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相关案件中森林(林木)价值损失鉴定方法应用分析

2017-03-23 10:22黄展望
绿色科技 2017年2期
关键词:成本法

摘要:指出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各种恶意破坏森林林木的案件频发,同时由于农事活动烧田埂草积肥、民俗清明时节群众进山扫墓、痴呆人员进山玩火、电力线路故障等因素造成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结合福建省南安市近年来林业相关案件中森林价值损失,尤其是林木价值损失的鉴定工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具体的鉴定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森林价值;损失鉴定;成本法;鉴定流程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0155-02

1 引言

森林作为地表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生产、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随着环境恶劣问题的加剧,森林作为环境调节的重要环节,如何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各个国家需要重视的主要问题。在我国,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正在不断推进林权制度改革,而在权责清晰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诸如受短期利益驱使,对于林木的盗采盗伐、林地违规征占等;同时由于群众防火意识不强造成森林火灾以及自然灾害对森林资源造成巨大的破坏。为了在森林资源遭到破坏后,能够更好地对相关责任人、单位进行追责,有必要做好森林价值损失的鉴定工作。

2 林业经济案件

在林业管理过程中,主要的林业经济案件包括下列几个类型。

2.1 林木滥伐、盗伐

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森林资源的重视,林木资源的价值得到了更好的体现。这就使得一些人、部门在利益的驱使下对林木乱伐滥盗。主要是包括几种情况:①违反森林法规定,在未得到有关部门批准并核发采伐许可证的情况下,擅自砍伐、集体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林木;②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森林或林木;③对未成熟林木的采伐;④滥伐、盗伐国家级保护林木(香樟等)。

2.2 森林火灾

森林火灾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非常巨大,且具有突发性强、不受控制及处置救助困难等特点,一般是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而引起。近些年来洪濑镇发生了多起森林火灾,究其原因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如在2009年10月9日,葵星村因擅自在林区用火造成森林大火;在2014年4月5日,洪濑镇跃进村村民王某因扫墓造成山林大火。所以如何杜绝森林火灾应作为林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尤其是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火灾应成为防治的重中之重。

2.3 林地征占

为取得更好的短期经济效益,个别企业老板不惜以破坏林地、生态环境为代价,肆意开发林地,同时还频繁出现私自扩大、非法征占林地建企业、养殖场;农村村民占用林地盖屋,虽然面积不大,但每年数量不少。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林业资源造成的恶劣影响不可估量[1]。

3 损失鉴定方法简述

目前,南安市森林火灾案件的经济损失评估是根据林业部、公安部关于森林案件管辖范围及森林刑事案件标准的暂行规定(林安[1986]342号),第三款第七条:森林火灾经济损失,根据烧毁林木的蓄积数量,以50元/m3折算。时隔30年,物价上涨好几倍,偏差较大。在对森林损失进行价值鉴定过程中,目前应用到的方法主要有市场法、成本法和收益法三种。

3.1 市场法

市场法,是根据当地市场上相同或类似资产的近期交易价格,通过直接或类比分析来对资产价值进行鉴定的方法。这种方法具有数据来源广泛、可信度高等优点。对于林木资产,市场法能够很好地表现林木种植时的苗木成本及每年的管护费用等投资,所以适用于苗圃苗木、园林绿化树种及具有现行市场交易的其他森林资源资产。

3.2 成本法

成本法,即被鉴定资产的重置成本,并扣除相关贬值因素的方法。其鉴定思路是通过重建或重置被鉴定资产来确定资产损失。这一方法非常适用于计算有经济价值的林木损失价值,或者作为市场法的补充,如对中幼龄林、经济林的产前期或初产期的林木资产评估。

3.3 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对资产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进行评估来判断资产价值的鉴定方法。主要用于确定有经济价值的林木在未来经营期内各年的净收益,并按一定的资本化率折现为现值。适用于经济林、母树林在盛产期阶段的资产评估[2]。

4 林木损失鉴定流程

在林业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得到准确的损失鉴定结果是最终目的,所以损失鉴定方法始终贯穿在整个案件技术处理流程中,林木损失鉴定的基本流程如下。

(1)全面收集案发地点相关资料,如林权证、二类清查小班清册、林业基本图等。

(2)现场勘查,对被破坏地块现场精确测量,或用GPS测量面积,结合林业基本图对现场进行勾图,并划分不同林种、树种、树龄的林木面积,最后计算被破坏的林地面积 。

(3)外业调查,采用样园、样带方法对案发地林木的树高、胸径、根径进行调查,计算损毁林木蓄积,或是通过株行距确定幼龄林的株数。

(4)根据外业调查结果、案件相关资产清单及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选择恰当的鉴定方法,确定相关参数,进行损失估算。

(5)对内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最终形成林业损失鉴定报告[3]。

2017年1月绿 色 科 技第2期

黄展望:林业相关案件中森林(林木)价值损失鉴定方法应用分析

经济与管理

5 实例应用分析

2014年11月25日,南安市美林镇金枝村王扬某某因农事活动烧田埂草不慎引起森林火灾。天干物燥,火势迅速蔓延开来,失去控制。镇村两级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扑火,大火直到第二天凌晨1时许才被扑灭。经鉴定,过火有林地面积38.9 hm2,烧毁林木立木蓄积488.3 m3,以50元/m3折算,经济损失折合人民币24415元。

鉴于山场在春季种植,树木多为中幼龄林,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及福建省关于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的技术规范规定,在鉴定过程中利用重置成本法对山场受损林木价值进行评估。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En=K·∑ni=1Ci(1+P)n-i+1

式中En代表林龄为n年时单位面积的林木资产评估值;K为林分质量调整系数;i代表第一年到生林分的树龄;Ci代表第i年以现时工价及生产水平为标准的投资额,P为投资收益率(银行存款利率5.1%);n代表林分年龄。通过对山场损失树种、树龄及数量的统计,用材林巨尾桉6.36 hm2,林分年龄4年,生态林8马2阔32.54 hm2(生态林一锄法造林,次年抚育,不计地租),林分年龄8年,结合个年度营林生产成本指标。得到如表1的数据。

巨尾桉种植密度为1500株/hm,生态林种植密度为2100株/hm。用重置成本法对山场受损林木价值进行评估:通过对实际着火面积的细致测量、分析,过火有林地面积38.9 hm2,其中用材林巨尾桉树6.36 hm2。经济损失150079.46元;生态林8马2阔32.54 hm2,经济损失244257.25元。经济损失总计折合人民币394336.72元,两者相差16倍之多。

6 结语

对林木资源进行合理准确的价值评估,对于更好的实现林木保护、开发、综合利用有着积极意义。不同的评估方法有着不同的侧重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应根据应用需求进行方法选择。在此只是结合南安市林业管理情况对相关案件中林木价值损失的鉴定方法及过程进行简单的阐述。针对不同的案件,由于林木相关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有必要针对性地改变鉴定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菁黎.林业相关案件中森林(林木)價值损失鉴定方法应用分析[J].林业经济,2013(4):120~121.

[2]陈承良.森林火灾案件中天然灌木林林木经济损失评估探析[J].园艺与种苗,2015(6):32~33.

[3]徐 妍,丁菊芳.森林火灾损失评估分类和指标探讨[J].林业经济,2015(12):136.

猜你喜欢
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之比较
学徒制下变动成本法的案例设计
变动成本计算的案例教学法探讨
论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结合应用问题
浅谈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劣势及其在企业中的适用
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的应用
变动成本法在国企业应用的优劣势探究
基于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差异的模型分析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与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