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安睿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班内特的爱情故事。主要介绍伊丽莎白·班纳特姐妹五人单调、略显且平静的生活,随着两个年轻小伙子的到来而心中泛起的波澜。真实的写出了中产阶级男女的爱情与婚姻。这部作品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一反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感伤小说的内容和矫揉造作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读了这篇小说以后,可谓感受颇深。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 爱情 生活 波澜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52-01
在这篇小说中,伊丽莎白是典型的人物形象,让我印象深刻。伊丽莎白一直是以一个正面人物来写的,她理智、活泼、爱打趣,善于对人冷眼旁观并能够看穿人的心思。书中常有她发表的见解和看法,作者通过伊丽莎白的视角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伊丽莎白出身于小地主家庭,但却受到富豪子弟达西的喜爱。达西不顾门第和财富的差异,毅然决然的向伊丽莎白求婚,但却多次遭到她的拒绝。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会”与“偏见”,更主要的是她讨厌达西的傲慢。达西的傲慢,其实质反应的就是当时社会背景下不同阶层人们的差异。但随着他们后来的多次接触,伊丽莎白逐渐地加深对达西的了解,特别是看到达西为了她改变了过去那种骄傲自负的态度,渐渐消除了对他的误会和偏见,最终才与他缔结了美满的姻缘。作者在小说中通过伊丽莎白对达西先后几次求婚的不同态度,实际上反映了女性对人格独立和平等权利的追求。这也是伊丽莎白这一人物形象的进步意义。
从表面上来看伊丽莎白是爱情的忠实追随者,直到最终获得真爱。但仔细想想也不难发现,伊丽莎白其实还是难以逃出金钱性婚姻的“怪圈”。直指当时社会背景下,普通人眼中对金钱、权贵的追求。作者在安排角色上让达西拥有俊朗的外表、高尚的品格,无论他与伊丽莎白的情节发展多么跌宕起伏,有一点是事实,他是一位年薪一万英镑的绅士,有自己的庄园、田地,总而言之,达西非常富有。从这方面来看,当初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求婚,原因就非常简单了,因为有更好更富有的在后面。伊丽莎白之所以对达西改变态度,除了因为消除了误会与偏见,还有一定就是因为达西的富有,彭伯里女主人的称号,无疑对她来说是一种深深的诱惑。正如伊丽莎白自己所说,她是绅士的女儿,达西是绅士,他们是处在同一阶层的。她出自乡绅之家,也算是半個富家小姐,小型的资产合并在所难免。
然而,她和达西的婚姻不被达西的亲友所接受,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因为偏见,对于达西的家人、朋友来说,以他的条件,完全可以找一个比伊丽莎白更富有,更美丽的妻子。这是一种赤裸裸具有财富偏见的婚姻与爱情观。真实反映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也客观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的各种阶级、财富偏见。这样的婚姻实际上是一种悲剧,婚后所要面对的残酷现实也是免不了的。究其根本原因,很简单,就是女性地位低下。那个时代女性多数没有工作,在生活上完全依附男人或者是家庭。因此,金钱、财富成为那个时代女人结婚的重要条件。形成金钱至上的婚姻观、爱情观。
夏绿蒂的婚姻在这一点上最具典型。她为了自己的生计与温饱,将婚姻视为“金钱至上”的买卖。因此,在婚姻中痛苦不断。在她的婚姻中,既要尽力扮演好一位主妇,又要一直怀念着深爱的昔日情人,内心深受煎熬,她甚至后悔当初因为昔日爱人的贫穷而未与之步入婚姻殿堂。正如她所说:“没有爱情的婚姻,不管因为受到尊重或者拥有殷实的家产而显得多么荣耀,都比不幸强不了多少。”这也深刻的反映了作者的爱情、婚姻观。然而,这对于伊丽莎白家庭的所有姐妹而言,家庭经济实力的不足,即使是嫁妆也要从母亲当年的嫁妆中分得,使得她们不得不选择夏绿蒂一样的婚姻之路,没有幸福可言。而对于她们的家长而言,选择富有的女婿便是后半生的希望与寄托。所以当班纳特太太得知伊丽莎白拒绝柯林斯的求婚后十分气愤,责怪女儿不明智。在其母亲看来,放弃柯林斯就等于放弃了一棵摇钱树,放弃了幸福。
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尊女卑的现象,揭示了女性的不平等地位,更反映了当时社会扭曲的婚姻法则,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作者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强调幸福的婚姻要以男女双方的真实感情为基础。读了这篇小说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余艳.《傲慢与偏见》读后感[J].文学教育(下),2015,06:160. [2]张琳.《傲慢与偏见》之女性困境研究[D].山东大学,2013.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