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妹 符云锦
摘 要: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一个知识的产生、联想、演化、衔接等过程,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就是对数学知识产生的一种升华,一种对数学知识的充分衍生,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以“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教学为例,对基础知识的深刻认识,让学生便于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材教学;生长点;延伸点;衔接点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依赖,也是教师教育的蓝本。数学教师教给学生的数学知识大多都来源于数学教材,对数学教材的灵活运用也成了数学教师教学的一项技能,但数学教材上的知识面却远远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对数学教材中涉及知识的产生、联想、演化、衔接等方面不够了解,不便学生理解与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有充实的数学知识背景与历史,能够充分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衍生,进一步让学生参透数学知识,创新知识。
新课标要求,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与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数学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就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升华,一种对数学知识的充分衍生。教材中的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有一定的产生背景,是人们对其深刻认识的过程总结。笔者以“积的变化规律”一课教学为例,对基础知识的深刻认识,让学生便于理解与运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教材教学要善于寻求知识的“生长点”
教材编写是从简单的知识开始,随着年级变化一步一步提升难度,逐渐开阔知识的广度,循序渐进,教材教学就应从简单的知识教起。知识的“生长点”是每一个知识发展的起源,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它既具有深度的核心价值,也具有超越知识的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知识的价值,它能使整个堂课的教学形成一条在内容上贯穿全文、在教学上贯穿始终、各个环节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主线。
教师从教材内容,尤其是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出发,寻找出一个连接课程教学知识的“生长点”,并以此为起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學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它既复习学过的知识,也探究了新知识,在此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了新知识的来源和发展,又提高了学生的大脑思维能力。
二、教材教学要善于探究知识的“延伸点”
数学教材教学是教师对数学基础知识的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表面性,更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还要注重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把局部的数学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引导学生加强对于数学知识的整体认识,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材教学也是一种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而探究往往和问题联系在一起,设计探究性问题就是要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延伸点”上,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造,从而主动投入到问题解决的探究活动中来,增强了课堂学习气氛。
三、教材教学要善于渗透知识的“衔接点”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在于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它是建立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之间的桥梁。所以,教材教学要渗透知识的“衔接点”,要做好数学知识的衔接教学,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要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渗透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做好数学知识教学的衔接,不仅要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教材的整体入手,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弄清每个年级的教材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教材教学活动中,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地位,知识是介于二者之间交流的载体,通过知识学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开拓学生的大脑空间。数学知识就是一个培育空间,数学教材教学,是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与探究,寻求其“生长点”,探究其“延伸点”,渗透其“衔接点”,结合已学过的基础知识认识到所要掌握的知识,甚至更深层次的知识,实质上是数学知识的一种衍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深刻认识了知识的发展历史,展现知识的丰富内容和魅力。
参考文献:
[1]马文英.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合理“生长点”的选择[J].新课程(上),2015.
[2]张梅.自主教育: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J].新课程(综合版),2013.
[3]翁曦.从直观到抽象:几个中小学数学衔接知识的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12.
[4]王虹,刘晓婷.感悟丰富内涵,拓展意义理解:“分数初步认识(拓展)”的尝试与思考[J].小学教学(数学版),2012(12):9-12.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