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武举制度衰落的历史背景及原因研究

2017-03-21 19:20张祺航
武术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衰落清末

张祺航

摘 要:武举制度自隋唐创立直至清末,一直作为国家军事人才选拔的政治制度,直至1901年,才被正式废除。这一重要的国家军事力量选拔体系,历时一千二百余年,基本贯穿了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但为何却止步于清朝末年。文章从武举制度自衰落至1901年被废除为研究的时间背景,梳理武举制度整体发展的历程并对其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旨在找到武举制度衰落直至废除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清末 武举制度 衰落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7)1—0016—03

1 清末武举制度的社会背景

1840年,清朝武举制度受到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的许多有识之士高呼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严复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魏源在《海国图志》中,针对鸦片战争出现的问题做出大胆批评及建议:“武科举中缺乏对于水师人才的选拔,国家试取武生、武举人、武进士,专以弓马技勇,是陆营有科而水师无科”主张新开设水师一科,来应对西方侵略者。魏延这个观点在当时具有前瞻性,魏源的观点后来成为现实,在二十年之后的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开设水师学堂,加大对水师人才的选拔。许多有识之士轮番上阵,提出了自己创造性的观点。在1859年,中国在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洗礼后,晚清政府认识到武举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徐鼐在任福建福宁知府时,在奏折《上大府请武场添试火器笺》中提出增加武科考试内容:“是福宁武士子众多,试以火枪一二年后,可得数万精炼火器之人。二是枪炮藏于民间,“为考试之具,则制造必极其坚好,试毕必谨于收藏。是增数万管火枪,而官无监制之劳,无库存之忧。三是藏兵于民“人自相师,家自为战”,可以“裁撤兵勇,节省粮饷”。徐知府提出火器应增加在清朝武举制度的考试科目之中,并举例了火器作为考试科目的三点好处,奏折的观点在当时具有创新性,但具体实施的难度较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试想,如果考试的每个考生都要买一把枪,训练时打出的每一发子弹所产生的费用都需要自己承担。这笔费用不是一个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虽说有“藏兵于民,藏库于民,国库无忧”的效果,但枪炮火器在当时属于先进武器,武器的储藏保管运用需要有专门的专业人员来进行保管。如果保管处理得当,就达到了“藏兵于民,藏库于民,国库无忧”的效果。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变成“藏祸于民,沧海桑田”的危险,运用枪炮的专业人员在今天来说也是为数不多,更不用说当时清代了。

1.2 洋务运动时期

洋务运动时期,清朝腐朽的政治环境已无法有效运转国家机制,武举制度的弊端随之扩大。1861年,冯桂芬在《校邻庐抗议》一书中提出废除武举制度,在这一时期,清朝向西方学习的愿望更加强烈了。

在1874年,李鸿章在自己上奏折的《抽议海防折》中就提出:“臣愚以为科目即不能骤变,似应于考试功令稍加变通,另开洋务进取一格,以资造就。分别文武,照军务保举章程,奏奖升阶,授以滨海沿江实缺。与正途出身无异。”国家后来采用了他的建议,专门用大量的财力物力开始经办新式学堂,在新式学堂如火如荼的进行下,清朝武举制度开始有洋务科,在考试内容上,将弓刀石改为考试枪炮。武科举制度由原来单一的内容过渡到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考查制度:出现军事指挥、技艺制造和新式火器等新内容。这一革新在当时看起来比较有前沿性,在清朝武举制度的历史进程中,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当时的北洋水师中的大部分军事人才就是在这一革新时期中发展起来的。

1.3 最后废除时期

甲午战争失败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发现从单纯的技术层面已经救不了中国的时局,只有国家专门大力兴办新式武备学堂才是培育军事人才的正道。所以,废除武举制度的声音越来越高涨。1895年,陕甘总督陶模在《培养水陆军人才勉图补救折》中提出:“旧有武科得人本少,倘谓弓矢无益而改习火器,则家家可置枪炮,流弊尤甚,似应将旧例武科一律停止。”在1898年,《爱莲室主人》在武科改枪炮答问提出:改试枪炮,亦属舍本求末,故中国今日宜多设武备水师学堂。《公车上书》中提出要改武科为艺科的康有为,也提出停止弓刀步石之武试,及旗兵习弓矢者,并广设武备学校的主张,然而随着戊戌变法的夭折,这些主张也随着慈禧太后的一道懿旨被打破。太后懿旨:“惟科举之设。无非为士子进身之阶,至于训练操防,尤以营伍学堂为储才之根本,所有武场童试及乡会试,均著仍照旧制。”在洋务中具有前沿性的措施全部崩盘,武举制度又回到了原来未改革时候的样子。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旧武举制度随着全国反对呼声日益高涨,终在1901年被正式废除。

