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措施

2017-03-23 07:54李军太
文学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农村

李军太

内容摘要: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留守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多。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帮助“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健全的学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健全的社会教育,才能让“留守学生”融于集体,服务社会。

关键词:农村 留守学生 心理问题

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因而“留守学生”的数量也比较多,他们逐渐对学习失去兴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常常以逃学来逃避学习,行事方法偏激。他们时常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正常阻力扩大化、严重化,情绪反应过度,拒绝老师和其他人的帮助和建议,对教育事业产生负面影响。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要帮助“留守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化解矛盾,解除烦恼,用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让他们树立绿色理念、阳光心态、乐观精神,体验到人生的幸福。只有健全的学校教育,健全的家庭教育和健全的社会教育,才能让“留守学生”融于集体,服务社会,对此,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确定对象,建立帮扶机制,让“留守学生”的问题提上教学日程

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推动下,我校近两年将“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提上了教学工作日程。我们有针对性地筛选研究对象,认真确立研究个案。学校确立5名教师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从初中部选取了20名重点研究个体,每个教师负责帮扶4名“留守学生”。缺乏关爱是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许多“留守学生”在与同学的相处之中,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往往有自卑心理,所以老师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经常找帮扶对象谈心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使他们树立自己能学好、能进步的信心。

二.拟定方案,对症干预,让“留守学生”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得以解决

我们通过培训教师,印发资料,组织学生传递爱心活动等方式初步形成了一种关心“留守学生”的环境氛围,让“留守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在各种活动中受到一定的教育和锻炼。为此,我们建立了“留守学生”的档案,每位帮扶老师对各自的帮扶对象进行跟踪管理,全方位、全过程关注和教育,促其矫正偏离的航向,引导其心理健康成长。我们还建立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网络,共同协作,使“留守学生”在校期间守纪律,讲文明,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并逐步使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不断前进。

三.通过走访调查,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问题

“留守学生”与父母难得见面,交流的时间和机会不多。为此,我们开通了“亲情热线”,定时让部分“留守学生”与远在千里之遥打工的父母通话交流,感受情亲的温暖。同时,我们优先解决了“留守学生”的住宿问题,在校期间督促“留守学生”的学习,校外和监督人联络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使他们热爱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帮扶教师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给予他们生活的帮助,解决了农村留守学生的生活问题,改善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提高了他们生活的质量。留守学生,完全可以和非留守学生一样,在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发展,促进了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采取一对一帮扶措施,解决“留守学生”学习滞后的问题

“留守学生”自卑心理和厌学情绪较其他学生严重,大多数“留守学生”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意参加课堂学习活动,生活无聊而空虚。对学习失去信心,往往会沉迷于网络之中。为了让“留守学生”有一技之长,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画室、音乐厅,足球队等逐步建成,让一部分“留守学生”发挥特长,展示个人风采,使之热爱集体、热爱学校,有归属感和成就感。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学生”,学校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相关费用,免费提供学习用品等方式进行扶助,确保每一个“留守学生”不因家庭困难而放弃学业。另外,生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更容易使“留守学生”冰冷的心得到融化,老师除了长期跟踪关注帮扶之外,好药调动全班学生不要歧视“留守学生”,要一对一或多对一地帮助他们,与他们加强心灵沟通,增进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让他们能切实感受到“家”的温暖。

有目标才有动力。我们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留守学生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意识和学习动力。我们还通过多种途径激发留守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从信任出发,用爱心、细心去发现他们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以赞扬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上進心。让留守学生在正当、公平的竞争中良性发展,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通过多种形式的激励措施,树立其远大的人生观、价值观

农村留守学生的思想问题需要形成合力去解决,为此,我们呼吁社会、学校、家庭给他们温暖,联络他们的父母、监护人给他们爱,给他们动力,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我们除了不断创造有利于“留守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形成的环境,还通过榜样的力量让“留守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帮扶“留守学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他们融入集体,逐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提高学习成绩,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我们通过对“留守学生”进行适当的情绪调节,使其正确面对现实,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认知能力以及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我们还鼓励“留守学生”正确面对眼前的挫折,敢于面对,敢于挑战,提高自己的独立性,坚定性和自制力,使他们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及人际关系。

对“留守学生”的帮扶教育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程,通过外因和内因的相互作用,我们较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留守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树立自信、锻炼意志,为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奋斗,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此过程中,我们掌握了“留守学生”的教育方法,促进了“留守学生”的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自信、自尊、自强、自爱的具有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

本文《农村“留守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辅导策略》系2016年甘肃省“十三五”立项课题《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中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6]GHBO74O。

(作者单位:甘肃省庄浪县李湾中学)

猜你喜欢
留守学生心理问题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如何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