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常选择记住辉煌,遗忘苦难。盛世会成就英雄和奇迹,也会留下孤儿寡母。
我曾沉迷于研究1998年开始的国企改制。当时,超过两千万的产业工人被要求下岗,情况之惨触目惊心。一些丈夫在傍晚时分将妻子送到洗浴场所做皮肉生意,午夜时分再接回家;一个妻子在吃饭期间,一直抱怨丈夫没本事,拿不出钱给儿子买鞋,丈夫一语不发,走向阳台一跃而下。由于生活艰难,类似悲剧时有发生。2000年初,国家体改办曾设计了一个计划,拟划拨近2万亿元国有资产存量“做实”下岗工人的社会保障个人账户,几经波折,计划最终流产。事隔十年,有人问一位当年反对2万亿划拨计划的著名智囊、经济学家对此有何反思,对方一边吃饭,一边淡淡地回答:“不是都过去了嘛。” 彼时,国企改制早已尘埃落定,中国的經济一度独占鳌头,风光无限。
我尊敬一位导演,他的多数作品都没有在大陆公映,他说电影和创意,无论是追求离奇的故事,还是视觉上的震撼,都不能放弃对人的关注。这位导演,叫贾樟柯。他的电影《二十四城记》讲述一座工厂和几代工人的变迁。在首映式上,一位经济学家眼含热泪,他参与改制政策和无数工厂改制方案的制定,但制定所有方案时很少谈及里面的人,那些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却要为社会承担改革阵痛的工人群体。贾认为,这就是文化所能做的—从人的角度去理解怎么以人为本,在社会每一个变动、每一个政策制订的时候不要忘记身处其中人的感受。
电影艺术如此, 公益慈善更是如此,它真诚地面对时代变革中每个生灵的尊严,修复国家机体发展不均衡导致破裂的毛细血管。
策划_中国慈善家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