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洪曦
摘 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认识世界、学习知识的基础和前提,是学生发展思维,完善自我,形成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途径。而其中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阅读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等语文学科的基础能力。目前,初中语文课堂还存在一定弊端,需要用创新手段来改变现状,建立起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關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对策
要想改变我国语文教育现状、提升教育水平,创建高效课堂便是一种有效措施。高效课堂,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的作用,即在45分钟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的最大效率,这就要教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正确认识,能够合理安排教学方案,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课堂阅读教学的意义
首先,当前社会是一个讲究效率的社会,对文字信息的快速处理有着很高的要求。而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高效学习能力有一定的提升效果,教育部要求学生有一定阅读能力,既要保证阅读速度,又要求高效、能理解作者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其次,阅读教学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只起到一个引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放宽了教学范围,增加了课堂活力,并且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自信心,体会到学习的愉悦感,从而化被动为主动。课堂阅读教学可以加强学生观察能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课堂气氛轻松、积极。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
在教育教学中,主要教学活动所发生的课堂教学在语文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课堂也就成为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传统教学不同,高效教学并不重视设计教学过程,而是要求学生都融入进去,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主导者,课堂教学要有很强的开放性、灵活性。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控课堂,遇到突发情况很可能打断教课的节奏,所以在准备教课活动时,要准备充分,发生意外情况时要有预备方案。课堂氛围要轻松,保证学生都可以参与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均得到提高。
三、高效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阅读教学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进行了普及推广,但在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设计课程生搬硬套。例如,有的老师认为自主学习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经常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些方法的确可以带动课堂气氛,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华而不实的,并未带来多少实质上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立体化三维目标,但很多教师都将重点放在根据教材来设计编排教案上,不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只是盲目地将教学目标落实到知识能力上。而且,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不同,教师的教案也应该考虑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保证合理性。
为了推行新式教育,语文课堂上添加了多种教学活动,还有各种教学仪器的配合使用。为了将文章背景、知识点、图片等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不得不使用多媒体、幻灯片等教学设备,使课堂气氛变得浮躁,大量占用学生阅读时间,使学生基本没有读书的时间,实在是舍本逐末的行为。
四、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就教师方面来说,阅读教学课堂出现问题源于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经验为依据制定教学计划,对教学效率和教学的长远意识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高效教育不是僵化的、不知变通的,而是不断发展成熟的。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的参照物,如果目标不明确,只会使一系列教学产生混乱。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既要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活动的可实施性与必要性。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感悟文学作品中的思想和精神,受到人文情怀的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因此,教师要营造轻松开放的阅读氛围,做到一视同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从而激励学生进步。
语文在中国教育上的基础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语文的教学高低直接影响整体教育的成败,同时,语文是中国传承文化的体现,肩负着传承文明精神的伟大任务。在新课标的素质教育下,初中语文高效教育阅读课堂的推行不易,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运用先进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和阅读的高效性,全面提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会娟.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85.
[2]孙丽虹.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教师,2016(18):41.
编辑 杨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