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洪钟 余旭辉 范茂春
急性胃炎是由多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 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呕吐、恶心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脱水、发热甚至休克, 若不及时治疗甚至可威胁患者生命[1]。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与均衡水电解质紊乱等, 然而效果并不理想, 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近年来祖国医学在急性胃炎病症治疗中的优势逐渐显现[2]。中医学认为肝胃失和是导致急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治疗时强调以和胃降逆、调理肝胃为主要手段[3]。为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效果,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0例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患者, 男32例 , 女28例, 年龄19~68岁, 平均年龄(49.03±6.32)岁。依照患者就诊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 各30例。
1.2 纳入标准 患者出现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脱水及呕吐等临床症状, 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充血、水肿以及胃黏膜出血糜烂, 具有上腹压痛、肠鸣音活跃等指征;患者均满足中医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西医《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 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判断标准:胸胁胀满, 胃脘疼痛, 脉弦数或脉弦,舌苔薄黄及薄白;所有患者在治疗前14 d均未接受抗生素、抑酸药和铋剂等治疗。
1.3 方法 患者就诊时, 详细了解患者的营养情况、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 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引导患者杜绝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禁烟戒酒、禁止熬夜等;可配合科学的按摩来促进胃肠血液循环, 帮助改善脾胃功能。医生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备忘录等。完善相关检查, 确诊后给予抗生素药物、纠正酸碱失衡、水电解质失衡治疗, 并给予患者奥美拉唑口服药物, 20 mg/d, 1次/d;依照患者体重和病情不同, 口服胃复安5~10 mg, 1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服用疏肝健脾和胃汤治疗, 主要药方:白芍10 g、白术15 g、炒柴胡 10 g、广陈皮10 g、郁金12 g、党参15 g、炒山楂15 g、姜黄10 g, 腹胀者加炒莱菔子12 g、姜厚朴12 g, 明显反酸、烧心者则加黄连3 g、吴茱萸3 g, 脾虚者则加太子参30 g、茯苓15 g, 加入500 ml水煎至300 ml后服用, 1剂/d, 早晚分服。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对疗效进行比较, 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依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的疗效判定对患者临床症状积分进行评估,主要症状记0、2、4、6分, 次要症状记0、1、2、3分, 其中无症状为0分, 轻微症状为1(2)分, 有明显症状为2(4)分,症状严重无法忍受为3(6)分。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腹胀、腹痛、嗳气等症状消失, 经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水肿、溃烂等消失, 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改善但偶有出现, 胃镜检查胃黏膜仍有轻微水肿、溃烂;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 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水肿、溃烂等依然存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且观察组低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 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aP<0.05;与参考组治疗后比较, bP<0.05
组别 例数 时间 恶心 呕吐 上腹痛 腹胀观察组 30 治疗前 4.93±1.22 3.99±1.82 4.33±1.56 4.09±1.46治疗后 0.21±0.17ab 0.21±0.09ab 0.31±0.11ab 0.13±0.05ab参考组 30 治疗前 4.81±1.36 4.01±1.67 4.37±1.58 4.11±1.55治疗后 2.03±0.73a 1.98±0.66a 2.22±0.76a 2.09±0.57a
2.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0例, 无效1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参考组患者显效10例, 有效12例, 无效8例, 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 未做任何处理, 症状在2 d后自行消失,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参考组治疗期间有2例患者出现精神不良, 常见昏睡症状, 2例患者出现轻微皮疹, 2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 停药1周后症状消失, 继续服药未复发,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急性胃炎发病突然, 进展快, 一般症状较轻, 然而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酸碱及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休克等, 若治疗不及时可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3-5]。本次研究中参考组以奥美拉唑和胃复安为主要治疗药物, 对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分泌产生抑制作用, 减轻炎症影响, 同时药物不会对胃腔温度、胃黏膜血流量等发生反应, 同时药物安全性高, 不会产生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 但是药物在使用时会对胃黏膜、机体循环系统等产生刺激, 因此存在引起不良反应。胃复安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功效, 主要用于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嗳气、恶心、胃部胀满、消化不良等治疗,两种药物联合使用, 可以达到快速缓解症状的效果[6-8]。有学者发现, 西药治疗急性胃炎时多存在用药禁忌, 并且患者由于使用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 因此患者用药依从性较低;另外, 西药治疗多以控制症状为主, 患者治疗后复发率高 , 预后不佳[9,10]。
本次研究中,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96.67%, 明显优于参考组的7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治疗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缩短治疗疗程, 减少了患者长期用药的痛苦 ;同时诸药共同作用, 达到疏肝益气、健胃健脾的功效;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 说明中药汤剂除了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外, 同时可以减轻西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刺激, 使治疗更加安全,患者更加耐药, 使患者用药意愿提高;同时药物可改善胃内环境, 有助于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使患者更好的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可以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疏肝健胃, 同时药物安全性较高, 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1] 王红霞, 许戈林, 郑东英, 等.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胃痛肝气犯胃证77例疗效分析.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28(3):80-82.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年,上海).中华消化杂志, 2013, 33(1):58-63.
[3] 申胜辉.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胃溃疡临床分析.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5, 15(3):20-21.
[4] 凌岚, 冯珩, 宋琦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22):46.
[5] 肖保增.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胃不和型急性胃炎的疗效观察.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18):36.
[6] 刘艳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疗效观察.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 33(6):653.
[7] 魏晓东, 刘继威, 唐艳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7例临床观察.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12):42-43.
[8] 王涛, 陈洪国, 尤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36例.中医研究, 2012, 25(1):74.
[9] 雷秋娥.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142例.光明中医, 2009,24(12):2321-2322.
[10] 徐枫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33例临床观察.中医药导报, 2014(5):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