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2017-03-21 15:51高天辰
作文·初中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赎罪哈桑

高天辰

傍晚,空旷的黑色土地笼罩在被夕阳染红的天空下,一只风筝,一根长线,一个人影,构成一幅讓人捉摸不透的画面……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书的开头。作者那温和轻巧的笔调,描写出了阿米尔少年记忆中的阿富汗,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温馨幸福的喀布尔。平日里,我们一听到“阿富汗”这个名字,就会联想到恐怖主义,总以为那是一个人们从出生到死亡都活在枪声中的地方。而书中前半部分的那些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与今日因战乱造成的狼藉形成鲜明对比,令人震撼!

当然,令人震撼的不仅仅于此。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两个人,一个是主人公阿米尔,另一个是阿米尔同父异母、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哈桑。

哈桑善良,重情重义,他愿意毫无保留地为阿米尔付出,这种从血液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对朋友无私的爱,让我们感动、震撼。“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如今我所能想到的能毫不犹豫地说出这句话的人,就只有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了。亲情,这份深沉的爱,从我们出生开始,就默默地在滋润、保护着我们,你可感觉到了?还是像少年的阿米尔一样,习惯到麻木了?

哈桑勇敢无畏,从小时候起就时时为阿米尔挺身而出,到临死之前还保护着阿米尔的家园,这份情谊至深至重。读到他遇害那个章节时,我的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些痛恨阿米尔,认为他软弱、自私。但是,换个角度想想,阿米尔的性格、行为,都是他生长的环境使然。他幼年失去母亲,在父亲的威压下,渴望得到亲情,得到父亲的认可,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哈桑。阿米尔因为那段风筝往事,一直活在对自己的谴责之中。到了美国之后,阿米尔渐渐遗忘了往事,最后冲破世俗的牢笼,真心实意地追求索拉雅,并且得到了幸福。正当美国平淡的生活淡化了一切如烟往事时,父亲临终时的一句话,让阿米尔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是一条赎罪的路。为了弥补心中的缺憾,阿米尔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并与当年侮辱哈桑的流氓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他花尽心思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看着阿米尔的变化,我不禁想到:人,总会因为被压迫,而拿出那份沉潜着的勇气与真情。在与悍匪的激烈较量中,阿米尔找回了当年的勇气;在开导哈桑之子的同时,他也对生命有了一番新的认识。

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看到朋友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失去朋友时的悲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飞的风筝中得到了原谅与补偿。应该承担的责任,我们无法推卸;应该克服的困难,我们无法逃避;应该面对的人生,我们无法选择。这就是生命,它要求我们在风雨中勇于前进,敢于承担;它让我们在点点滴滴中细细回味每一份苦与甜,慢慢体会每一份情与怨。

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友情,也不仅仅是亲情,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照见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伤害别人时的那一丝快意和过后的惭愧自责,危机关头的那种懦弱无助,眼看着亲人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措,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失去亲人时的悲伤孤独,还有面对那应该担当的责任时的自私推诿,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些情感没有虚伪做作,是一个人在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应,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扪心自问。本文作者胡赛尼的笔犹如一把锋利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近乎残酷,但绝无哗众取宠之意。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有些许苦涩与酸楚,但很多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我想,我已追到那只风筝。

(指导老师 朱 光)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赎罪哈桑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
论《追风筝的人》中的友情与救赎
家庭视阈下《赎罪》中的姐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