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书·地理志》所见农田水利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及演变规律分析

2017-03-21 02:09耿庆斋张伟兵吴华赟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

耿庆斋,张伟兵,邓 俊,吴华赟

(1.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38;2.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38)

0 前 言

《新唐书》由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所撰,自司马迁著《史记》首设《河渠书》,班固撰《汉书》袭为《沟洫志》,从东汉至唐,各朝代所撰史书中都没有再设河渠专志,直到北宋,由欧阳修所撰的《新唐书·地理志》(以下简称《地理志》)中才开始记述水利之事,在此后的《宋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中都有水利专篇《河渠志》。《地理志》中记载了唐代丰富的水利史料,这些史料有大量是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开凿和水利建设的重要史实,通过对这些史料的深入研究,可以对唐代农田水利工程兴修的历史背景和具体情况有比较客观的了解。

众所周知,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自古我国就非常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在我国封建社会,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占主要地位,要想兴建较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往往要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可能依靠农民自发地去建设,必须由官方组织人员集体修建,因此,兴建水利工程也就成为历代王朝的主要职能之一。同时,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布局不能盲目、随意,而应当反映当时中央政府的实际需要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唐朝建立之初,处于北方的中原地区经过连年战乱,社会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凋零,在如此严重被摧毁的经济局面上建立起来的政权,要想使其得到巩固,首要任务就是必需逐渐恢复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经济,而兴修农田水利工程,开凿沟渠和堤堰灌溉农田,是有利于恢复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必要基础。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相当发达,促进了当时农业生产高度发展,为唐王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唐代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盛唐时期农田水利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在唐代水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代还是我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的重要历史时期,对此早有诸多学者进行了论述,也有很多专家学者从水利建设的角度分析唐帝国的兴衰历史和经济重心南移。

冀朝鼎[1]曾对整个中国古代的水利建设进行了计量研究。他根据清代的地方志,统计出唐代水利工程总数,并由此探明了中国古代基本经济区在唐代由北向南转移的趋势。邹逸麟[2]通过分析唐代水利建设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关系,指出:“就唐代水利建设一些有关具体史料来看,它反映了唐代经济变化的一部分情况,如果说隋唐以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那么八世纪中叶的安史之乱以后,正是这种南移局面的初步形成,至于其巩固与发展,则是在10世纪以后宋代的时候了”。宋锡民[3]除了利用《旧唐书》《新唐书》,还利用 《元和郡县图志》《唐会要》《全唐书》《册府元龟》《文献通考》《文苑英华》以及《通典》等历史文献,对有唐一代水利建设做了统计,探讨了唐代前、后期水利建设在各地区的兴衰及其与唐代经济形势的关系。田静茹[4]根据两唐书、宋元丛书、《通典》《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读史方舆纪要》《文苑英华》等41种书中有关农田水利工程的记载,统计分析了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在地理上呈现出一种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扩大和南移的趋势,同时指出农田水利建设的重心移向了南方,特别是长江下游地区,整个唐代农田水利呈现出北方盛衰起伏,南方持续发展的大势,这种持续发展集中表现在长江下游地区。张光剑[5]以河南和河北地区作为北方的代表,以浙东、浙西两浙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南方代表,分析了唐代南北方水利建设的发展与趋势,他指出,唐代前期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北方,而中唐以后水利建设的高潮在南方,北方多为大型水利工程,南方小规模的水利工程较多,中唐以后,南方和北方水利建设的数量都大大减少,此时,南方大工程的数量大体上与北方持平。他还认为,中唐后南方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只能说明南方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快于北方,但是并没有超越北方。

