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ience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的数据素养教育实践

2017-03-22 01:14,,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 2017年10期
关键词:数据管理图书馆培训

,,

[作者单位]1.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宁夏 银川 750004;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宁夏 银川 750004

在E-Science环境下,数据成指数级增长。随着科学数据管理的进步,数据素养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从信息素养教育转向数据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服务的群体包括在校师生、科研人员及各大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医护人员等,良好的数据素养对其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介绍了我馆从数据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教育活动、培训对象等方面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实践,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为国内医学高校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1 E-Science概念

20世纪末,英国首次提出了一种新型科研协作模式——E-Science,即电子科研。其特点是突出科研共享信息化(即科研活动信息化和科研基础设施信息化),集网格技术、资源管理技术和广域分布式高性能计算环境(Grid)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建立的模式。

在E-Science环境中,科研人员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各种科研活动,将分布于不同地理区域的信息资源、仪器设备等高效集成,并且能够转换为虚拟资源供科研人员使用,突破了科研数据获取的空间、时间与逻辑阻碍[1]。

E-Science环境下,科学数据逐步向数据密集型范式演化。鉴于高校图书馆在以往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的战略性作用,许多学者呼吁“研究型或学术型图书馆将投身于数据素养教育的工作中”[2]。

目前,数据素养的概念还未形成统一标准。Carlson[3]认为数据素养的核心能力应该包括解数据库和数据的格式、发现和收集数据、管理与组织数据、数据的转换和互操作能力、(数据)质量筛选、元数据、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再利用、(数据)实践规范、数据保存、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数据)伦理(含数据引用)等方面,也有人认为数据素养应该包括数据意识、数据获取能力、分析和理解数据的能力、运用数据进行决策的能力、批判和反思精神等5个方面[4]。

信息素养、统计素养和数据素养都是关于“人”的素养的研究。统计素养是“研究如何将统计数据作为辩论的证据”由统计知识、统计方法和统计观念3个维度构成[5-6],信息素养是人在信息社会所应具备的一种元素养[7]。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将由信息素养教育转向数据素养教育,所以要更加明确数据素养的内涵。图1从5个维度描述了数据素养教育。

图1数据素养教育5个维度

由图1可见,数据素养教育包括培养数据素养的意识,通过掌握一定的技术,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将结果应用于实践并对数据形成反思的能力。

2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

2.1 国外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现状

2011 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发布了项目管理指南,规定从 2011 年起,所有提交到 NSF 的项目申请书必须包含“数据管理计划”[8],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对数据管理也要做计划,充分体现了美国对数据管理能力的重视。

为了顺应数据科学发展的潮流,应对E-Science 科研环境下数据开放共享的挑战,以及研究型图书馆职能的内在驱动,国外许多高校图书馆纷纷提供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开展面向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的数据管理培训和数据素养教育[9]。如普渡大学、康奈尔大学、俄勒冈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数据信息素养培训项目(Data Information Literacy Projects)[10],雪城大学信息学院的科学数据素养项目(Science Data Literacy)[11],剑桥大学图书馆DataTrain 数据管理培训项目[12]、爱丁堡大学图书馆的MANTRA 数据管理培训平台[13],布里斯托大学的Research Data Bootcamp 科研数据训练营[14]等。

有的高校通过专题讨论、在线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不同形式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如俄勒冈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以培养研究生为主,联合开展了 “数据信息素养培训” 项目;弗吉尼亚大学图书馆[15]开展了包括工程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等若干主题在内的专业领域数据相关知识、技能、数据库等培训。

这些实践案例,对我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2.2 国内高校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

国内的数据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E-Science 科研环境下,数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调查或科学实验产生的定量分析结果,而被视为独立的科研成果,是科研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16]。

部分高校图书馆对数据素养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尝试,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开设了SPSS数据统计软件的培训讲座。

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数据素养教育研究和实践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国外的经验,并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医学高校图书馆读者的数据素养教育之路。

3 宁夏医科大学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实践

3.1 数据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力求普及化、层次化与系列化

3.1.1 普及化

在以往的图书馆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文献检索课”为主,而数据素养教育则强调读者的数据意识、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以及对数据分析结果的反思能力的培养。数据素养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拓展和延伸,识别、收集、分析与处理数据,并据此做出决策判断是E-Science 科研环境下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技能之一。

我馆一直承担着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任务。现阶段,从信息素养教育逐步过渡到数据素养教育,并普及数据素养教育是我馆教育职能转型的首要任务。为此我馆从多方面争取学校对这门课程的重视,并得到一定的资金支持后,首先在需求较强烈的学院(如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和临床学院)开设该课程,并对应地开设SPSS统计分析、数据处理等课程,再逐步向全校师生推广,最终在全校普及数据素养教育课程。

3.1.2 层次化

国外大学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层次设计课程内容。科研数据是科研人员科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医学高校图书馆依据不同的服务对象设定不同的课程内容以提高各层次对象的数据素养非常必要。

根据用户需求理论,用户的需求分为隐性需求和显性需求,显性需求易于了解和掌握,隐性需求则需要通过调研分析进行深层挖掘。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的Clarence Maybee[17]根据扎根理论原理运用归纳分析法,编码分析了营养学系和政治学系学分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涉及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培养目标和要求,通过对用户隐性需求分析,发现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和不同学科之间,对数据相关的处理要求和侧重点均有所不同。

