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守刚 陈祥伟 王剑莹
(1.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系,江苏 如皋 226500;2.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江苏 如皋 226500;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江苏 如皋 226500)
侯方域入清后江南之行的文学意义
臧守刚1陈祥伟2王剑莹3
(1.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系,江苏 如皋 226500;2.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科研处,江苏 如皋 226500;3.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前教育系,江苏 如皋 226500)
侯方域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与江南有着紧密的联系。顺治九年(1652)秋,他携新刻的诗文集重赴江南访友,切磋诗文。在江南,他凭吊故国,哀悼亡友,赞美忠义节操,申明个人气节;反思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明末清初文坛弊病,并否定了江南的文学传统,向江南文人宣传自己的文学观点,以期能转易天下文章风气。江南之行,标志着其文学创作趋于成熟。
侯方域;顺治九年;江南之行;文学意义
侯方域是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以古文辞见长,与魏禧、汪琬并誉为“清初三大家”。他虽是河南商丘人,但其文学创作活动却与江南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后世认为其早期文学创作“阴袭华亭之声貌”“仍沿云间余派,声采蔚然”[1](P809)。华亭、云间指的是明末江南的几社六子。由此可知,侯方域文学创作有着明显的江南色彩。崇祯十二年(1639),侯方域赴金陵应考,凭借其出众的才华和慷慨好客的作风,赢得了江南文士的推崇,成为复社后期的主要领袖。田兰芳《侯朝宗先生传》云:“年二十二,就试金陵,云间杨廷枢携登金山,俯仰慷慨,有极目神州,舍我谁济之叹。既而与贵池吴应箕、宜兴陈贞慧,以口舌严崔魏遗孽之诛。一时文章、气节、经济之誉,争归朝宗焉。”[2](P560)应考期间,他与江南文士诗酒唱和,并结识了秦淮歌伎李香君。崇祯十五年至十七年(1642-1644)期间避难江南,他与阮大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后来因此遭遇党人之祸,锒铛入狱。这一切都成为他文学创作的丰富源泉,其散文代表作如《李姬传》《马伶传》《与阮光禄书》的内容,皆源于其江南生活经历。顺治二年(1645),侯方域返乡归隐,致力于诗歌古文的研究创作,又与同里贾开宗、徐作肃、宋荦等人重结雪苑六子社。因为清初战乱,他蛰伏家乡,长达八年未至江南,只能通过书信问讯江南好友。陈贞慧与侯方域在患难期间曾相互救援,交情深厚,并结为儿女亲家。顺治九年(1652),应陈贞慧盛情邀请,他决定远游江南拜访友人。南行期间,他创作激情迸发,累计创作诗歌一百多首,古文辞三十余篇,达到了文学创作的高峰。他创作的诗歌,追思故国哀悼亡友,赞美忠义讴歌气节,情深意切,让人动容。他创作的古文辞,令江南文人耳目一新,深受震动,从而开一代文风,奏响了清代散文辉煌的序曲。他与江南文人探讨文学创作规律,形成了可贵的理论结晶。