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璐
(长江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校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研究
徐璐
(长江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高考改革,不仅对中小学教育产生指挥棒作用,而且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重大影响。新一轮高考改革,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其考试方式、录取方式、考试内容的改革,将造成高校新生群体的多元化、多样化和复杂化,因此,高校应加强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改革,以适应新生群体对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高考改革;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自此,新一轮的高考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就已全面启动。其高考改革可以说是自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和最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录取制度改革。改革范围大致在考试计划和内容、招生录取制度等方面。该次高考改革在对中等教育产生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会对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产生深刻影响。面对高考改革,如何做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为新高考背景下的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做好准备,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当然,大学生接受挑战的同时,也是一次内涵提升的机遇。
新一轮高考改革,概括性地表述,就是构建“一体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一体”指高考评价体系,其核心就是确立“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的高考立场,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这也说明高考作为中小学教育的指挥棒,必须服从我国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目标;“四层”分别指“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目标,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则通过明确“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答“怎么考”的问题[1]。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其试题必须有难度,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分开来,就是为了给高等学校尤其是高水平大学挑选合适人才。
新的考试方式、录取方式和考试内容的改革,“将使未来的高校生源在知识结构、兴趣特长、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发生变化,必然对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带来深刻影响。”[2]
(一)新的考试方式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到2017年1月为止,除了新疆,全国已有30多个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北京、湖南、海南、江西、山东、天津等6个省份,定于2017年秋季,启动高考改革,考试不再分文理科,并启动“3+3’的考试模式。第一个“3”指语文、外语和数学,第二个“3”指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中选择三门参与考试。大多数地区在英语科目上实行听力考试,并从笔试中分离出来,一年两次机考政策。这种新的考试方式必会造成准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上的一些变化。
北京等地区试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就是为了引起学生对平时学习的注意,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学习的进步。不再文理分科,并启动3+3的考试模式,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学生偏科,适当引导学生的自由发展和兴趣培养。种种迹象表明高考作为指挥棒,正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开展适应自我发展的个性化学习。当然,高考改革也会对高校产生一些影响,目前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价还是延续以前文理分科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以考试成绩为主,造成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二者衔接上的矛盾。如3+3的考试模式,除语数外必考外,其他六门可自由选择组合参加考试,这样高校里同一个专业的学生,也可能出现知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别。对此,高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有所调整,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制定个性化、多样化的培养方案,并注重课程设置上的调整,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符合当下学生的新特征,推行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
(二)新的录取方式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新的高考改革,合并录取批次也是一大亮点。云南在公布高考改革方案时明确在文、理科目上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并取消专科层次的一专和二专的录取批次划分。也将从2017年起完善平行志愿的投档办法,进一步优化本科层次的录取批次。其他地区于2017年也陆续出台相关合并录取批次的办法,其中,海南和山东则将本科第一批和本科第二批合并录取,北京、河南等地将合并本科二批与本科三批,并逐步取消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此外,浙江、山东等地改变以往“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方式,推行“专业+学校”的一种新的志愿填报方式,积极探索“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方式。
合并录取批次,除了减少复杂的分类之外,也给学校和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淡化学生对录取批次等同于学校好坏的印象,使学生更加注重学校自身的实力,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报考学校。录取方式中将“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方式改为“专业+学校”的方式,对于学生而说,在填志愿之前就会仔细对比各高校,了解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情况,而不是盲目地凭借学校的名气选择就读大学,避免了高校新生在入学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的问题。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学生的选择来说是一次机遇。对高校来说,高校将会更加注重自身实力建设,而不是把注意力停留在扩大校园面积等面子工程上。这将推动高校准确定位,专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走高校内涵式发展之路。
(三)新的考试内容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新高考在考试内容的改革上,正如姜钢指出的,“高考试题要增加反映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领域发展进步的内容”[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注社会,并将自我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近几年高考作文的选题趋势上,越来越关注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查阅2017年各地区的模拟试卷,可综合得出其作文命题采用任务驱动型形式,选取刚刚发生的新闻,考查学生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另外一个明显表现是,语文的考试内容包含了对传统文化的考查。2017年的语文高考大纲明确指出,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考查力度,对传统文化的考查题型分布广泛,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文文字运用和写作等各个方面。其考试内容的改变不仅引导中小学生更加重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到高校一些课程或专业的设置。如教育部提出在高校开设国学教育本科专业,各大高校纷纷响应。许多高校也把国学基础作为招生的重要考察目标,武汉大学更是将那些申请国学班的考生优先录取,以此作为条件吸引莘莘学子。那么,在高校的大类培养中,也会开设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通识教育课程。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此次高考改革也是应对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民对教育需求,高考改革适应了这个趋势,同时,在2017年高考改革后,新入学的准大学生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在学习方式和习惯、学习目的和学习需求上有新的变化。
