇平均点击率不高,但是因为发布数量大,并且十分关注编辑实务,因此赢得了用户的广泛关注。《编辑之友》的消息推送时间规律性最强,从开通公众号开始,每周发布4条固定主题消息,保持每月推送16.2条消息的频率。发布内容不仅自成系列,并且具有较强的连续性,而且内容多是业界和学界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其他期刊保持月均7~10条消息的推送频率。值得注意的是,7种期刊均十分注重发布学术会议、各类期刊排行榜、培训通知、简讯、征文、征订启事、目录、要目、学术不端信息、编辑家纪念、出版职业资格考试等业界和学界十分关注的信息。总体篇均点击率为226.8次。《编辑之友》篇均点击率最高,为487次,其次为《中国编辑》,386次。此外,《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现代出版》《科技与出版》也保持较高的点击率。通过发布内容的分析,发现《编辑之友》和《中国编辑》的高点击率是与其发布消息的主题策划密切相关。《编辑之友》基本围绕“介子平杂文”“追忆似水流年”“编校知识”“业界热点话题”等主题发布消息,其中“编校知识”保持非常高的点击率,“追忆似水流年”紧扣“时令”和“记忆”,或自成体系或成组推送能够引起读者共鸣、触动读者回忆的主题,该栏目从开通伊始,便引起较大关注,也因此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中国编辑》则十分关注图书出版热点问题,聚焦出版人物,因此赢得了图书出版编辑的青睐,保持较高的篇均点击率。其余公众号开通相对较晚,篇均点击率相对较低,但是相较于其他学科公众号[4],优势依然明显。

表3 编辑出版类CSSCI来源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情况

2.4 期刊APP

学术期刊APP是学术期刊与应用程序技术的结合,是传统纸质学术期刊向移动设备的延伸,是适用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阅读的新媒体学术期刊形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碎片化阅读、高效的信息整合以及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是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拓展传播渠道、提升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期刊 APP可以分为单种期刊APP、具有多种期刊的传媒集团整合旗下期刊打造的整型APP、由第三方整合多期刊形成的综合性期刊APP三种。9种选定期刊都没有单独推出APP。除了《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其余均加盟第三方平台——手机知网APP平台。目前,该APP平台可以实现以下功能:查阅加盟期刊的全部文献,将感兴趣的期刊放入虚拟阅览室,收藏论文,分类查询和付费下载。通过分别查阅加盟的8种期刊发现,仅有2种期刊数据更新滞后一期,其余6种期刊全部更新到最新数据。但该APP服务功能较为有限,仅简单地将中国知网数据库搬到移动互联网上,个性化服务程度较低。

2.5 其他形式

官方微博、期刊集群平台以及优先数字出版等都是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重要形式。通过调查发现,9种期刊都没有任何形式的官方微博认证,也没有建设或者加盟任何集群网络平台,仅有4种期刊与中国知网签署优先出版协议,不过也有2种期刊在优先出版方面有数据记录,但是更新时间都仅停留在2015年。整体而言,编辑出版类期刊在扩大期刊传播途径和提高期刊发表的时效性、显示度等方面略显逊色。

3 结论与建议

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出版形式涵盖了网络数据库、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三大主要数字出版形式。9种CSSCI来源期刊中,有5种期刊具备3种数字出版形式,7种期刊具备2种数字出版形式,与其他学科[4-6]相比,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化出版程度较高。可能与编辑出版类期刊身处行业内部,对数字出版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敏锐性,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等原因有直接的关系。尽管如此,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数字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3.1 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与传统出版形式相比,期刊数字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传播的速度、深度和广度对影响力的提升。因此,单一期刊数字传播形式既不利于聚集本身影响力数据,又导致期刊之间在同一数字传播平台上争抢关注力,相互削弱传播效果。期刊数字出版的核心竞争力是信息的流量与质量,期刊若要获得较好的数字出版效果,应该根据整体发展形势和自身的资源优势,集中打造1~2种数字出版平台,而不是“遍地播种”却不“精耕细作”。就编辑出版类专业期刊而言,数据库和门户网站发展已成熟;微信公众号方面,《编辑之友》和《中国编辑》的高度难以超越;但期刊APP在编辑出版领域还没有涉足,可以是差异化发展的选择模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日新月异,各类主体参与其中,各类杂志APP层出不穷,传统期刊出版单位凭借自身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推出各类期刊APP,新兴科技公司通过平台搭建或内容聚合参与移动阅读市场的利润分成[7]。编辑出版专业期刊身处行业的核心位置,拥有先天的信息和技术优势,理应在这方面有所突破,走出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

