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卉
【摘要】全球证券交易所“会员制”这一传统模式在世界经济、金融一体化,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激烈竞争下,其垄断地位受到猛烈的冲击。在科学技术进步和外部经济竞争的双重压力之下,交易所的“公司化”治理模式的改革成为了发展必然。我国证券交易要立足于我国国情,总结其经验并根据相应制度和法律使我国证券交易所向“公司化”治理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证券交易所;会员制;公司化治理
一、国外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治理模式的发展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全球证券交易所治理模式普遍采用会员制模式。公司制之所以可以成为全球证券交易所改革的方向,不仅是因为传统会员制不再满足金融经济活动的需要,更是因为公司化制度有其独特优势的。
证券交易所会员制的治理模式是初级阶段最基本、最普遍的治理模式。会员制组织模式性质是非营利的互助性,即会员拥有共同组织。规定会员的资格,有资格的会员可以直接访问交易系统和进行证券交易。证券交易资产的所有权、控制权是由会员控制和拥有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证券交易所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会员制”向公司化的改革。“非互助化”形式是证券交易所的公司化不同于会员制的独特性质。
目前,全球证券交易所治理模式变革的主要趋势之一是由“会员制”治理模式向股份制的“公司化”治理模式形式过度。公司化改制后的交易所进行上市,交易所的规模逐渐扩大,资金规模不断增强。
证券交易所作为资本市场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为直接融资服务和提供流动性的提供了主要平台。我国采取的行政会员制治理下的交易所存在交易结构单一、创新不足、管理职能缺乏等一系列问题,将构成运营与监管的利益化冲突,这些问题都急需通过公司化改制解决此类问题。
随着竞争的日益加剧,实力强的交易所与较弱的交易所的两极分化日益加强。实力较弱的交易所将面临着边缘化的危险。我国的证券交易所面临全球证券交易所公司化的浪潮,使得改革迫在眉睫。我国市场必将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交易所的发展对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原因分析
我国采取特殊的行政会员制,看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理模式,实则却有许多弊端。首先我国证券交易所不具有独立性,是由政府监管控制的,证监会对交易所有直接控制,另外由于在会员制形式令交易所缺乏对市场敏感性和竞争力的把握,交易所投资者基础薄弱、筹资困难,并且缺乏产品创新,市场公共服务机构缺乏自主权和积极性,降低了证券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我国交易所应采取措施改变这一现状。
(一)我国证券交易所行政会员制弊端分析
1.交易所结构单一、产品创新不足,缺乏有效的竞争环境
我国交易所治理结构单一、竞争动力不足,使得交易所产品创新缓慢、创新积极性不足。另外行政会员制下,上级主管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创新,交易所新产品需要证监会批准才能使用,这便加大了交易所创新的难度,难以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推出交易新产品,创新动力不足。
2.行政会员制垄断交易市场、管理职能匮乏
证券交易所在行政会员制治理模式下,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沪深交易所的上市资源不需要通过竞争获得,凭借各自垄断获得利益,使得交易所之前缺乏竞争力。同时我国交易所的垄断地位,可能会造成为了提高收入而对上市企业进行不合理收费。同时,证监会共同监管证券公司和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所处于政府监管的控制之下,证监会对交易所人事具有任免权。证监会监管内容的不断扩大,使得证交所对交易信息、市场价格波动变化、以及及时发现上市公司问题,等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在处理问题上必须首先得到证监会的授权,对证交所有直接管理权。证券交易所在选择上市公司、股票证券发行、上市公司审批以及违规处罚上没有自主决定权,必须服从于证监会决定,这一情况使得股票发行上市的周期大大增长,交易成本、运行成本增加,同时管理职能的缺乏使得交易所自律规范不可能得到有效遵守。
(二)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必要性
1.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使得交易所市场规模扩大、筹资能力增强,提高了交易所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證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后打破了传统会员制下会员在交易所交易的垄断地位,以盈利为目的的交易所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设备质量,并积极进行产品创新,提高了交易效率和盈利水平,交易所收入增长,走上了全面竞争道路。
3.证券交易所公司改制后的公司治理模式,会员与公司之间的利益达到了平衡,实现双赢。会员成为交易所股东,可以通过转让股票等方式追求股东利益的最大化,维护了股东利益。
4.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制后,因其公司上市使得资金筹措能力加强以及上市股票流动性加强,交易所在增长最大化和利益的推动下并购和联盟成为可能,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公司化改制后,证券交易所与证监会各司其职,避免了相互扯皮现象的发生。同时,交易所公司化后成为独立企业,政府对交易所直接控制减弱,不能将其作为附属机构进行监管。这使政府从管理监管职能向监督职能进行角色转变。在内部形成规范的治理结构,对市场监管更有力,促使市场完善发展,加大了市场融资能力,促进了证券的市场化进程。
三、结语
综上,公司制下的证券交易因其适应经济全球化下的激烈竞争格局,从而成为全球交易所的主导治理模式。我国交易所行政会员制下政府控制的弊端,造成竞争环境缺乏、产品单一、创新不足等,不利于我国证券交易所的可持续发展。公司化的治理模式具有现实的必要性。我国公司化改制具有特殊性,这要求不能照抄照搬国外经验,要取其精华、立足国情,探索一条适合我国证券交易所公司化改革创新之路。建立高效、透明、具有竞争力和活力的证券交易所是我们证券交易所不断奋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谢增毅.我国证券交易所的组织结构与公司治理:现状与未来[J].财贸经济,2006.06:59
[2]袁秀明.我国证券交易所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金融,2012.02:1112
[3]于绪刚.交易所非互助化及其对自律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85
[4]施东晖.证券交易所竞争论:全球证券市场的角逐方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222223
[5]赵魁.关于证券交易所公制改革的法律研究[D].安徽: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