从以上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与唐帝国的兴衰历程紧密相连的,而且多数研究成果表明,唐前期的水利建设重点在北方,唐后期的水利建设重点开始南移,南方逐渐取代北方成为唐后期的经济重心。本文就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等技术,从区域空间和纵向时间两方面对《地理志》中所见唐代农田水利工程进行分析,以新的视角,用一种更加直观的可视化展示方式重新诠释唐朝的兴衰历程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关系。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应用系统,作为一种能够按照空间位置和时间序列管理、分析和展示相关数据的信息技术,可以把各种信息同地理位置和时间要素结合起来,进行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应用研究[6,7]。本文利用GIS及其空间分析技术,以《地理志》中所见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为依据,深入研究和发挥GIS具有把时间与空间动态地整合在一起的特性,并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及可视化等技术,量化研究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外界因素的相互关系,分析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探讨唐帝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其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 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帝国时代,也是水利事业得到较大发展的时期。贞观元年(627),唐太宗分天下为10道: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和岭南等。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南北地理分界线,将唐代疆域区分为南方和北方,则北方有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等5道,南方有山南、淮南、江南、剑南、岭南等5道。唐代在水利工程的数量、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据统计,《地理志》记载的唐代水利工程共有236项,其中农田水利工程有165项[8~11],各道修建的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如表1。唐初所分10道,仅陇右道水利工程因史书漏载,数量为零,其余9道中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江南道和剑南道都超过了16项,淮南道有12项,山南道和岭南道数量最少,总和只有5项。

表1 唐代农田水利工程按地域分布统计表Tab.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ang Dynasty

我国古代文献史料多为定性描述,即使在描述中有一定的量化指标,也并不十分精确,而是一种模糊的表述方式(如表2),尤其很多工程现在已不存在,很难确定它的精确位置。因此对唐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数字化加工处理过程中,采取的处理方式是根据各水利工程的空间位置信息描述,确定其相对位置,利用GIS工具实现空间定位,并以点状形式表示每项水利工程的空间位置(图1),建立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数据库。

表2 农田水利工程时空信息采集表Tab.2 The time-spac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table f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图1 农田水利工程空间定位效果图Fig.1 The spatial positioning effect diagram for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农田水利工程的空间数据库建立后,以《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唐时期历史地图为底图,利用ArcGIS软件绘制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空间分布图(图2),从图2中可以来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中下游、江淮地区、江南地区和成都平原,这些地区都是水系发达,河流开发较早的区域,说明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空间分布与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特别是河流水系开发利用的便利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关内道、河东道、河北道、河南道,位于长江下游的江南道,以及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的农田水利工程空间分布特性及主要形成原因。

图2 唐代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Fig.2 Distribution map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ang Dynasty (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第32、33图 总章二年(669)唐时期全图绘制)

长安(今西安市)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唐朝关中地区,亦是唐帝国的最重要农业区之一。唐朝建都于长安,长安及其附近居住着数量众多的皇室宗亲、王公贵族、中央政府各部门的官吏及宿卫京城的部队,唐都长安人口急剧增加,是全国人口最密集地区[12],关中粮食供应问题对唐王朝的兴衰安危至关重要,为保证粮食的来源,唐中央政府必然重视供应京城粮食的关中农业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在唐政府的推动下,唐时的关中迎来了一次兴修农田水利的高潮。在唐代,渭河流域的京兆府(今西安市)、华州(今华县)、同州(今大荔县)、凤翔府(今凤翔县)、陇州(今陇县)都是农田水利发达的地方[13],成为盛产粮食的重要地区之一,为解决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问题提供了有力保障。

虽然关中地区有发达的农业生产能力,但仅依靠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无法满足京城的粮食供应。“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8]随着唐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需要更多地粮食才能满足京城的需求,因此,必须从其他产粮区运输粮食,向京城漕运的粮食也越来越多。河东道因距关中最近,漕运方便,成为唐朝京畿地区的粮仓之一。太原作为唐朝的北都,河东地区对于唐王朝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水利工程的兴修在这一地区自然备受重视。河东道主要包括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河东的水利工程从地区分布上看,主要位于黄河流域及其支流汾河流域,以沿汾河最为集中。唐朝时期,汾河流域河流众多,土壤肥沃,历来是北方地区重要的产粮区。河东道比其他各道甚至比关内道还要狭小,修建如此众多的农田水利工程,其灌溉之利甚为可观。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14]