因此,这次为期三个月的江南之行,对于侯方域的文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明亡后,用诗文纪录历史,抒发兴亡之感,寄予故国情思,成为明末清初易代文人创作的自觉选择。“明亡后诗人虽然选择归隐,但是他常常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流露出望帝思蜀之情和杜鹃啼血之悲,故国之情炽热深沉。”[3]江南之行,为侯方域提供了一次倾吐故国之思的机会,因为江南是明朝兴亡的见证地,也是他施展才华的舞台,故地重游,最能激发他的故国情感。南行途中,他经过金陵、镇江、江阴、宜兴、苏州、金坛、嘉兴等旧地,见到不少劫后余生的江南文士如陈贞慧、彭宾、蒋鸣玉等,也看到了为国赴难的好友吴应箕等人的文稿旧物,睹物思人,情难自持,创作了不少写景咏物诗,以抒发对明王朝的思念。其代表作有《过江秋咏》八首,歌咏八个南方城市。其一咏镇江云:“岂是新亭终有恨,从来故国总关情。”以新亭对泣的典故,寄托对故国的深情。其四咏钱塘云:“南极不妨为北斗,漫开老眼望京华。”以“南极”暗指广西的桂王政权,对明王朝的殷切期盼之情不言而喻。其五咏金陵云:“龙虎脉从淮泗合,镐丰都为子孙留。三秋遥想埋弓处,不信钟山王气收。”表达了对明朝能再次中兴的幻想,因为此时南方还存在明朝的藩王政权。他在江南见到流落于民间的明宣宗所作《三老图》,作咏物诗《章皇帝御笔歌》:“濠上寝宫生秋草,天寿近闻有赐田。赖有宣皇能绘事,见此百感翻凄然。”抒发其对明皇陵天寿山被满清贵族圈地的悲慨之情。
侯方域一生交游甚广,与江南的文士交情尤其深厚。这次南行他重访故人,然而许多故友皆不幸早逝。追忆往昔旧游,他不胜感伤,作《哀辞九章》以悼念九位师友。他的恩师倪元璐、周凤翔在明朝覆亡后自杀殉国,诗人对他们的忠烈壮举无限敬仰,作诗赞扬倪元璐“志在殉社稷,君臣同一辙”。史可法孤军守扬州,城破不屈,以身殉国。侯方域当年曾经依附史可法。史可法在城破之前,督促侯方域离开,并与之诀别。侯方域作诗凭吊云:“千载史相公,赍恨凌烟阁。”几社名士李雯(字舒章)与陈子龙齐名,却久困科场,顺治元年(1644)归顺清朝,授中书舍人,终因气节有亏,愧对友人,抑郁而死。侯方域作诗哀其不幸曰:“我今朱颜丑,何以归故乡?郁陶发病死,谁当谅舒章!”以此寄寓了对自己命运的感叹。
明清易代之际,士人的民族气节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江南复社的许多文人积极参加抗清斗争,如陈子龙、夏允彝皆壮烈牺牲,幸存的则选择归隐,如陈贞慧、冒辟疆等人终身不仕清。侯方域入清后,多次申明坚守气节之志,以“烈士重暮年,收之正复好”(《寄陈子山中》)的态度,与陈贞慧砥砺气节。可是,顺治八年(1651),他在家乡却参加了河南乡试。有人说他参加乡试是被逼迫的,如雪苑社友宋荦就说,侯方域是为了免于当局的迫害才应试的。扈耕田则认为,他参加清朝乡试是自愿的,是“试图以道易天下,通过‘济满以汉’的方式保存汉文化的思想”[4]。不管是自愿还是被逼迫或有难言之隐,这次乡试,对于一向以气节著称的侯方域而言,终是白玉之瑕。顺治九年(1652),侯方域赴江南访友,要向江南的士人表明心迹,取得友人的谅解,所以赞美气节,与友人砥砺节操,就成为他南行创作的重要主题。
褒扬抗清节操。清军南下过程中,江阴人民不畏强敌,在典史阎应元的率领下,坚持守城81天。侯方域南游至江阴,作《澄江赠高颛孙》称赞“此地多豪气”,褒扬江阴人民的抗清斗争精神。在宜兴,他结识了当地文人任元祥,其弟任源遂明亡后奋起抗清,慷慨牺牲,侯方域作《任源遂传》,赞叹其节义精神,感慨道:“明三百年养士,或得其报或否,岂在贵贱哉!”[5](P2)复社文人吴应箕(字次尾)起兵反清,失败后英勇就义,侯方域在陈贞慧家作《祭吴次尾文》以祭之:“呜呼次尾,读万卷书,识一字是。明三百年,独养此士。”[5](P89)陈子龙在太湖地区坚持抗清,失败后投水自尽,侯方域作《哀辞九章》以悼之:“断颈何足惜?固其含笑授。万卷识是字,文人非无守。”怀着对烈士的无限景仰,侯方域热情讴歌了他们的忠节精神。
