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主、宽容、理性的师生关系新常态

2017-03-23 10:50陈珍宝
新课程·中学 2017年1期

陈珍宝

摘 要:过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服从并乐于听从老师的指导。必须建立理性的、负责的、友爱的师生关系。唯有如此,教育的环境才更文明、和谐,才能培养出有尊严感、有幸福感的真正的人。

关键词:健康民主;理解宽容;理性负责

我刚送走了一届毕业生。回想这三年,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那件在毕业前夕(学生估分到填报志愿的那几天)发生的最令我痛苦的事:6名估分远超过720分的学生,听说竟然有4人不想填报市重点高中二中!可能是出于面子和威压,他们都答应填二中,可是没想到的是正式上机房填写志愿的时候,他们一个个都“谋反”了。看到生米已煮成熟饭,我呆呆地站在机房外,看着他们从我身边走过去。教师是绝对的权威,学生服从老师的指导。但是,现代新的师生关系有了不同的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

一、建设健康民主的师生关系

为人师者,作风必民主,行事不失衡。学生与你共处虽几年,心中印记却终生不泯灭。乐课堂三年大侃莎翁曹雪芹,也许三载过后学生早已忘怀,但他不会忘却乐给的一次委屈误会。尊人一尺,则人敬一丈。师者不以师自尊,实是一种大智慧。

为了创设优美的管理环境,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我让学生做班级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民主组织,实施“班干部竞选”,选拔一部分责任心强、有工作能力的学生轮流担任班干部,学生无形中进行竞争,对自己工作更加严格要求。这样,既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传统观念中,人们认为妥协是放弃原则的表现。实际上,妥协是现代民主社会中一种积极的心态,因为妥协要求人们尊重冲突各方的权利,妥协的达成有赖于各方的积极参与、平等协商、相互对话。

二、建构理解宽容的师生关系

先看实例:同学小吴又抄了一篇同题的优秀作文交了上来,我又一眼识破,上次作文我下了评语:似曾相识。他可能没有觉醒。这次我朗读起小吴的“习作”,未读到一半,下面的议论声很大,我读完后,强调说:”这是小吴同学给他家推荐的,让我们一起对他说声谢谢,好吗?”这样做让小吴体面地从困境中“下来”了,保护了他的自尊。后来他在习作中说:“老师,教会了我怎样做人。”

文明是精神意义上的,是精神上的被理解与理解、被尊重与尊重以及被关爱和关爱。(季苹《教育的文明》)从学生的角度看,最重要的不文明教育行为是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不考虑学生的内心需要。

如同学小伟,他在课堂上可是让我伤透了脑筋。你让学生齐读课文,他连书都不打开;请同学们思考问题,我话音未落,他举起了手,高呼“我来我来”;老师总结,他插话;我真是被他弄得焦头烂额。我骂他,他嬉皮笑脸;有时连续几天不提问他,他举手也不管,后来我反思,这样做不好,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现在转换了思维,我经常提问他、表扬他,他的学习热情异常高涨。

師生之间产生矛盾,该如何解决。克制源于教师广阔的心胸。积极的克制不是胆小怕事,而是在通盘考虑教育局势的前提下,及时认清情况的优劣利弊,迅速调整心态,做出必要的让步。教师敢于承认错误,不把自己视为权威,意识到教师也会有错误,教师也要向学生学习。勇于正视错误,接受学生批评的老师不但不会在学生心中失去地位,反而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因为师生是学习同盟,是成长的同行者。

三、建立理性负责的师生关系

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老师若作情绪化的处理,势必会让师生关系走向另一个极端,故理智地处理问题显得特别重要。譬如,学生作弊,如果和他这样谈话:“老师是了解你的,你很想把这门课考好,你也一定知道作弊是错误,而你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才采取消极手段。你是否可以把原因告诉我呢?”老师既严肃又不失热情关心的话语,学生是心领神会,这有利于他放松紧张心理,清除逆反情绪。班主任诚恳真挚的态度,语重心长的告诫,最终会感动学生,尽管这种现象可能会反复出现。我感觉到,我们的态度和情绪会左右着师生关系,我们微笑,孩子脸上也会灿烂,反之亦然。

成人和儿童已经像伙伴一样生活在同一空间。现在,成人很难向儿童承诺如何生活才能在未来生活中寻找到幸福,儿童生活的幸福完全需要由儿童自己决定。

儿童不应该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手段长大成人,这些信息应该由成人收集并处理后传给下一代。比如:在面对“什么是幸福”这个问题上,成人就不能根据自己的经验替孩子做出判断,而是应该与孩子共同探索,协助他找到自己的答案。如果他在寻找自己幸福时,需要算术能力,这时成人就有责任教他算术;如果需要其他能力,成人就去帮助他学习其他。(坂越正树《“成人与儿童”教育关系的演变》)

师生之间民主地相处,才能让学生的思想自由地飞翔;师生之间相互理解、宽容,才能亲密无间;老师以理性的态度、担当的精神对待学生,学生才能快乐幸福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庞珍.如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J].读书文摘,2014(18).

[2]高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五个关键词[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10).

编辑 赵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