河南地区在隋末战乱中受到重大破坏,唐王朝建立后,河南地区开始恢复经济,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河南的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是唐朝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在657~755年近百年的时间里,东都洛阳曾改称神都,并一度成为武周政权的都城,洛阳政治地位的提高使得该区域人口急剧增加,这也是河南道农田水利建设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史念海先生曾经指出,天宝年间(742~756),河南、河北两道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15]。河南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唐以前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自汉代以来,河南地区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发展为成熟的农业区。从农田水利工程空间分布上来看,河南地区没有明显地集中于一个或几个特别的区域,而是比较分散,主要原因可能是前代兴建的农田水利工程多数仍在发挥作用。

河北道包括今河北大部、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的一部分,为了防御北方地区奚人、契丹的入侵[16],在北方边防部署了大量驻军,为了供应部队所需供养,唐中央政府就在河北大平原上大兴水利,水利建设同时提高了北方粮食产量,来支持北方庞大的军费开支。在唐代,河北道是全国农业生产极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唐前期的漕粮主要来源地,唐高宗时征高丽的军需,也主要由河北道供给。天宝年间,河北道有148万余户,人口1 023多万,占全国约5 100万人口的1/5以上[14]。天宝八年(749),全国义仓储粮6 300多万石,其中河北道高达1 700余万石,占全国15道(唐玄宗时期增至十五道)的首位[13],“河北贡篚,征税半乎九州”[17],河北的富庶可见一斑。甚至在安史之乱的爆发之初的天宝十四年,颜杲卿在《伪降上禄山书》中明确指出:“今河北年殷实,百姓富饶,衣冠礼乐,天下莫敌”,这足以说明河北富足的物资环境。

位于岷江流域的成都平原,自先秦至隋唐时代的悠久岁月里,经济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尤其是巴蜀地区一直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并始终是建都关中诸王朝的战略后方[18]。自秦汉至唐,各朝都非常重视对成都平原的水利工程兴修,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水利文明。秦朝时期,由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历经2000多年至今仍发挥着稳定的灌溉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唐朝时期,朝廷依然重视剑南道的农田水利建设,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农田水利。从时间来看,剑南道农田水利工程修建多在唐王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前期。

江南道是唐代兴修水利工程最多的地区,共计有46项,约占总数量1/4强。江南道包括今江苏省南部、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和贵州省等,大体而言,江南道的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太湖流域、洞庭湖流域、鄱阳湖流域和浙北平原,这些地区都是南方重要的产粮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和浙江成了全国重要的农业区,尤其是唐王朝中后期把这些地区作为关中漕粮的重要供应地,使这些地区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强,兴建了大量的农田水利工程。随着大量的农田水利建设,江南众多荒芜土地得到开垦,低洼地成了旱涝保收的良田。

如果将农田水利工程落实到今天的地域上,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的农田水利工程数量如图2所示,其中农田水利工程超过15项的省份有6个,分别为河北、山西、陕西、四川、江苏和浙江,总计为108项,占总数量的65%,其余分布在12个省份中,占总数量的35%。从图3可以看出,处于黄河中下游的陕西、山西、河北和河南,长江下游的江苏和浙江,以及位于成都平原的四川是唐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

图3 各省份农田水利工程数量等级分布图Fig.3 The number and grade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each province

纵观以上所述,从农田水利工程的地理分布上,可以得出,关中、黄河中下游、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最密集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并形成规模很大的灌区,为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另外,为了满足关中地区京城的粮食供给,大力发展漕粮产地的农田水利建设,是政治体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这也成为唐代农田水利空间分布特征的根本原因之一。

2 唐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将唐朝分为3个时期,即:前期(618-714);中期(715-820);后期(821至907年唐朝灭亡)[19]。唐朝各个时期的农田水利工程统计结果:前期65项,中期59项,后期33项,有8项时间不详。根据各时期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分别绘制唐代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从时间上来看,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与唐王朝的兴衰历程是紧密相连的。

唐前期政府对水利建设非常重视,兴修水利工程,发展生产,出现了唐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此时,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在北方,修建了一系列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集中在长江以北的传统中原地带,尤其是黄河流域中下游,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北、河南、河东、关内四道有46项,约占总数的七成以上,南方仅有19项,而位于成都平原的剑南道就占有9项,长江以南只有8项(图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江南尚未进入全面开发阶段,说明有唐一代,尤其是唐代前期,全国的政治、经济重心仍在北方的黄河流域。

