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中的趣味性教学

2017-03-21 19:07石景辉
黑河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石景辉

[摘要]数学是对客观世界定性的把握,是人们生活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知识逻辑性强,学生学习起来往往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很容易对数学产生厌学心理,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小学生活泼好动, 对呆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一定的抵触情绪, 同时空间思维和数学建模能力尚不成熟,对于一些基本数学理论的接受显得比较困难 ,这些都给教学带来了困难 。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进行了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想尽各种方法,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喜欢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趣味性

在新课程体系下,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学习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掌握和利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改进以前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帮助和引导学生提高学习情趣及思维能力,使其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兴趣中学习,为学生奠定终身学习基础,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下面我将浅谈一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我们目前教学的基本形式,良好的学习风气是学生不断取得学习进步的外部氛围,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与学生充分沟通,交流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的合作关系,让学生感受到师生“共同在解决问题”。在与学生沟通时,运用教师的感染力,主要是通过口头语言的传递,并借助于表情、手势、眼神等其它方式,使学生感受到亲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在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己语气、声调、动作既要有幽默感,又要有分寸感,使学生不感到拘束。师生情感交融,“爱屋及乌”,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在知识传授上“同频共振”,在情感交流上“情绪共鸣”。

2.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扬民主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打消学生积极性,教学中允许学生畅述己见,给学生创造一个能主动探索的条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但是,课堂上的民主式不是放任自流,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具体讲,一方面教师对学生要提要求,有约束。如该记的必须记,该熟练掌握的必须熟练掌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讨论问题,说出想法,提出意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并给予精神上的积极鼓励。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信息,教师作出明确肯定判断后,加以参考,并适当调整教学方案,使授课更适合学生。

二、创设教学情景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利用外部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强调数学教学应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这根主线逐步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创设恰当的教学情景来点燃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总是想方设法创设问题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的认识》时,课前将已经准备好的装有10~100粒不等黄豆的纸袋放在每个同学的书桌上,学生会感到很好奇,于是我告诉他们这节课要进行数黄豆比赛,看谁把袋子里的黄豆在桌子上摆好后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桌子上有多少粒黄豆。学生听了觉得很新鲜也很兴奋,在我的一声“开始”后很快就行动起来,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当我在学生中间巡视的时候看到有的学生以“十”为单位摆豆时,就马上告诉同学们老师知道这堆豆子有几粒,学生很惊讶,课堂一下就安静下来等待老师的答案,眼神里充满好奇。此时的学生很是不解,为什么老师能不要一粒一粒的数就能知道是多少粒呢?该怎么摆才能让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黄豆粒数呢?

这时我适时引出数量较多时以“十”为单位的摆法。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了教学情境中,整个过程没有老师的指令,学生易于接受,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三、变枯燥无味为活泼有趣

七、八岁的儿童刚刚跨入学校的大门,对一切事物都存在好奇心和新鲜感。从心理特点看,他们渴望学习知识,但感觉与知觉的无意性和情绪性很明显,极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从年龄特点看,因年龄尚小,注意力不易稳定、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总之,兴趣对低年级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诱导有关,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从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这样才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

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

2.形式新颖的练习方式

要把学生获得的知识变为技能,需要反复多练。我采用多种感官参与的方法。如在组织学生做口算练习时,除了大家常用的视算、听算和对口令外,还可以用“打手势算”的练习方法。总之,练习的形式要新颖化、多样化。

3.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

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通过做有趣的数学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可以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把容易分散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开火车、接力赛、夺红旗等。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做法上稍加改变,也会深受学生的欢迎。因此,一堂生动的游戏课,可以调动全班學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玩中复习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猜你喜欢
趣味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