2 武举制度简考

2.1 萌芽与起源

公元608年四月,隋炀帝曾下诏曰:“孝悌有闻,人伦之本;德行敦厚,立身之基。或节义可称,或操履清洁,所以激贪励俗,有益风华……才堪将略,则拔之以御辱;膂力骁壮,则任之以爪牙……文武有职事以上,宜依令十科举人。”在这十科举人里有关武举类的考试,但是科目都是临时规定,并没有像后来一样成为定制。从这道诏书中不难发现,在武则天开设武举之前,已经有类似武举制度的形式。

武举制度正式确立是在武则天时期(公元702年),考试内容为弓马射箭和一些测试臂力的项目。最早武举制度推选出来的人才,大多在武则天身旁当贴身侍卫。唐代武举制度选拔人才的特点为:对身材外貌和语言有着特殊要求,但重点是对武艺的测试。

隋唐武举制度的创立在武举制度的历史上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此制为历朝历代所沿袭。但武则天忽略了对军阵谋略方面的人才选拔,具有局限性。因为中国重文轻武的思想,《新唐书选举制》一书中曰:唐武舉起武后之时,其选用之法不足道,故不详书。这使我们很难有更多的资料窥探到隋唐武举制的选拔,殊为可惜。

2.2 发展与继承

宋仁宗时期武举制度复兴,考试内容与唐代大致相同,不过增加了一项比试,比试分为武艺与程文两项,加强了对武略兵法的考查。兵法的考查一般要先试弓马,弓马不精者,就会被淘汰。考生要用《韬》《略》《孙》《吴》《司马》等兵书大意引经据典,写出大约七百字的成文。两宋时武举的发展完善了武举制度,武举制度不再是单纯的武艺比试,有了兵法方面的考查。

明代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礼部尚书提议沿用前朝武举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否定了这一建议,朱元璋不愿文武分途,他要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所以整个朱元璋时期,科举制度便是文武并重,科举就包含了文与武方面的内容,到了明英宗时期,武举又被独立出来,一直沿用到明末。

2.3 兴起与灭亡

“以武功定天下”的清朝对武术十分重视,武举制度也得到大力发展。但到了清朝中叶后,世界列强入侵中国,武举考试中的硬弓、刀石、马术和步箭显然已经无法担任军队作战,训练指挥的职务。1898年,康有为提出了废除武举制度的主张,虽然武举制度在清末曾经一度革新过,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势力仍然坚持使用旧制。最终随着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和新政的改革,在“举国上下,莫不知其无用”的呼声中,于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清朝正式下令废除武举。

3 清末武举衰落的原因

3.1 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武举制度的落后性已初露端倪,当时的西方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在兵器上已经从冷兵器过渡到热兵器。清代武举制度当时还停留在弓马、刀石阶段。极少数的武举人会一些冷兵器的使用方法,但冷兵器使用在精妙也远不及枪炮的威力。如英国的后装枪、德国的毛瑟枪和法国的夏赛拨击针后膛枪的射程可以达到100米甚至200多米,有的枪甚至达到连发水平,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武举人水平再高,也纵然不是枪炮的对手。

当时的武举考试的内容分场外和场内进行考试。场外考的便是弓石刀马等武艺方面的考查,场内考的则是文韬武略、军事才能方面的考查。当时的内场考试内容有所降低,选拨出来的士子军事指挥作战能力远不及清初时期,比起北宋的巅峰时期更是相差甚远。虽然军事理论水平的考试高低不一定成为将帅之才。但军事水平能力是将帅之才最充分的基础条件,带兵打战本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武举人一旦考中就在军队中层以上,清末的武举人几乎没有军事指挥的实战经验,如果不加强军事文化理论的学习,想要救国救民就难如登天,再加上当时正是战乱时期,缺乏军事指挥方面的人才。从当时的时代潮流来看,清朝武举制度无论是从外在形式,还是内在需求上都远远落后于时代潮流。