赞美遗民气节。南行之际,侯方域拜访了数十位明代遗民,对他们的节操予以了高度评价。陈贞慧收藏了倪云林名画《十万图》,侯方域为其作记云:“自乙酉金陵变后,绝迹不入城市,更命其二子弃去诸生,其亦云林不忘至正之意耶?”[5](P29)莱阳人姜如须明亡后隐居苏州不仕,侯方域赞其堪称“当年过江第一人”。游江阴韩氏园,侯方域又作《老梅行赠韩翁》:“十年曾起翻江风,百草零落江之东。惟有老梅干如铁,强项负气睨如虹。”以“翻江风”比喻明清易鼎的时代巨变,以老梅的顽强赞誉韩翁明亡后坚贞不渝的节操。清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顺治二年(1645)就恢复科举考试制度以拉拢士人,同时要求地方举荐贤能。在江阴,侯方域得知吴伟业被推荐出仕的消息,就作《与吴骏公书》向吴伟业陈述不能出仕的理由:“十年以还,海内典刑,沦没殆尽,万代瞻仰,仅有学士,而昔时交游能稍稍开口者,亦惟域尚在,故再四踟蹰,卒不敢以不言。万一有持达节之说陈于左右者,愿学士审其出处之义,各有不同,坚塞两耳。幸甚!”[5](P663)又作诗《寄吴詹事》云:“少年学士今白首,珍重侯嬴赠一言。”恳求吴伟业爱惜羽毛,切勿出仕。他还作《答张尔公书》劝复社好友张尔公慎重晚节。侯方域对故人名节的殷切关心,实际上是因深悔自己参加河南乡试而采取的一种自我救赎行为。
讥讽批判失节者。在褒扬气节的同时,侯方域也旗帜鲜明地批判了那些不忠于明朝的失节者,如其《章皇帝御笔歌》云:“甲申长安勋贵人,不忆列宗与二祖。”讥讽甲申巨变后明朝权贵屈膝投降的丑行。或借史抒怀,讽喻现实,“刘表先声好,华歆晚节分”(《赠吴汉若》),“嗟哉歆与光,新室竟误尔”(《咏史》之五),以晚节不保的汉末人物刘表、华歆和依附王莽的汉臣孔光、刘歆,来暗讽当时叛明降清的大臣。侯方域在嘉兴遇到好友练贞吉,为其作《书练贞吉日记后》,其中记述东林浪子钱谦益一则逸事云:“(先朝钜公)尝游虎丘,其为衣去领而阔袖。一士前揖曰:‘何也?’钜公曰:‘去领,今朝法服;阔袖者,吾习于先朝久,聊以为便耳。’士谬为改容,曰:‘公可谓两朝领袖矣。’”[5](P79)叙当时士人讽刺钱谦益为两朝领袖,并认为此可补碑传之不足,委婉地表达了对钱氏失节的批评。
侯方域深受江南忠义精神感染,热情地写诗作文讴歌烈士的抗清义举,赞美遗民的崇高气节并批判失节者,还与友人相约为明朝坚守节操,其实也是藉此向世人申明:自己气节立场坚定,决不会因为参加了一次乡试而有所改变。
郭盼《侯方域顺治九年江南之行动因考》一文认为,侯方域这次江南之行的动因比较复杂,有政治因素、心理因素、情感因素以及河南乡试四个方面。[6]这种分析很有道理,但笔者以为,他重赴江南还有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学因素。
明末的雪苑社与江南复社之间交流互动十分频繁。经历明亡清兴的剧变后,诸多社团领袖凋零,两地文人交流一度中断。侯方域隐居家乡期间,和雪苑社友切磋文学,辨析诗歌源流变化,论述风雅存亡轨迹,力图振兴风雅。在徐作肃、贾开宗等人的激励和帮助下,他开始学习唐宋大家之文,致力于古文辞创作,并且颇有心得体会。他迫切地想与江南文人交流。他致信吴伟业说:“域经患难后,方知昔日论著都无所解。今颇学为古文,并近日诗歌,澄江返棹后,当图尊酒,一细论之。”[5](P663)顺治九年(1652)九月,他携带着新刊刻的《壮悔堂文集》《四忆堂诗集》南行访友,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与中断交流达十年之久的江南文士切磋文学。在江南期间,他与陈贞慧、陈维崧、任元祥等人谈诗论文,穷数十昼夜不休。陈维崧有诗作记录当时场景云:“忆昔侯生在阳羡,药栏低亚对衔卮。每于烛尽天寒夜,细说梁园数子诗。”[2](P610)侯方域创作书信、诗序文序二十余篇,集中阐述了他对诗歌古文发展的认识及创作追求,形成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他还向江南文士积极宣传诗学杜甫、文宗唐宋八家的主张,企望通过诗文创作的革新重申风雅之道,以振明清易代以来文运衰颓的局面。
