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化、浓化、强化:高等教育课程模块权重要素调控

2017-03-22 08:29张凯张立驰张振宇
关键词:淡化专业课程技能

张凯张立驰张振宇

(亳州学院 教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淡化、浓化、强化:高等教育课程模块权重要素调控

张凯张立驰张振宇

(亳州学院 教育系,安徽 亳州 236800)

社会结构模块及其功能变化周期性的缩短,以及就业者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使得高等教育专业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还要科学整合传统价值与时代理念,完善人才培养结构体系,强化人才职业技能培养,以主动稳定持久地适应社会结构模块及其功能变化;而要达成这一目的,高等教育在构建其课程模块时,就必须淡化课程理论,浓化课程文化,强化课程实践技能。

淡化;浓化;强化;课程模块

社会结构模块包括意识形态结构模块、制度结构模块、社区结构模块、组织结构模块、群体结构模块等。这些结构模块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自然形成或人为建立起来的功能性元素集合体。其变化过程,也是社会结构模块发挥其社会功能的过程。一段时间以来,社会结构模块功能变化周期性的缩短,使人觉得教育似乎始终处于维护传统价值与追逐时代趋势的二难转型时期。当此之时,如何打造既能持久运作又相对稳定的高等教育专业课程模块,简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及考评程序,就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淡化课程理论

教育改革首先必得有相关理念支撑和策略选择,然后才可考虑课程设置的适当调整,以及课程价值的提升,因此,课程设置在保持其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又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时至今日,在“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命运”等口号的引领下,知识越积越厚,理论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则是实践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占比越来越少,社会急需人才所具有的实践操作能力越来越弱。为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作为课程设置顶层策略的“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教育理念便顺势而出。这一教育理念,是在课程设置顺应时代变化的基础上,对“理实融合,实践育人”[1]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而“理实融合,实践育人”理念,实际上来源于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并受到陶行知之“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理论的影响。[2](P69-70)这一教育理念的诞生背景启示我们:淡化决非舍弃课程理论,而是经由取舍、调整、凝练后,将课程理论与实践技能高度整合在一起,并使之深度融合。以此为据,在建构教师教育类专业课程如文学课程模块时,均应在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诸多环节中,统筹考虑应有的实践模式和价值体系的建构,切忌只是简单地舍弃教育理论、思想政治、军事理论等课程,而单纯增加实践技能培养课程。

教育理论的分科发展,初步减轻了大教育理论难以适应专业人才职后能力培养的重负,但其对文学、美学、文艺理论、语法修辞逻辑等课程如何重组模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言而喻,但理论一旦繁多便很难形成合力,一旦过于单一则难以指导实践。因此,如何把握理论指导实践之度,值得我们认真思考。我们以为,在淡化理论时,不必过于求其精度,大可依据实际,寻求并确认一种或几种确有效用的学科理论,使之能贴近并指导课程模块操作。这应该是较佳的课程理论调控策略。

基于学科专业的理论课程究竟开或不开,可能没有人敢于设想,但当教育改革步入深水区后,我们不妨考虑以N合一模式处理淡化课程理论之难。譬如,理论性较强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课程等,可以结合专业培养对象和目标规格,选择与学生未来职业关系密切的内容,设定教学目标,紧扣学科专业教学实际,优化教学模式和方法,以缩短教学时间,淡化(具体化)理论时效;而语文等诸多传统理论课程,则应紧扣教材和课程标准,构建职前培养课程体系,为传统职业技能培养腾出应有的空间,此外,还应考虑到中小学学科教学内容如何适应中高考的问题。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其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和研究性学习等模块,与传统的听说读写已然不同,如自主阅读便包含了有关创新阅读的发展性考察,其写作价值取向也已由命题转向自主,且实际训练中已经出现了鼓励多样文体写作的实践尝试。时至今日,如何提升技能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已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3]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因地制宜优化人才素质结构组合,掌控社会结构功能性变革节奏,专业课程设置才不会变成人才输出的马后炮,社会需求与课程改革之间才不会出现真空地带。由此而言,课程理论的淡化应有一个过程,要将原有的课程理论化为应用实际而非丢弃,而淡化课程理论的底线则是:决不能妨碍受教育者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提升。抓住了这一核心,我们便可由此构建淡化课程理论的基本模式,比如说,淡化文学课程理论的基本模式可设置为:教育教学理论→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应用能力模块训练原理和方法→具体能力培养。

二、浓化课程文化

胡锦涛同志指出:“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4]高校课程肩负着传承弘扬人类先进文化的使命。其课程设置的相对稳定性与文化凸显的交替性,使一些墨守成规的设计者,在设置课程模块时难以首尾兼顾。很明显,这里涉及到一个科学选择的问题,而要做好选择,需有一个恰当的价值判断,如何种文化曾经很好地发挥过作用,何种文化还在发挥作用,什么文化还将能发挥何种作用,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头绪,课程文化的浓化才能有的放矢。