3.2 制度自身问题

一个制度之所以被废除,很大程度上是和自身的制度缺失有着很大的联系。清朝的武举制度分为四个层次: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所谓童试,就是应试者经过县里的考试,成绩合格被录入州府。中试者被称为“武秀才”或“武生”。考试时间为三年考两次。乡试,就是应试者通过州府的考试,成绩合格进入会试。中试者,被称为“武举人”。考试时间为三年考一次。会试,通过乡试者,进入京城进行考试。中试者,被称为“武进士”,考试时间为三年一次。殿试,由皇帝进行亲自主持的考试,成绩分为三甲,前三名为鼎甲,后二十名为二甲,赐“武进士出身”,其余剩下的人为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从时间上来看,一个人在成人时,就开始考童试,就算中间会试,乡试没有没有一次不通过,也需要七年零六个月才能拿到“武进士”的头衔顺利进入仕途。但这样的人少之又少,简直是凤毛麟角。清末年间一次性通过者,不过三五人。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想要考上武进士,要花上十多年。

当拿到官职头衔时,也未必能进入仕途,因为清朝武官的官职开设的本来就不多,没过几年还要招一拨人进来。那么开设的官职是满足不了录取人数的需求的。官职被安排完了,剩下的人就只能被国家养着,被安排到候补区。等有位子空出来了,武进士才能当官。这就使得大量的武士子不得进入仕途,出现人才雍滞的社会现象。而文科武科是截然不同的,文科的进士年岁越长,积累的人生经验阅历越丰富,就越容易达到做文官的要求。武科进士任职还要受到年龄的制约,武科考试对于人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年老身体状态会出现大幅度下滑,如果武进士一直处于在后补区,那就没有任何军事斗争的经验,根本无法适应当时战争的需求,有的人甚至考上了都终老不得补。这样就使得大量的武进士只能空耗岁月,消磨时光。武会试需要通过乡试者从全国各地到京城来参加考试,一路上舟车劳顿,还不一定能通过。齐如山在其回忆录中,也印证了这一点:“不过武会试的人,向来不十分多。因为非武举不许会试,各省武举人虽很多,但道路太远,盘费很多,倘无较大希望者,谁也不肯受这个罪……就是得了乾清门的辖,也不过是一个闲散差使,尤其没有钱可挣。”这就使得武举失去了它自身的吸引力,参加武科举的人在当时了了无几。

另一方面,一些未能走上仕途在后补区的武士子。大多便选择回到当地乡里。回到地方又无事可做,手中每年都有朝廷发给的几文闲钱,再加上自己孔武有力和武进士的身份,大多不洁身自爱的武进士就和当地强盗土匪勾结起来,欺压乡里,危害百信。有的甚至开赌场、藏黑钱、放高利贷等不法勾当。当时张之洞要求“停罢武科”中就提出当时这一社会现象:“凡武生武举武进士之流,不过恃符豪霸,健讼佐斗,抗官扰民。”

3.3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

在武举制度最后的实施阶段,有一段时间是具有进步性的。洋务运动中开设洋务科,洋务科出身的人才与科举制度出来的人才无异。洋务运动时期有许多有识之士学习了先进的枪炮技术,当时的北洋水师就是在这一时期组建起来的,但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也随之失败。慈禧一怒之下,便恢复原来旧的武举制度,当时改革之后的“新武举”需要花大量的财力物力培养人才。旧的武举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当时戰争的需要,许多弊端已经完全暴露出来,最终于1901年被正式废除。

参考文献:

[1]张耀庭.中国武术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

[2]高时良,黄仁贤.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芬 著,扬本评注.校邢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4]魏源全集(第4册)[M].长沙:岳麓书社,2005.

O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Reasons for the Decline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System

Zhang Qihang(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China)

Abstract:The imperial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examination was founded in the Sui Dynasty until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has been as a national military personnel selec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until 1901, it was officially abolished. The system of selecting is important for national military force, which lasted one thousand and two hundred years.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Chinese feudal dynasties, why should it stop in the lat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This study started from the background of imperial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examination fading to 1901 it was abolished, combing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system whol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analyzing the social background, to find the reasons of the imperial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examination decline until the abolition.

Keywords:the late Qing Dynasty imperial martial officer selection system decline

猜你喜欢
衰落清末
清末书院改学堂
简述清末西方中国观的转变
“衰落”乡村的振兴
论清末粤汉铁路风潮对粤港地区报业的影响
安阳民间舞蹈“军庄秧歌”的生存现状调查及衰落原因分析
英国“衰落”了吗
清末陕南地区的书院改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