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华
冯老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最后一句这样结尾: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这几个月静静读完整本书,我还真正找到了一点答案。
哲学不知道何时发展成为高深莫测,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的表象,但幸运的是,《中国哲学简史》是如此平易近人,冯老先生这版哲学简史的写作对象是西方读者,特点是点到为止,且主观发挥比较多。没有过度用力,而是用轻逸的口吻把高深的道理说得通俗,却有直扑人心的智慧。而且最可贵的地方是,一点也没觉得自己在讲一些真正了不起的东西,出于深刻,它是浅显的,出于哲学,它却充满了人文关怀。
不同的人读此书想获得不同的东西,如果想对中国哲学有点认识,不妨按照顺序,听他娓娓道来,整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写就。如果想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进行归纳整理,还可以按照内容和派别进行调整,比如,前三章写的是总的问题,哲学精神,哲学发展的背景和诸子百家的由来,而在第四,第七,十三,十五,十六章,讲的都是儒家的内容,放在一起看有助于读者了解儒家在先秦各个时期的发展演变,便于进行对比和分辨先秦儒家各代表人物的哲学观点和理论。以及墨家,名家和道家等等中国哲学发展的派别,同理可得。
哲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实际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精神境界这四个字说起来抽象,冯老先生讲人生有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分别对应的人是:生物的人,现实的人,道德的人,宇宙的人,他们是由低级向高级渐次而成,前一个境界是后一个境界之基础。
这使我想起了树的精神,如若有心,處处有哲学。
自然境界——如树根吸收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察觉,或不甚觉解。这样他所做的事就没有意义或意义很少,这种人生境界就是自然境界。自然境界很好理解就是如树根般从土里吸收养分,来支撑其他的生命活动。追求吃饱喝足,最基本的衣食住行,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
功利境界——如树干支撑
一个人可能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情。这并不以为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情,对他有功利的意义。
这种境界实际上,就是墨家思想的一部分,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孔子的第一个反对者。他的思想与儒家的思想相悖,爱是无条件的,超功利的,即爱人不言利。而墨家的爱是有条件的而且以现实的物质功利为根基,不是出于什么内心的“仁”,而是出于外在的“互利”。然而功利主义并没有错。只要其动机和后果不是害人,那为自己无可厚非。这里他强调了人对私利的自觉。而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功利境界正是很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并尝试为自己做一些事的表现,也是有些人依赖的精神支柱,就像树干的支撑作用。
道德境界——如树枝延伸
有的人了解了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他开始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情,功利境界要是以“取”为目的的话,那道德境界的人的行为则是以“与”为目的。在此境界,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是统一的。位于道德境界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贤人”。而这与儒家倡导的“仁”的思想,用一切美好的道德,体现为主体对他人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的“爱”的情感,其中没有任何功利和被迫的成分。
天地境界——如树叶存在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有这种觉解,他就是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老子在千年以前就说过相似的论点,“道”的思想,与宇宙万物的关系。经过深思熟虑的人生,才是理想的人生,然后才能思考人生,才能思考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老子的思想太伟大的,道家早就看穿了一切,他使用负的方法来描述一切不可知的事物,它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混沌的全体。在《老子》和《庄子》里,并没有说“道”实际上是什么,却只说了它不是什么,这样也就明白了一点它是什么。顺德而行的生活,超越了善恶的区别。而对于人们为什么会生活得苦闷,老子早已给出了答案,人们的欲望太多,知识太多,人们为了满足欲望,为了寻求快乐,但是满足的欲望太多,反而得到了相反的结果。把自己当做宇宙中的一部分,自己与宇宙是相互联系的,不是相互索取的,这样又怎么会被欲望所累呢?正如树叶默默无言,把自己置身宇宙天地之间,交换氧气,造福自然。如此,甚好。
作者澄清了哲学与宗教的差别,探究了中国各家的起源,值得一看。在我看来有趣的是,在文章的最后,作者引用了王国维一段关于他自己放弃哲学的研究的原因,“余疲于哲学有日矣,哲学上之说,大都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余知真理,而余又爱其谬误伟大之形而上学、高严之伦理学与纯粹之美学,此吾人之所酷也,然求其可信者,则宁在知识论上之实证论、伦理学上之快乐论与美学上之经验论。知其可信而不能爱,知其可爱而不能信,此近二三年中最大之烦闷”王国维阐述了自己在哲学与文学之间选择了文学的原因,冯老认为王国维深知其中甘苦,而我们现在很多人,只是看到了哲学之理解不易,却不知越是不易理解的东西,越是凝集精华,思想的结晶,我们不勤于思考,也不看看其他人的思考,却怪哲学太难了,这有道理吗?
在我们尚未开悟的时候,我们要做很多思考,在达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必须通过哲学的复杂性。这也是人们要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