医学高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从本质上来说对数据素养的认识和需求是不同的。为了使需求和教育不脱节,我馆制定了符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需求的数据素养教育课程内容。如针对医学高校的本科生,从数据的敏感性,简单的数据收集、分析和处理及将分析结果运用于实践等方面考虑;针对研究生则提升一个层次,除了培养他们对数据的敏感性外,还要深入地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理性地、深层次地挖掘,对结果进行反思和判断。本科生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而研究生注重培养其科研能力。

3.1.3 系列化

随着E-Science科研环境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数据的潜意识也被逐渐激发,不再是单一地收集和保存数据,而是对数据进行更高层次地分析与探究、判断、反思与分享等行为能力的提升。

如何更好地培养当代大学生具备这样的思维与能力,是当前数据素养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从基础入手,与学校和相关学院积极沟通,多渠道、多途径、多方位地开展一系列的在线课程,并适时拓展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范围,避免数据素养教学的边缘化和单一化,切实抓好数据素养教育工作。

许多欧美高校以MOOC的形式开设数据科学、数据分析工具、数据科学管理、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课程,充分关注数据公民对数据管理知识、技能、能力需求和愿望的做法,值得借鉴[18]。

我馆在开展用户数据素养时,不仅重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还要提升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并进一步帮助学生构建利用数据处理问题的创新能力与思维体系。

3.2 数据素养教育力求形式多样化

3.2.1 新生培训力求深度渗透

新生培训是我馆信息素养教育的最初阶段。数据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性和持续性的过程,我们从新生入学开始培养数据素养的习惯,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必须具备数据素养道德,正确地认识数据、了解数据、应用数据。

以往我馆开展新生培训的班额较大,多数以灌输和说教的方式为主,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当代大学生乐于接受挑战,喜欢充满激情和新鲜的事物,渴望通过参与互动成为团队的焦点[19]。基于这一特点,我们将数据素养教育渗透到新生培训的环节中,让学生意识到在数字时代,收集、分析、处理、鉴别和利用数据的能力非常重要,人人都要具备高度的数据意识。

另外,通过图书馆网站专门设置了一个新生专栏,这既是一种吸引新生注意力的自助学习模式,也可以作为新生培训的有力补充。

3.2.2 根据读者需求开展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是图书馆开展数据素养教育的一种可行的方式,我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是拓展专题讲座的内容。根据数据素养教育的内涵、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多层级、多方位和立体化的专题讲座。如计算机基础培训、数据加工与利用等,既包括理论方面的,也涉及到技术层面,理论与技术相结合。在讲座过程中设计互动环节,为读者提供讨论的机会,既调动了读者学习的主动性,又可以针对专题中的某个问题进行深入讨论,活跃气氛。

二是组建专业化的培训团队。我馆自开展数据素养教育以来,非常重视图书馆数据素养教育馆员的培训,还到相关学院聘请专业教师或数据库培训师等加入该培训团队。

三是专题培训时间灵活。依据读者的时间规律,设定不同时段的培训主题,采取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吸引更多的读者参与其中。

四是提高培训的共享意识,加强培训宣传。我馆及时通过图书馆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电子屏幕、学校宣传窗口、张贴相关海报等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并及时发布培训的课件、视频、讲稿等学习资料供学生使用。

五是提供个性化的培训服务。读者根据自己的需求,提出培训请示,我馆会安排,一般3-5人一个小组,根据不同的需求开展不定期的相关培训,反响较好,效果颇佳,尤其受到研究生群体的好评。

3.2.3 培养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馆员

嵌入式信息素养教育在国内外已开展了多年,得到了一定的认可。但嵌入式的数据素养教育出现时间不长,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强调的是数据素养教育馆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与相关院系的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开展合作,将数据素养教育深度“嵌入”。

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图书情报专业的 Michael Witt 从对普渡大学和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 19 位专业教师的半结构化的访谈中了解到,教师认为研究生在数据管理教育方面有缺失,同时也承认他们作为专业教师也因为缺乏此类的培训和教育经历而无法给学生这方面的指导[20]。

在E-Science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必须改革自身的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力求读者在哪里,服务就在哪里,嵌入到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空间,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随时随地的泛在服务、主动服务[21]。

目前,国内图书馆员数据素养在数据意识和认知方面并没有跟上大数据发展的趋势,数据知识和数据管理技能匮乏,数据素养水平整体较低下[22]。对高校图书馆而言,图书馆员除具备传统的信息素养教育、数据素养教育能力以外,还应当在协调各数据持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与协调数据运用、促进成果转化、提升用户数据意识与数据道德等方面有相应的能力[23]。

由此可见,培养嵌入式数据素养教育馆员刻不容缓,要为馆员创造提高自身修养的条件,为馆员积极搭建交流平台,使之通过学习提高数据意识,跟上时代的步伐。

4 结语

高校图书馆职能的拓展是我们创新工作的目标之一。美国数据素养教育领域的著名专家 Calson J[24]曾说过“数据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传递如何处理手中数据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开拓下一代科学家开发和管理数据的视野和能力。”在E-Science科研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要勇于承担重任,依据读者的需求和个性开展数据素养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数据意识,具有分析、处理、运用、辨别和分享数据能力的读者,为医学高校创新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数据管理图书馆培训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培训通知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从五方面做好引导培训
图书馆
去图书馆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