(一)在学习方式和习惯上,学习者主动学习成为常态
作为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从小就依赖通过网络平台发表个人观点和评价他人的言论,并且习惯一对一的解答。这样他们从小就学会了主动地发掘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通过积极探索来领悟世界,来实现自我价值,而不是被动地在课堂上听老师的长篇大论来获取对外界的认知。既然未来的大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那么他们在知识结构、兴趣特长、能力素质结构等方面将不同于以往的大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其知识储量将大大增加,他们的兴趣范围也会更加广泛。新高考方式、内容的改革,将更加强化学生的这种学习行为。由此表明,高校在课堂教学方法上要做出一些调整,更多地采用课堂分组讨论,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比如,2014年复旦大学试行“对分课堂”,其核心理念是一半的课堂时间给教师传授知识,另一半时间给学生进行交互式的讨论学习,激活课堂讨论的氛围。“对分课堂”融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的优点,为中国高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
(二)在学习需求上,私人定制,享受学习过程
当学生在学习上更加主动时,他们希望所获得的知识不再是学校早已经规定好的,而是定制自己喜欢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份属于个人发展路径的培养计划。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学生,他们更加关注自身的价值,关注社会的发展。为此,在培养方式上,高校需要积极指导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去发现身边存在的社会问题、如何去探索未知或感兴趣的问题,并教会他们善于调动一切资源解决问题。例如,马里兰大学的模型与设计实验室全天24小时开放,拥有3D打印机、计算台等多种设备,来自不同学科拥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以在实验室里交流学习,学校鼓励学生在这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创造和创新。还有最近热门的创客空间,对未来大学生的意义举足轻重,它的存在并非“创新创业”热潮下的浮躁,而是符合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在学习目的上,由单一到复杂
在高等教育未普及之前,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是获得一张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从而实现自我阶层向上一阶层的流动,通过接受高等教育来改变身份,甚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以及孩子的未来。可以说,那时,大学生的求学目的很单一,大学生的选择权利也单一,大学里安排单一而固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和学习渠道,就可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然而,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以及新高考改革后,大学生的求学目的将发生很大变化,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征。未来,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除了一张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外,有的是为了学习职业技能,有的是为了职业进一步的发展,有的是为了提升社会地位,有的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有的是为了满足对高深知识的“闲逸的好奇”。他们追求高等教育不再单单是为了文凭,而是将关注点更多地落在个人自身需求上。正如近年来有不少大龄成人也来参加高考,也有一些已经大学毕业了的学生返校继续参加高考,种种现象表明学生的学习目的越来越复杂。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答记者问时就提到当今教育对象的一些变化,“我们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生子女群和最大的网民群体,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与以往大学生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们熟悉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都迫切需要做出改革和调整。”[4]那么在面对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和普及化高等教育来临之际,高校应该认真研究未来新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变化,在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过程时,势必要予以考量。
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经历了几次嬗变,“前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以知识为导向;工业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科为导向;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素质和能力为导向。”[5]正如一个时代的发展,有一个时代的需求。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对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通过改革人才培养,特别是推行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并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结合学生的共性和个性,制定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查阅资料,搜集各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其培养人才的目标有着惊人的相似,然而学校里所面对的学生却是各种各样,他们的知识素质和学习需求以及对未来就业的需求都不尽相同。比如,培养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就应该有所不同。2013年以来,部分本科院校开始转型,就是着重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各高校应该把握这次招生录取机制改革的机会,积极探索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方式,满足自身高校发展和社会对学校的需求。
例如,哈佛大学允许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来设计新的专业,学生如果认为现有的专业不能满足自身学习和生活上的需要,可向学校提出申请设计新的专业,但需要设计培养方案,学校会对培养方案进行审核,如果新的专业得到批准,相关学院将根据新设专业组成学术委员会,并进行学业指导和学位授予。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髙校在推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如北部地区的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中部地区的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这些高校先行先试,为地方高校探索个性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二)提供多种选择,实行模块化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学校所选定的课程类型和课程门类在各年级的安排顺序和学时分配,以及对各类各科课程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的简要规定[6]。
2017年初,山东大学就在《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专项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以个性化的原则来指导专业设置,“根据学分制管理改革的要求,压缩或控制必修课程学分,增加选修课程比例,科学设置模块化选修课程。在保证专门人才基本规格和普遍要求的基础上,为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和目标创造条件,提供多样化的培养形式和成才途径。积极拓展学生专业自主选择空间,完善主辅修制度,促进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长,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7]
