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的方式行走

2017-03-23 18:28严蓉
关键词:不忘初心民主智慧

严蓉

摘要:智慧(wisdom)是一种极高的理解能力和正确的行走方式。我欣赏的智慧是民主、和合、从容。这样的智慧从学习中来,从敬畏中来,从修炼中来,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来。这是教育人实现教育理想的智慧通道。探寻教育管理的行走方式,找到智慧的文化源头和理论支撑,这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具有现实的操作意义和启示价值。

关键词:智慧;民主;和合;从容;不忘初心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21-2一、从教育的原点出发

“民主”,作为政治术语,首次被移植于教育,源自杜威1915年发表的《民主主义与教育》。现代教育从“人”出发再回归到“人”,其与现代技术、现代经济的本质区别就是“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当下教育环境中时有浮躁、功利的“雾霾”,在教育常识被遗忘的时候,作为“德师”要致力于建设“民主校园”,践履平等、尊重、守信、互济的契约精神。

实验中学“学的课堂”建设基于学生学力提升的目标,师生之间平等发展和彼此尊重,充分凸显了课堂的民主精神。限时讲授,改变了老师一言堂,还给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体现了平等、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榜样示范,教师指导,唤醒了团队意识的觉醒。踊跃展示,激发了学生内心的自信,培养了自主精神。南通市“十二字”课改方针,建立的是“民主校园”下生本课堂的精神支架,它告诉教育管理者责任在哪里:从“应试教育”到“公民核心素养”的培育。秩序在哪里:从“唯师独尊”到“师生互尊”,从“我对你”到“我和你”的角色关系转换。边界在哪里:从“涸泽而渔式”到“因人而异式”。“道可道”阐述了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掌握的。自然,教育的规律我们也是可以掌握的,那就是“让学生站在最中央”,把德育教化放在第一位,尊重彼此、平等善待。

大多数的学校管理者、普通教师均钟情于“效率”,矻矻终日,“盯、防、煎、熬”,在流水线上将学生“模具化生产”,直至个个炼成“考试达人”。我们不去评价“如此管理”的品质,但是,我们却能判断这个过程是否给予了孩子人生的教义与启迪:孩子在学校里“知礼仪、懂感恩、有理想、好学习”吗?学生的生命品质、厚度和韧性是否得到发展:孩子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心灵温暖、灵魂丰盈?他能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爱科学吗?师生、家长的社会追求、心理价值是否裂变和异化:每一位生态链上的人都愿意求同存异、互信和爱、互助共济吗?教育要不断叩问: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怎样到达那里?

重庆市七十一中的张克运校长说过,教育走得太快了,等等落下的灵魂。这句话针砭中国教育的现实,一针见血。是的,教育不能只重形式,忽视内在,只重现在,忽视未来,精神荒芜了,灵魂如何跟得上,教育短视了,教育强国梦如何实现?

从教育的原点出发,以服务学生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为终点,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仁德之师,要以民主的方式参与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为孩子未来二十年、三十年的发展奠基,从精神的涵养来说,此乃大智慧也。

二、与优秀传统文化伴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汉字:“和”与“合”。“和合”一景在我们实验中学的校园常可见到——“和”即“融和、和谐”,“合”即“合力、合作”。

但这两个字的价值观却又各具智慧:“和”重在包容。最著名的阐述就是孔子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即承认多元的存在,平衡多元的利益。实验中学的课堂上有发展水平各异的学生,有兴趣爱好、个性特征截然不同的学生,有站在不同学生背后的家庭教育和家长,有来自不同区域和文化价值多元的教师。难教、难育、难沟通,“三难”是教育过程中问题的真实存在,也是每一位教育人无法回避的事实。人之师,智慧在哪里?从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求同存异、认同多元,承认差异、存在合理,心理陪伴、尊重生命,扬长避短、培优补短,让生命在关爱、包容、互助、激励、反思和自我认同中生长,那是多么和谐温暖,让人愿意重复的回忆!