有了理论淡化,课程文化的浓化也就有了一定的建构空间和平台。专业教育课程理论是对大教育教学理论的具体淡化,而其对模块操作原理和方法的重视,则为课程理论淡化提供了运作可能。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不能单纯追求应用技能而忽视人文因素,更不能一味考量人文因素而忽略应用技术,因此,如何找到二者的黄金结合点,就变得十分重要。在当下教育背景下,课程文化的浓化必须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课程之中,使其在教学和实践中体现其价值,并使处于不同社会结构模块中的从业者,同时也成为文化继承者、传播者和创造者。因此,如何浓化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浓化是否适度,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和内容,是高等教育课程模块权重要素调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换言之,适时调整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断浓化教育专业的职业文化,以提升适应教育结构模块功能变化的学生的职业能力,应是当下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此外,课程文化浓化的模式与方法,也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是将学科课程文化浓化为文化课,还是将其作为文化信息释放给接受者令其储存,做到随用随取,这也是高等教育课程模块权重要素调控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课程价值体系建构的核心是课程的文化价值,但遗憾的是,在当下课程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很多课程并未充分彰显其必要的文化价值,即便最富文化价值的文学课程也是如此。中小学阶段的文学课程,只关注作品的思想艺术,绝少考量作品的文化成因,而高等学校的文学课程,也只指向作品的阅读分析与个性理解,并未涉及必要的文化评价。应有的文化考量的缺失,阻碍了文学课程价值体系的建构。当然,文学课程文化考量的缺失,有其现实背景。早期人们对《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内涵的探讨,大多囿于社会政治因素,受此影响,传统文学课程的价值体系显得较为单一,而“五四”运动又在某一层面上,使民族文化的基因深度隐藏起来,这无形中又加剧了文学课程文化考量的缺失。直至后来科学研究文化取向的出现,我们才得以明了《诗经》产生的农耕文明背景,《楚辞》的地域文化色彩,“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艺术精英”[5](P8)的深刻内涵,以及身为“中国文化的守夜人”的鲁迅“在夜里,大家都睡着,他醒着,总算中国文化还没有都睡去”[6](P4)的民族文化守护意识;得以知晓“十七年时期”经典文学政治文化视角的苍白,茅盾文学奖作品丰富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价值,以及“莫言的独特地方不在于对前辈的单纯模仿而是在模仿的同时有了突破,融入了自己的文化背景与个性风格”[7](P134)。很显然,如若能将上述内容有机整合进文学课程教学模块之中,就能自然填补现有文学课程教学中文化价值的空缺,使文学课程能更好地肩负起传承弘扬人类先进文化的使命。

三、强化课程实践技能

职业教育新课程理念实践经验告诉人们,传统元知识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内容及其体系构建,已很难适应社会结构模块功能变化对人才培养质量所提出的要求。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才订单培养模式,分块强化人才能力尤其是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教育理念如先积累知识而后经由实践验证、培养从业者的综合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等,已然显得过时;不仅如此,目前那种依社会需求制定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课程改革模式,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因为课程目标的制定,不可能超越当下社会发展水平。在整个培养系统缺乏对社会结构功能模块变化必要的研判预测,以及课程前瞻意识及其建构尚显乏力的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技能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当然,欲使所输出人才技能完全适应社会结构模块,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以弥补社会结构模块功能变化的不足,在现阶段恐怕难以做到;但我们可以制定一种相对稳定的能力或技能培养标准,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才对社会结构模块功能变化的自适应能力,使其能适应社会结构模块变化之需。比如说,汽车制造等专业所需的人才技能相对较为稳定,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无论是理论课时还是实践实训课时,都可以依照生产实际需要予以灵活分配,其大可以此为据,设置相应的课程训练模块。

与强调技能性的专业相较,高校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特殊性。其研究性学习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很难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予以考量。以文学类课程为例,其从语音、文字、词汇、文章直到文化的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虽能控制教学节奏,却难以保证质量规格的非机械制造过程,且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又与时代发展密不可分,因此,相对于机械制造而言,其个性阅读,实质上是一种先解构后建构的技能创新。在这样的背景下,要改革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完善其课程模块,就需要在课时分配上有一个总体比例设置。目前,大多数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的分配比例大多为1:1,即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相当。应该说,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中庸主义课时分配,实际上是一种平衡矛盾的消极之举。我们以为,要想找出高校教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的黄金分配比例,就需要力主技能为主理念贯穿说的一派,摆脱课程要有理论体系的窠臼,而力主课程要有理论体系之说者,则应准许课程改革者打消其顾虑,合力探寻一种理论与技能并重的新的课时结构模式。需要指出的是,在强化课程实践技能时,必须将教师教育专业与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专业严格区分开来,在具体考察二者的课程结构和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培养模式和课时分配、技能实训和实践、考核和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其课程模块,以制订出更符合专业发展特性的培养规格或目标。以教师教育语文教育专业为例,其人才能力或技能的强化训练,应指向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教学与科研、先进教学手段等层面,而其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则应在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淡化课程理论、浓化课程文化的基础上,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而合理调配。

社会结构模块功能变化的周期虽然缩短了,但其核心指标仍然指向人才的职业技能水平,体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则表现为对高标准高规格人才培养质量的恒定追求。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质量认证考评体系不断走向完善,相关课程开发已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从专业课程理念、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内容、多元价值建构、技能实践训练,到质量考核及职后追踪,所有课程模块都呈现出勃勃生机,且均指向对高标准高规格人才培养质量的追求。这就意味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将成为高等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理念,因此,高等教育专业课程应遵循淡化理论,浓化文化,强化实践技能的构建原则,合理建构其课程模块。

[1]管晓怡.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理论融合实践育人[J].教育与职业,2008(31).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最新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与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及质量评估方案实务全书(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张凯.体系监管实践,人文调控空间[J].中国成人教育,2009(1).

[4]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2).

[5]蔡镇楚,龙宿莽.唐宋诗词的文化解读[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6]王富仁.中国文化的守夜人——鲁迅[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7]郭小冬,等.为什么是莫言[M].广州:花城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韩玺吾 E-mail:shekeban@163.com

2017-02-11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1183);安徽省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0101186);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10103)

张凯(1965-),男,安徽利辛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文学与地方民俗文化研究。

G643.3

A

1673-1395 (2017)03-0099-03

猜你喜欢
淡化专业课程技能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提升下垂的嘴角 淡化法令纹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画唇技能轻松
康复专业课程多媒体教学新模式探索
海水淡化前途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