图4 唐代前期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Fig.4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第32、33图 总章二年(669)唐时期全图绘制)

唐以前,北方地区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军事中心,虽然历经隋末战乱,生产遭受严重破坏,但是唐前期对北方农田水利建设甚为积极,加之广大人民辛勤劳动,生产迅速地得到恢复与发展,使北方一带农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仍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贞观年间,唐政府曾在北方的“洛、相、幽、徐、齐、并、秦、蒲等州并置常平仓”[14],选择在这些地方设置粮仓,说明这些地区农业经济发达,粮食充裕。因此,直到唐前期北方在政治经济上仍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黄淮平原,依然保持全国经济的重心地位。

唐中期,唐朝进入第二个全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农田水利建设除了关内、河东、河北等地区的农田水利事业继续发展,其时江淮地区进入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期,淮南道和江南道共计25项,约占了该时期农田水利工程的半数比例(图5)。唐玄宗时期,“赋之所出,江淮居多。”[20],因此,当时有“天下”即“以江淮为命国”之说[21],南方的水利开发逐渐增多,特别是修建的大小陂塘遍布南方各地。唐中期,长江下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发展成就辉煌,成为全国最主要的产粮区之一。

图5 唐代中期农田水利工程分布Fig.5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ang Dynasty (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第34-35图 开元二十九年(741)唐时期全图绘制)

唐后期,战争不断,尤其黄巢起义彻底动摇了唐朝开创的盛世根基,最鼎盛的大唐王朝开始走下坡路,政府兴修大型水利工程的能力和积极性也在下降。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作为安史之乱的主要战场,北方地区遭到大破坏,北方水利事业也被大大忽视,唐后期北方只兴修了5项农田水利工程,相比前期的46项骤然下降,而江南道则有19项,占了总数的一半以上(图6)。水利事业和经济重心向南方转移更加明显,经济重心南移后,“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17]。表明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已在唐朝后期逐渐南移,南方的长江中下游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图6 唐代后期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Fig. 6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 (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 第36-37图 元和十五年(820)唐时期全图绘制)

从唐代前、中、后期的农田水利分布情况来看,唐代农田水利事业发展呈现逐渐由北及南转移的趋势。水利事业的逐步南移,也反映了统治者及广大民众对南方经济开发的重视。南方农田水利建设的蓬勃发展,使南方土地耕种面积逐渐扩大,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可容纳更多人口,再加之唐后期战乱时北方人大量南徙,为自身经济建设提供大量劳动力和先进技术,长江中下游地区进入全面的开发时期,最终为两宋时期偏安南方打下坚实的基础。

爆发于755年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也有明显体现,通过分析安史之乱前后农田水利工程分布情况(如图7),可以看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对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安史之乱以后直至唐朝灭亡,整个唐朝后期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安史之乱之前,农田水利工程有92项,安史之乱之后,下降到了65项,与此同时,北方藩镇割据,中央政府权力被大大削弱,出现地方割据势力不受中央控制的局面,反映在农田水利事业上,北方诸道的农田水利工程数量骤然下降,北方只有13项,而南方为52项,占总数的80%。从安史之乱前后农田水利建设比重的差异可以说明,唐朝前期全国性农田水利工程的大力兴修,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唐帝国的经济、社会、政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经过安史之乱的长期战争,北方地区水利建设遭受极端严重的破坏,尤其是黄河流域经济破坏最为严重,其后河北、山东等地都割据一方,长期处于藩镇割据的局面,大大地削弱了帝国,唐帝国已无暇顾及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农田水利失修,土地荒芜,这又进一步削弱帝国。唐后期关中政权的粮食供应不得不依赖于江淮地区,尤其是太湖地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形成了太湖流域塘埔圩田系统[22]。

图7 安史之乱前后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Fig.7 Distribution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project before and after the rebellion of AN and Shi

