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会学、乐学

2017-03-23 11:20程翠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情境问题

程翠莲

摘 要:数学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更是起着奠基基础的作用。树立学生自主学习,关键要做到让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关键词:自主学习 问题 情境 心境

数学能力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探索未知领域的重要能力,小学数学教学无疑起着不可忽视奠基基础的作用。在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我愈来愈觉得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至关重要。

一、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想学

1.培养學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学习的目的等,让学生通过自学,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这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表现,同时也是“学会学习”中重点培养的一项能力,当学生自己选择了学习方向,参与发现自己的学习资源,阐述自己的问题决定自己的学习路线,自己选择的结果时,就能从最大程度上从事意义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来学习,这样学生才能变被动吸引为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当我介绍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方法后,让学生自学课本,鼓励学生自学知识,有学生就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没有圆规,有没有办法按要求画圆呢?”这是个富有探究性并带有知识的延伸的问题,顿时全班同学便活跃起来,大家以小组形式来讨论,终于发现用“绳子画、木条画、两只笔画”等方法,追问原因,都回答是先定好半径,通过这样的问题的提出,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自己探索的欲望和自主学习的乐趣,既掌握了新知、又运用了新知来解决问题,收效很大。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学会迁移的学法,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的一步,要扎实做好。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启发学生思想积极性的教学技巧,课堂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从已知到新知,学会知识的迁移,从而运用旧知来解决新知,如在教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并举例说明,再联系分数与除法各部分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分子就是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取12根小棒分别练习:(1)平均分成3份,每4根为一份,取其中2份,占2/3;(2)平均分成6份,每2根为一份,取中期4份,占4/6;(3)平均分成12份,每根为一份,取中期8份,占8/12,启发学生观察,得出取出的根数都是8根的结论,从而得出2/3=4/6=8/12,再让学生质疑,为什么这三个分数都相等,你能说出它们的规律吗?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索新知,联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小结出分子、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值大小不变,接着引导学生按8/12=4/6=2/3的顺序规律,很容易得出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分数大小不变的规律,这样把除法中的商不变性质迁移到分数的基本性质中去,使新旧知识在学生脑海中构成一个整体,运用旧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二、创设思维情境,让学生会学

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法,引导学生会学。

1.分散难点,给学生铺设台阶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一些新知识中的难点理解和掌握上能力不齐,所以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尤其是理解难点时,应多为学生铺设台阶。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先指导学生学习课本,学生对概念中的“互为”是个难理解的内容,以便设下话题引导学生讨论。

2.巧妙设问,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一言一行都可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些巧妙的设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如在教学“循环小数”一开始,我出示一道题:2÷3设问你能说出小数后面第一千位的数字是多少?用这样可怕的设问,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又如在教学玩“约数和倍数的意义”之后,中课堂小结时,我设计一个问题,用4、5、20这三个数中任意两个数用学过的知识说句话,比比看,谁说得多,说得新?同学们对这个开放型的发问,争先恐后地说出20是5的倍数;5是20的约数;4能被5除尽……通过教师的巧妙设问,让学生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大大地激发留给学生选择和探索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联系实际,贴进学生生活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联系实际和参加实践活动,要紧密结合基础知识的教学,注意不要超越学生的接受能力”。小学生不具备系统的思想方法,但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想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帮助把实际问题编成数学问题,不要像课本知识那样模式化,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先让学生搜集自己家到学校的路程,然后编成问题:“小明平时是设每分钟走30米,要多少分钟?如果今天值日,要在7:20前到校,他还能用原来的速度吗?这时他所用的时间多还是少了?这样的问题更接近实际,有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的提高,又如在教学“把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5个点,用每2个点连成一条线段,可以画几条?”时,先5个同学到黑板上表演,每人是一个点,任意两人分别握手,其他同学计数,这样把数学问题应用于实际,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体验成功心境,使学生乐学

学生的心理世界中成功的心境特别需要,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这种强烈的探求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而且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如在教学一些趣味练习时,我便主动与学生比赛,并故意让学生取得一些关键性的胜利,使学生乐学。一次我让学生都带上16根小棒,让学生与我比赛,规则是每人轮流取小棒,每次可取走1根或2根,谁取走最后一根谁胜。学生踊跃与我比赛,第1、2次我都胜利了,学生在下面想方法,这时有学生又来取,我故意“失手”,他胜了,又一个同学在我的“失手”下也胜了,同学们开始高兴,但又有2个输了,这时我问学生为什么有时我会胜,有时会输呢?学生通过统计发现让对手取3、6、9、12、15这几根一定输的规律,这样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乐于学习,同时也开拓了思维。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还要教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要注重发展各种思维相互结合的训练方法,掌握创造性的学法,提高解决和创造能力。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情境问题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