何法周、王树林从宗旨观、正变观、源流观、艺术观、价值观五个方面,对侯方域诗论做了系统的理论总结。[2](P7~20)侯方域的许多诗论,都是这次南行与江南文人探讨诗文时阐明的,所以江南之行对于侯方域诗歌理论的形成意义重大。侯方域深受其叔父侯恪的影响,论诗推崇杜甫。历经丧乱之后,侯方域对杜甫的诗歌,有了更深切的体会。他认为,诗歌创作要重返风雅之道,就必须学习杜甫,因为杜甫是《诗经》风雅精神的传承者:“昔杜少陵……能以忠义自持,一饭一饮,不忘君父,故其诗多忧悄之思,雄郁之气,亘古弥今,卓然不朽。”[5](P636)他认为:“夫为诗之道,格调欲雄放,意思欲含蓄,神韵欲闲远,骨采欲苍坚,波澜欲顿挫,境界欲如深山大泽,章法欲清空一气。”[5](P638)在学杜方面,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其仿杜甫《秋兴八首》作《过江秋咏》八首,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其《与陈定生论诗书》云:“救钟、谭之失者,云间也。云间有病处,则深中今日之膏肓,即一时才调绝出之士,亦尚未免。盖钟、谭所为诗,虫鸟之吟;云间所为诗,裘马之气。大段固自不同,要不能无过。后惟陈黄门、李舍人,力自矫克,归于大雅。”[5](P665)他认为云间派气象宏大,继承了《诗经》及前后七子关注现实的风雅精神,其弊病则在于崇尚拟古。这都可以见出其尊崇杜诗以重振风雅精神的诗学理想。
晚明崇尚六朝文学,江南文坛领袖张溥、陈子龙都推崇六朝文体。受时代风气影响,侯方域早年喜作骈俪之文,入清后才开始学习古文创作:“自江南归里,始悔从前古文辞之未合于法,若幸兵火为掩拙者。”[5](P601)经过几年潜心的研习创作,他对古文写作有了独到的体会和思考。他认为,秦代以前之文“敛气于骨”,如山峰直插云霄不易攀登,两汉文及唐宋文皆“运骨于气”,如纵舟于江海,只要不乱,可免于沉溺,因此,他主张后人学文应当从唐宋八大家之文入手。他不仅认为李梦阳等人“舍八家、跨史汉而趋先秦,则是不筏而问津,无羽翼而思飞举”[5](P650),还总结了自己作文的技巧经验:“行文之旨,全在制裁,无论细大,皆可驱遣。当其闲漫纤碎处,反宜动色而陈,凿凿娓娓,使读者见其关系,寻绎不倦。至大议论,人人能解,不过数语发挥,便须控驭,归于含蓄,若当快意时,听其纵横,必一泻无复余地矣。”[2](P650)读其《李姬传》《马伶传》等名篇,我们不难体会到他写作时这种匠心独到之处。
才法是历代文论家探讨的重要问题,“才”即作家的创作才能,“法”即创作时的技巧及遵循的法度。针对明代中后期文坛过于强调文法、以法害才的拟古弊病,在南行时,侯方域提出了“才与法合”的文学主张。侯方域早年曾从倪元璐学习制艺,倪元璐教导他为文“必先驰骋纵横,务尽其才,而后轨于法”[5](P625)。侯方域铭记其言,主张“才”先“法”后。他所说的“法”,是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之法,而非李梦阳等复古派所讲的规矩。他也重视文章法度,常以“神与法合”“轨于正”的标准来评价文章,认为真才必与“法”合,不合“法”的“才”是伪才。其“才与法合”的文学主张,是对明末清初复古派拘泥法度的反拨,对清代文人深入思考才法关系,有一定的启迪。
