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建英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传统教学以单向灌输为主,而极少或根本不考虑学生的自主性和学生与各方面的互动关系。这种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彼此平等的交流与协商,通过理性说服甚至辩论,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流,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拓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以为: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互动氛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教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教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要使课堂效率提高,首先要营造一种师生间平等、亲和、融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做学习的主人,在问题讨论中畅所欲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从“师道尊严”的台阶上走下来,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把学生看作自己的朋友,使他们的心里感到安全,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思想的火花,而无须压抑,不怕被人笑话或讥讽,从而在教学中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形成教与学相互推进的氛围。
三、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境,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标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作用。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教材的试用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暂时难以理解的问题,对新教材的编排会产生一些困惑。按照新课标,每学年的教学难度不是很明确,教师只能以教材中的例题和课后习题的程度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这本也无可厚非,问题是新教材的习题配备并没有注意按难易程度排列,有些练习、习题中的问题比章节复习题中的问题还难。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喜欢学数学,与实验教材的新颖、现实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古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