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冰+谭继帅+马维宁+宁俊帅
【摘要】随着我军实战化训练的进一步深化,我军指挥军官培训由原来的学历教育的培养转变为岗位任职培训,培养模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本文结合合训分流学员体能达标考核的实际,对学员体能素质进行客观分析,并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构建体能训练内容。
【关键词】任职教育 学员 体能素质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飞跃发展,未来战争对军人的体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强化战斗员体能素质是世界军事强国增强部队整体战斗力,加快质量建军步伐,迎接新军事变革挑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以后,我军初级指挥军官干部培养渠道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由学历教育的培训转变为岗位任职培训,这必将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根据我院近四年培训合训分流学员的实际情况看,学员的文化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体能素质不容乐观,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进一步强化军事体能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和体能训练的必要性,挖掘和发展学员的体能素质,为适应学员第一任职需要和未来全天候、高对抗、立体化作战所需战斗力奠定良好的体能素质基础,是当前我院教学的一个瓶颈。
一、从体能达标分析学员的身体素质
(一)从体型标准测试看学员的体格素质
體格是反映人体外表形态结构和生长发育水平的指标之一,包括人体的体重、身高、坐高、肩宽、胸围、上下肢长度及皮肤与软组织等各方面指标。体格的强弱关系到体能的发展,也是构成健康体型的主要条件。体型则指身体的类型,是反映人体外表形态结构和各部分组成比例的重要指标之一。军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良好的体型是体现我军威武之师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全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我院对2013级合训分流学员中的175人进行了全面的体能测试,从测试情况看,体型标准不合格为43人,占总人数的24.6%。其中,超重16人,最大超重达20.5公斤,偏轻27人,学员的身体体格不容乐观。
(二)从达标成绩看学员的体能素质
随着高新技术在军事作战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体能已不是一个狭义的体力和体质问题,而是一种为圆满完成遂行任务所需要的、融体力、脑力、心力(理)于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或能力。我以2015年全军《军事体育发展和训练纲要2015-2020》(试行本),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分别对以下内容进行了测试,基础体能项目中的体型标准、仰卧起坐、俯卧撑,专业体能中的5公里武装越野五项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测试。从考核成绩看,基础体能当中的俯卧撑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仰卧起坐的合格率为百分之九十五点四,说明学员的上肢、腰腹力量素质打的比较扎实,但体型标准的合格率只达到百分之七十五点四,其中体型标准不合格人员中,又有其它项目不合格的人数为28人次,这一问题说明体型标准必然影响到体能素质的生成与发展。
(三)从参考率看学员的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
作为合训分流院校,掌握军事基础训练内容与军事基本技能是必不可少的。从合训分流学员参加体能达标情况来看,暴露出的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参考率偏低,参考率创我院历年来最低水平。如400米障碍、5000米跑较为突出。客观上,生病受伤是很正常的,但如此大的比率是不可想象的。二是军事体能训练缺乏针对性,训练随意性较大。由于教学任务的转型,客观上军事训练的内容和时间都有较大的变化。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近代几场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局部战争已经证明,体能仍然是战斗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构建体能训练内容
合训分流学员作为培养我军初级指挥军官的一种新型模式,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所以,我们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看待这一新生事物,准确把握其发展规律,构建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实现岗位任职培养目标而不断努力。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打牢献身国防的思想基础。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基础,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核心工程。学员作为我军未来初、中级指挥军官的培养模式,其献身国防的思想树得牢不牢固,将关系到我军未来建设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安全与稳定。要培养学员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投身国防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二) 科学构建军事体能的训练内容。按照“使命论”的要求,遵循“突出时代特色、强化信息化教学,突出战区特色、强化针对性教学,突出任职教育特色、强化应用性教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坚持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提高素质的基本原则,注重培养学员的体能素质与组训能力,着眼学习体能训练常识、规范体能训练方法与提高组织训练能力并举,教授学员学习体能训练常识、组织训练的方法,增强战区防备连锁反应军事斗争准备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三) 遵循体能生成的训练规律,科学制定训练计划。体能训练,必须遵循体能生成的规律,坚持“为战而练,为赢而训”,结合我院合训分流学员的训练实际,对体能训练进行科学合理的筹划安排,是正规、高效施训的重要前提。体能训练计划是对未来训练过程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体能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科学计划。根据学院训练总体计划和各个阶段的训练任务,针对训练驻地环境、季节气候、场地器材等条件,科学地安排体能训练。如我院对岗位任职教育(主要针对合训分流)采取“三段式”组训的基本模式,即前期多专业集中驻训、中期多课程合成教学、后期多课题综合演训。
2、合理安排训练密度。针对体能训练各项内容的数量、难度、强度、训后的疲劳恢复期等因素,可每天安排训练、也可每周安排2-3次训练,每次训练的时间一般为60-120分钟。训练项目要穿插搭配,既有基础体能训练,又有专业体能训练。按照基础体能训练1-2周循环一次、专业体能训练2-3周循环一次安排,把体能训练贯穿于全年度训练之中,以适应体能训练持之以恒,反复练习的基本要求。
3、优化组合训练内容。要按照先基础后专业的模式,精心调配每次体能训练的具体内容。训练准备通常进行基础体能训练(时间一般为10-20分钟),训练内容可选择强度低、能够全面活动身体的基础性练习项目,并做到既有上肢、下肢的练习,又有腰背、全身的练习;既有舒张、伸展、柔韧性的活动,又有跑、跳的动作。
三、结束语
随着全军实战化训练的不断深入,军校学员将不断的涌向部队,走向基层,能否带兵、知兵、用兵,推动我军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全面发展,是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特别是从事军事教育工作者神圣不可推卸的责任。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就一定能找出其发展规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体系,为岗位任职培训走上良好、健康的发展道路,为我军培养复合型军事指挥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