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
摘 要:人体的新陈代谢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这之中,有电子的转移,产生微弱的电流,就此提出微电流理论。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是两大自然定律,能量的吸收与释放是以物质为基础,密不可分的,那是否有什么东西将物质与能量相联系起来了,为此提出能量因子的猜想。
关键词:电子;电流;能量;物质
一、化学原理简介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变化中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其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原电池的本质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得失电子的过程中,电子经外电路转移,就产生电流。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化学变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保持不变,即参加反应的物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物质量之和。而能量守恒定律,指一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的途径和能量形式可以不同,但是体系包含的总能量不变,亦即总能量也是守恒的。再者,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的,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二、人类会进入微电流时代
人类与生物的新陈代谢,动植物的腐蚀,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这之中涉及电子的转移。电子转移过程中,构成原电池原理,就会产生微弱的电流,我把这种电流叫做微电流。
为什么说人類会进入微电流时代?细胞代谢与呼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会产生微电流。只要搞懂这个微电流,就可以人为控制它,让植物生长加快,让动物加快繁殖,杀死病原体,到那时,人类对付疾病,乃至癌症都不是问题。癌症病变细胞,也是细胞。我猜想它的微电流肯定和正常细胞不一样。医学上就可以控制维持正常细胞的微电流环境,让病人处于其中,让癌变病变细胞的代谢紊乱,来达到杀死的目的。
枯木逢春,雨过天晴,神清气爽。这些都是有原因的!雨天,大自然会产生雷电,在空气中,有大量的微电流,可能杀死了空中无数的细菌,净化了空气。同时这些微电流,可能恰好与某些植物的体内电流合适,促进了它们的生长,使万水千山看起来都很舒爽,使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加,人们感觉就更舒服。再者,这些微电流环境,也有适合人类的,激发人体细胞,焕发生命机能的。例如,稻谷开花抽穗,在雷雨天气,就要好得多。当然,过多的雨水,也使人烦闷。这就是空气中有害的微电流,使人体机能发困了。也可能是细胞不断激发,使人体发困,烦躁。就犹如正常人呼吸纯氧过多,就会不舒服一样。
最后,我认为植物和动物的生长,也是有微电流作用的。如果能够掌握其规律,有效培育,就会逐渐淘汰激素等有害物质,食品就会更加绿色,人类也会越来越健康,世界会越来越美好。因此,研究动植物体内的微电流,是一个时代性的话题,也是创新性及和谐自然的课题,需要一代代人的努力。但我相信,人类最终会成功,进入微电流时代。
三、能量因子假设
自然界中的两大自然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我们已知能量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能量与物质间是否存在一架桥梁呢?
假设能量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将独立存在的能量团,命名为能量因子。这种能量因子存在于茫茫宇宙中,只不过当今的科学技术无法检测到它。茫茫宇宙中,漂浮着无数的这种能量因子。
原子结构假设: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中子由夸克构成,这是已知的。如果假设质子、中子、电子、夸克微粒,都是由能量因子构成的,而且在原子内部空间中还存在许多游离的能量因子。在电子迁移、核聚变等过程中,能量因子就会溢出,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冲击,产生光或者爆
炸等。
物质由元素组成,各种各样的原子充斥于物质中。物质发生改变,原子不发生改变,但是能量却在改变。在变化的过程中,电子发生转移,原子进行重组;能量因子在重组过程中,发生转移,就表现出能量的释放和吸收。
能量因子与生命:能量因子在物质中有多种排列组合的方式,当按照双螺旋结构组合时,就形成了生命体。理由:人工合成的生命体内的蛋白质,不具备生命活性;但如果发现了这种能量因子,将其按照双螺旋结构排列,融入人造蛋白质中,蛋白质就具备了生命活性。不同生命体,能量因子的含量不同,双螺旋结构的再组合方式不同,就使不同生命体具有不同的体貌特征,不同的遗传密码。(植物也是具有生命的)
能量因子对宇宙大爆炸的解释:我认为黑洞是能量因子的合成与吞噬体,而能量因子组合形成物质,因此黑洞可以吞噬任何物质。当黑洞吞噬物质,就会回收能量因子,再将能量因子反馈到宇宙中,进一步组合形成新的物质或星体。当吞噬的速度大于反馈的速度,就会导致黑洞不断地膨胀,进而饱和,再过饱和,然后发生爆炸。爆炸后,无数的能量因子散落在宇宙中,再组合形成一个新的宇宙体系。然后黑洞再生,周而复始,就导致了宇宙也有一个生命周期。当然,如果吞噬速度小于反馈速度,就会让黑洞逐渐消失,宇宙逐渐扩张的现象。
科学预言:当人类彻底了解了能量因子的排列组合后,我们就可以实现能量因子与生命体的转化,那时候人类就会实现真正的宇宙穿梭。
研究方向:两大自然定律,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就是被能量因子链接起来的,能量的释放与吸收,都是能量因子的转移的表现形式。能量因子要合成生命体,跟水分子有很大的关系。而生命体中的能量因子组合又具有特殊性,与水相关,因此,对能量因子的研究应该从生物体出发。而且按照克隆技术的应用,生命的创造,能量因子应该存在于细胞质中。甚至认为,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能量因子的排列组合有很大的关系。
假设乃是个人猜想,无理论依据,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