因此,在秦汉以来一直处于比较落后的江淮地区,在北方战乱时成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地区之一,北人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和文化知识带到南方,与当地劳动人民共同努力之下,南方经济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南北相当的局面,至安史之乱之后,长江下游地区人口所占比重开始超过北方。虽然在隋唐时代,北方地区依然十分繁荣,但是随着南北大运河的开凿,以及南方陂塘工程的修筑,南方的经济地位已有了空前的提高。最后,经过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北方很多地区受到战争的破坏,政府的粮食供应出现了困难,相对安定的南方就显示出了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唐政府着重致力于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兴建,出现了为灌溉农田而建设大量水利工程的景象,长江下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取得辉煌成就。

3 结 语

根据唐代农田水利工程时空分布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①唐代前期,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密集区,同时,南方农田水利建设也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相较北方在数量上仍有较大差距,此时,唐代的政治、经济重心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②唐代中期,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在南方,尤以长江下游地区为最,而北方虽然仍有一定数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但是,南方已在经济上和北方具有相当的地位,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数量上也与北方接近;③唐代后期,就全国范围而言,农田水利建设的数量大为减少,尤其是处于战乱地区的北方骤然下降,此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取代北方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上有明显体现,安史之乱之前,是唐王朝兴修水利工程的鼎盛时期,尤以北方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工程的兴修为最,安史之乱之后,南方和北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数量都大大减少,尤其是北方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而相对安定的南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表现出与经济重心南移的一致性,南方也逐渐取代北方成为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心。

本文仅以《地理志》中所列农田水利工程数量为例,虽与实际数目可能有一定差距,但“欧阳永叔作唐书地理志,凡一渠之开,一堰之立,无不记之。其县之下实兼河渠一志,亦可谓详而有体矣。”[23],充分说明欧阳修所著《地理志》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记录已基本如实反映了唐代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情况。中国封建经济社会中不断迁移的过程是生产关系重心不断迁移的过程,随着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的兴盛,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并明显表现出超过北方的优势,从而自秦汉以来,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代表的中国政治、经济重心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并在唐中后期开始出现从北到南转移的趋势,到了南宋最终完成了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本文以《地理志》所见农田水利工程为研究对象,将有唐一代农田水利工程的时空分布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研究,探索了将现代信息技术和GIS技术与水利史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为今后信息技术在水利史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借鉴意义。

[1] 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划与水利事业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 邹逸麟.从唐代水利建设看与当时社会经济有关的两个问题[J].历史教学,1959,(12):8-12.

[3] 宋锡民.唐代的水利建设[J].山东大学文科论文集刊,1981,(2).

[4] 田静茹.试论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和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3):13-19.

[5] 张剑光.关于唐代水利建设重心的一些思考——以浙东、浙西和河南、河东四道为核心[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4):62-69.

[6] 耿庆斋,朱星明.基于WebGIS的中国大坝空间数据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水电能源科学,2007,25(6):44-47.

[7] 唐惠燕,包 平.基于GIS的农业史研究前景初探[J].中国农史,2013,(2):132-137,126.

[8] [宋]欧阳修,宋 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中国水利史稿》编写组.中国水利史稿(中册)[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10] 顾 浩,陈茂山.古代中国的灌溉文明[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8):1-8,14.

[11] 屈 弓.关于唐代水利工程的统计[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01-103.

[12] 闵祥鹏.历史文本中的人口聚集、区域经济与生存环境——基于唐代政治经济区与灾害多发区变迁的思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4):30-40.

[13] 阎守诚.唐代的农田水利建设[J].晋阳学刊,1986,35(2):61-67.

[14] [五代]刘 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5] 赵 航,张剑光.唐代河南地区粮食作物的种植分布[J].南都学坛,2000,(2):39-44.

[16] 郑良勤.唐朝前期的农田水利事业述论[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3(5):118-122.

[17] [清]董 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8]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

[19]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0]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11.

[21] 王立霞.论唐宋水利事业与经济重心南移的最终确立[J].农业考古,2011,(3):10-12.

[22] 郭 凯.太湖流域塘浦圩田系统的形成及其影响研究[C]∥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ast—Asian Agriculture History.中国陕西杨凌,2007:409-420.

[23] 陈 垣.日知录校注[M].合肥: 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力促现代农业高效发展
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思考
子午工程
专家解读《农田水利条例》
工程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