“合”也有多元的寓意,只是更侧重“配合”、“协作”,强调的是一种守信诚实、彼此补助的组织方式,并以达到“双赢”或“多赢”为目标,如孙子“上下同欲者胜”。同样,在卢梭对社会契约的论述中也可以找到依据。实验中学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课堂中,阳光体運动会的会场上,十佳校园歌手的赛场上,通州区图书馆“‘阅读越美”的舞台上……您都可以看到实验中学家长志愿者们美丽、忙碌的身影,她们亦师亦友、能文能武,奉献资源、各尽所能,默默地配合班主任,支持学校的发展,很好地实现了家校互信、合作发展。

实验中学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备人的集体备课活动,学科跨界、优势互补、资源整合、同研共晋,集团内部不同学校、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畅所欲言,积极献策,合力共建,在这样一种民主和谐的教育生态中成全他人、发展自我,那是多么温暖舒畅、心甘情愿的选择!

实验中学信息化学科教师李莉,曾经感慨自己认真教了近二十年的书,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似乎不曾有过出彩的机会,感觉不到学科的价值和教育的激情。现在每周三下午社团活动“走班选课”,李老师是“机器人社团”的导师,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生的热情和奇思妙想、家长的信任与托付、领导与班主任的支持。尤其是充满创意与挑战的备赛与最终的累累硕果,让她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寻觅到了学科的生命价值,展示了专业的理性与美好。这份职业理想绽放得是多么精彩!

三、向着“光明那方”初心不改

当然,“合”也有它的另一面,即“合为一”,如时下的课堂模式化、“分数论英雄”的办学同质化。倘若“合”走向“兼并”、“归一”、“闭合”的方向时,“明亮那方”不还是“分数那方”、“独秀那枝”?教育将日趋单极化,它的生命力、创造力也将枯竭,充盈着“民主精神”的现代校园何处寻觅?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千校千面的教育春景,何时显现?

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昭示下跳出观念拘囿,探寻一条教育的真理之路,即便有雾霾,也不能阻挡我们向着“光明那方”、“课改那方”,立德树人、立己达人。这便是教育的大智大慧。

我觉得,作为通州教育人,应秉持一份从容的智慧,勇敢地赴一场课改的盛会,努力调和素质教育和应试体制的内在冲突,并以合宜的校本化改革实现“育人”“提分”的目的,抬头看天,低头走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不回避、不守旧,不激進、不盲从。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过,“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出发”。这是一个功利浮躁的时代,初心不能被遗忘。教育的初心就是要坚守内心的淡定从容,潜心育人、静心教书,不能哪儿热闹就趋向哪儿,学习他人却丢失了自我。教育的初心就是要将民主精神、课改方针、和合文化落实到教育实践中去,从一个个细节入手,用“工匠精神”精心打磨每一节课,用大爱情怀助力每一个孩子的生长,用敬畏之心面对每一天的工作。教育的初心就是专注于促进师生的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信念坚守”,专心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

张文质先生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中写道:“我们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的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缺乏期待与从容。”其实,教育何须着急?教育何需“美颜”?2016年暑期,我们通州校长在北京接受培训,相信让我们刻骨难忘的地方肯定有北京人大附中,校园里没有任何人造文化的“补丁”,却由内而外透出一份厚重,一份积淀,一份成熟,另外一所学校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却因他们“别具”的特色。

教育的初心应该是一步步改良学校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和师生交往文化、家校共建文化,以静待花开的心态对待师生的成长,按照教育规律、生命成长的规律来对待教育、对待受教育的对象。

在教育功利主义愈演愈烈的今天,我突然感喟不已,先贤陶行知在上世纪早期的志愿就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描绘的那幅美丽的教育变革图景:校长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办学,教师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教学,儿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

陶先生是先行先知者,大智大慧者。吾辈敬仰!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05).

[2]孙武.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3]张文质.教育是慢的艺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A].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不忘初心民主智慧
中国式民主
旧民主和新民主如何互适共存
尼日利亚 民主日
“不忘初心”的由来
央企要当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排头兵
达州跨越发展需要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习近平再提“不忘初心”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