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春楠
【摘 要】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业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理论及其优劣势,其次将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其进行了评价,指出企业在加强内部管理应用作业成本法更有明显优势,从而促进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
【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 完全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的含义、理论依据不同,确定损益的程序也不同,分别有各自的优劣。本文结合两种方法的特点,分别介绍了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优缺点。同时为了满足企业对内、对外管理的需要,初步探讨了两种成本计算法结合运用的模式。
一、作业成本法及其优劣势
一般认为,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作业的划分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总装、质检到发运销售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经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的作业的跟踪,为消除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需求者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进最大限度的节约,增强决策、计划、控制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和优势。
作业成本法主要有以下一些优势和特点:
1、作业成本法克服了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导致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能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
2、传统成本管理的主要是产品;而作业成本法不仅包括产品,而且包括作业。企业改进作业链,减少作业耗费,提高作业的效益成为可能。
3、作业成本法是更广泛的完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涉及较多方面的成本,这样提供的成本信息更有利于企业的进行定价等相关决策。
4、所有作业成本均是作业的,这有利于企业分析成本产生的动因,进而降成本。
5、作业成本法更具有管理意义,因为它相当于是一种实现成本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成本计算与成本管理相结合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统”。
作业成本法也存在一些缺点:
(1)按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存在不符合税法要求的情况;
(2)作业成本法下成本形态的划分是一种假设的结果,本身不可避免具有局限性;
(3)当面临长期决策的时候,作业成本法的作用会随着决策期的延长而削弱。
(4)在未来人工费用弱化,制造费用占主流时,作业成本法的作用可能存在分析局限性。
二、完全成本法及其优劣势
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而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概念。即成本作为一种资源耗费,是企业为获得一定经济效益所付出的代价,最终从企业收入中得到补偿。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需要补偿的成本越低,企业的经济效益越高。
完全成本法的优点是使人们更重视生产,有刺激生产的作用,更符合配比原则中的“因果配比”。因为生产产品的成本,无论是直接人工、直接材料还是制造费用,全部都要归集到产品中,并在产品实现销售时从收入中一次扣除。但存在很多缺点:
1、存在计算的利润受到存货变动的影响,即当期增加销售以前生产的亏损产品时,不仅不会提高利润,反而会使利润下降。违背企业实现利润的原则。
2、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分配存在主观臆断性,过于依赖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且工作量较多。
3、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对制造费用的核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便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完全成本法主要适用于编制对外的会计报表的实际中。
综上所述,现行的完全成本法是将成本按其经济用途进行分类,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作为产品成本,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从而计算损益的一种成本方法。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凈收益能够满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是编制对外会计报表的通用方法。但这种方法也有其严重的缺陷,它不能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等方面。因此,在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对于产品成本的计算采用完全成本法就不如作业成本法有优势。由此,作业成本法得到重视并逐步应用于各国的企业内部管理方面,这种计算模式在许多现代企业中被广泛用于内部管理,它能科学反映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利润与销售量之间有关量的变化规律,因而在经营预测、经营决策、业绩考核和加强成本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尹明明;作业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比较及其运用[J];经济师;2011年08期
[2] 张学惠;王久霞;作业成本法与全部成本法利润表融合的思考[J];商业会计;2011年16期
[3] 王变梅;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应用[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杨化峰;郭景先;谈完全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结合应用[J];财会月刊;2006年28期
[5] 韩娜;结合案例浅谈作业成本法及其应用[J];大家;2011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