3.2 走数字化集群发展之路

在数字出版的内需驱动和外部环境激励的耦合作用下,国内一些科技期刊走上了集群化发展之路[8]。集群化的期刊彼此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使技术、信息、人才、政策以及其他要素资源得到充分共享,因此获得规模经济效益,提高了整体竞争力。数字化专业期刊集聚吸引专业人才的关注,集群的在线论坛、网络咨询等功能又为知识的非正式交流提供了通道,加速了信息扩散和知识外溢。目前,国内主要的期刊集群形式为:出版集团[9]、专业化期刊网站[10]、省域期刊集群[11]、大学出版社期刊集群[12]和淘宝期刊集群[13]。编辑出版本身属于小众学科,自身力量非常薄弱,必须在分析自身资源特点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集群模式,方能形成合力,真正发挥数字出版的信息流动优势。

3.3 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

“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是学术期刊提供增值服务的关键,因此要求期刊编辑切实了解读者群体的关注点。编辑出版类学术期刊的读者群除了编辑出版专业科研研究者之外,还包括一大批编辑从业者。科研工作者关注的是学术研究动态、学术会议信息、课题申报信息、研究资料获取、论文写作投稿技巧等,而编辑从业者关注的则是出版动态、法规、编辑规范、编校质量等内容。在提供增值服务的同时,也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错误。期刊要结合出版方向,有针对性地选择1~2个重点方向提供增值服务,并且围绕这些内容精耕细作,持续为读者提供精准的服务。在这方面,《编辑之友》做得比较成功,从2014年12月开通微信公众号开始,坚持每周推送一个编辑知识小专题,专题内容虽然不多,但是实用性极强。在每周推送的4~5篇消息中,编辑知识小专题的点击率和点赞率都比较高,得到编辑从业者的广泛关注。

[1] 沈秀,赵青,李娟. 学术期刊数字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2005—2014年CSSCI来源期刊的计量分析[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0):112-117.

[2] 刘锦宏,卢芸,徐丽芳. 我国核心期刊数字化现状分析——基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版)》的实证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3(6):91-94.

[3] 杨怀玫,陈静. 借“数字化”东风,让高校学报走得更远——高校学报数字出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衡水学院学报,2014,16(4):102-105.

[4] 郭亿华. 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出版现状分析——以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509-514.

[5] 刘秀娟,李晓燕,徐雯,等. 我国海洋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发展现状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2):185-190.

[6] 何晓欢. 大气科学类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初探[J]. 编辑学报,2014,26(s1):158-161.

[7] 雷阳. 移动阅读时代大众期刊APP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 出版科学,2016,24(2):87-90.

[8] 刘天星. 中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之路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54-760.

[9] 张建军. 科技期刊群建设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7):873-875.

[10] 陈新贵,杜晓宁,刘冬,等. 材料类期刊集群网络出版平台——材料期刊网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577-580.

[11] 郑壮丽,刘仁庆.康艳.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省域科技期刊集群平台建设[J]. 河南科学,2015,33(7):1253-1257.

[12] 刘俊,张昕,颜帅. 大学出版社学术期刊集群化运营模式研究——以清华大学出版社期刊中心为例[J]. 编辑学报,2016,28(6):561-565.

[13] 喻菁. 借鉴淘宝模式的科技期刊集群平台构想[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10): 1023-1027.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科技期刊集群
《计算机应用》获评“川渝一流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类
数字出版技术与编辑出版工作的数字化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科技期刊的分类
科技期刊的分类
人工智能与学术期刊编辑出版的未来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