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婉馨
【摘要】在当今知识服务于社会发展的环境下,素质教育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价值。《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相关教育部门通过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的方式来更好的践行以“育人”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本文主要对以“育人”为目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相关浅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育人 中小学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01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意义,也越来越能够意识到“育人”不仅仅是要授人文化理论,更要注意的是培养出德、智、体、美等综合能力健全的人才。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教育部门逐渐对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摸索,以寻找出一条最适合“育人”的途径。
1.以“育人”为目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
1.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学校由于学校的资金和人力资源的限制,而在授课的内容上较为单调,学生只能学到主要的考试学科,例如:语文、数学、政治、历史、英语。而对于不需要考试的科目,如: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学校就不会给予过多关注,这样导致学生不能挖掘自身的优势和潜力,不能提高综合素质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在合理的时间内,增设一些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知自我,发现兴趣和爱好,以便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变现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在每周的最后一节设置一些公开课,其中包括都中有趣的课程,任学生自我挑选,从而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1.2安排适量的课时
合理的课时是教育成功的关键,过去的传统教育,把中小学生压制在大量的题海当中,使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不仅对所需内容进行完好掌握,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被动,逐渐失去主动权,丧失学习兴趣。为此,学校要根据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学生的课时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教育部门可以根据科学的探究,根据学生对文化课和素质拓展课中的各个学科的偏爱程度,给予合理的课时安排,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尽量的维持在一种活跃积极的状态中。例如:如果在学生的素质拓展课中,学生对于美术和微机的喜欢程度大于体育和音乐,那么学校在制定课时安排时,就可以稍有调整,从而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实现更好的教学成果。
1.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当今社会,文化知识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学生只指导学习,而无法掌握,无法应用,那么这就会导致教学流程的不顺畅,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会导致随着时间的逐渐推移,获取的知识量逐渐增多,学生却只及概念而无法真正将精髓消化。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且对与提高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的去给予安排,通过具体的教学手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补充和完善。
2.以“育人”为目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的积极意义
2.1增效减负
以“育人”为目标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可以通过精简高效的方式,将课程的安排做细做精,学生不仅仅可以摆脱题海中严重的学习压力,而且还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保证灵活和精神愉悦,从而达到增效减负的目的。
2.2提高学习兴趣
在课程的安排上,如果不能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课程未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就会导致学生逐渐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如果教育部门能够在课程的安排上给予合理的优化,学生们就会在学习丰富多样的知识当中发掘更多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2.3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通过不断丰富的文化课,学生可以在多种学科相互交融的环境中,对知识的学与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智商、情商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激发和锻炼,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综合性的复合型人才,为了培养出实践与理论能有效结合的专业性人才,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优秀人才,教育部门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通过丰富课堂教学学科内容、安排适量的课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将素质教育列为重点的方式来为中小学生创造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完善自己的机会,这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而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去践行这个目标,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玮玲.小學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4,53:45-46.endprint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