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采用模块化组合,分为基础必修课程模块、专业必选课程模块、自选深化课程模块、补充学习模块和实验实习课程模块。在本科学习的头两年,学生主要学习学科的基础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主要有基础类、专业必修类课程。后面学生可通过自选课程来满足自己的差异化需求,以满足自我的兴趣发展和职业定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时间自由制定学习计划。其中,补充学习模块在于进一步加强文理融合,防止学生偏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实习课程模块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慕尼黑大学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职业技能课程,或者进行一定时间的工程实践。
新一轮高考改革的本意,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考生除语文和数学统考之外,考生可有一年两次参加英语考试的机会,还可以自选三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科目,以考生的最优成绩来录取。这种做法说明在教育实践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从而履行个性化的教育理念。那么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在课程设置上给学生多种选择的空间,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方式。
(三)转变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
这几年来,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辅助工具的改变上。比如“慕课”,2013年,北大发布首批慕课课程,推出了“学堂在线”中文慕课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加入到慕课的建设中。根据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慕课行业白皮书,2016年慕课注册用户数将超过1000万。“翻转课堂”,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学习知识,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微课程”,就是一种只有几分钟甚至时间更短的一种微型课程,通过视频这一媒介传授知识,其特点有内容精、时间短、情景化、半结构化、模块化等特点,特别适合当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微课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是知识传授模式和载体的变化。当前,新的形式还有探索“混合式教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构建全新教学模式”、“基于社交平台的线上教学模式”、“VR投入教学”、“弹幕授课进课堂”,等等。这些基于网络平台的新型传授方式正迎合未来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例如斯坦福大学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小班研讨课。根据2012年斯坦福大学对全校本科授课规模的统计,人数控制在10人左右。大多采取讨论式教学方式,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效果较为明显,在研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和提高。
总之,在新高考背景下,高校应该转变过去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探究式学习、讨论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正如《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探索建立适应弹性学习、学分制和主辅修制的教学管理制度,逐步扩大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课程和教师的权利。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和研讨式学习方式,加强个性化培养。”[8]新的教学过程将以学生为中心,这也意味着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会有所提高。但转变教学过程是大势所趋。在转变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己位置,发挥其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四)推行个性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推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需要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上,由单一的评价向个性化评价转变。
清华大学在评价体系上宣布以等级制换掉百分制,百分制指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以此为学生打分数。根据新的等级制的评价体系,课程成绩以A+、A、A-、B+、B、B-、C+、C、C-、D+、D、F形式记载。成为中国第一所不再单一以分数评定学生成绩的高等学府。一直以来,高校总是以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优异与否。虽然这种定量评价有利于区分学生,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很难以分数高低论学生是否优秀。这种等级制来评价学生,有利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发掘自我与他人的不同之处,实现自我的个性化发展。清华大学按照新的评价体系给学生评定成绩,既符合高考考试中“两依据,一参考”的录取方式,也让学生淡化了分数概念,从而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
面对新的高考改革,推行个性化评价,有利于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可以提前依据自己的情况,为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打下良好基础。个性化的评价体系让学生除了重视考试之外,还可以通过参与实践过程、提交论文、口试答辩、成果展示、社区评价等方面展示自我。如果将单一的教育评价转变为个性化教育评价,这既是社会所需要,也是个人综合发展的一种实际状态,符合个人的发展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面对新一轮高考改革,高校必将在人才培养改革上有所创新,不仅为准大学生进入大学做好准备,还能让高校在此次高考改革中占据招生录取上的优势。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既要顺应高考改革的趋势,也要符合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规律,顺应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趋势。当然,这次高考改革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高校过早的开始为高考冲击,增加了学生课程负担,占用了学生的业余时间。短期内也会造成中高等教育衔接上的矛盾突出,但是,新高考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权,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此,面对当前改革形势,我们应该好好反思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寻改革之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应该说,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历来受到各高校和机构的重视,但面对这一轮新高考改革,我们应该主动接受挑战,积极作为,牢牢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1]姜钢.扎实推进高考内容改革,助力提高教育质量[J].中国考试,2017(1).
[2]钟秉林.高等学校要主动应对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挑战[J].高等教育研究,2015(3).
[3]姜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5(13,14).
[4]田延辉,邓晖.对话教育部部长:培养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的大学[N].光明日报,2016-12-29(1).
[5]龙先琼.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嬗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1).
[6]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
[7]关于做好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sdhyxy.com/index.php?a=show&c=index&catid=249&id=9014&m=content 2016-11-29.
[8]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htm 2017-1-10.
责任编辑 胡号寰 E-mail:huhaohuan2@126.com
2017-01-26
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研究项目(2016259)
徐璐(1988-),女,湖北荆州人,硕士研究生。
G642.0
A
1673-1395 (2017)02-0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