顺治九年(1652),侯方域到达阳羡,当地文士名贤为其举行宴会,饮酒赋诗,盛况空前。侯方域触景伤怀,倍添江山之恨,黍离之悲。他追忆往昔江南生活,否定了文人雅集诗酒唱和的风气,认为这类诗歌流连光景,无补于世。他还进一步反思批判江南的文学传统。他在《阳羡讌集序》中说:“昔王茂弘过江宴新亭,坐中有泪下者,茂弘正色曰,‘何至作楚囚相对!’论者壮之。然其后因循以为乐郊,高者耽胜于兰亭,下乃荒湎于桃叶。庾清鲍俊,抑且徒然,若夫西湖赏眺,遂直作汴州,益复不足道;然则新亭之泣,盖终愈于《子夜》之歌也!呜呼!今之江左,视昔日又何如?诸君而绎余言,其尚亦当吟而辍,当醉而醒也哉!”[5](P639)东晋及南朝偏安江南,统治者沉迷于享乐而相继亡国,受其影响,江南文风柔靡,故此侯方域认为,如兰亭雅集宴咏、庾信鲍照之诗,乃至南朝的民歌,虽然清新俊逸艳称风流,却都无补于国事。因此,他规劝江南文士,经历亡国之痛后,不能再写诗酒酬唱的作品了,而应当学习杜诗,关心天下治乱兴亡。基于此,侯方域认为:“六朝选体之文,最不可恃。”[5](P649)侯方域对江南文学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对自己早期文学追求的否定。
清初文坛承明季文风之弊,“皆竟为新异,绝不知世有所谓大家之文若震川、莱峰者”[5](P632),因此,侯方域向江南文人宣传自己的文学主张,希望能转移天下文章风气。他赞扬倪涵谷“才与法合,然则涵谷之文非吴越后起之文,而为天下转移风会之文”[5](P625)。他新作的古文辞,骨力雄健气势纵横,才华卓越而又合乎法度,有唐宋大家古文风范,受到江南文士的热烈推崇。计东说:“侯子朝宗以其《壮悔堂古文辞》盛行于南浙,南浙之士莫不慑伏。”[2](P615)任元祥《侯朝宗遗稿序》说:“余既宝《壮悔堂集》而朝夕之矣,天下好古之士,既无不慕《壮悔堂集》,而望之若云霄,奉之若蓍蔡者。”[2](P615)侯方域倡导学习唐宋大家之文,上承唐宋派余绪,力矫七子后学弊病,开启了清代文风。《清史稿·文苑传一》评价侯方域的贡献时亦说:“明文衰甚矣!清运既兴,文气随之一振……魏、侯、申、吴,山林隐逸,隐于推移,亦开风气之先。”[7]因此,侯方域的这次江南之行,扩大了古文辞的影响力,开启了清代散文复兴的新局面,进而奠定了他在清初文坛的大家地位。
[1]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2]何法周,王树林.中州名家集——侯方域诗集校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
[3]臧守刚.论侯方域入清后的诗歌创作[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6).
[4]扈耕田.从政治遗民到文化遗民——侯方域参加清廷乡试原因新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5]侯方域.壮悔堂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郭盼.侯方域顺治九年江南之行动因考[J].文教资料,2012(30).
[7]赵尔巽.清史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017-07-08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PPZY2015C249);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立项课题(TSGZ201616)
臧守刚(1975-),男,江苏东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I207.22
A
1673-1395 (2017)05-0065-04
责任编辑韩玺吾E-mail:shekeb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