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玉华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的开局之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是省十次党代会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对教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清形势,把握方向,牢记初心,履职尽责,推动实现基础教育的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一、清醒认识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谋求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新发展,必须深刻认识当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
一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对基础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论述,李克强总理关于“投资孩子就是投资未来,日子再紧,也不能紧教育、苦孩子”的指示,谢伏瞻书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陈润儿省长关于“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部署,都强调了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尊重教育规律,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着力补短板、提质量、促共享,都为我们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可遵循的原则和依据。
二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基础教育的新期盼。教育是国计,更是民生。“有学上”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上好学”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追求,大家期盼更加公平、更有质量、更加多样、更有活力的教育。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让每个人都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三要高度关注教育领域新变革。信息化时代,“万维空间”挑战“三尺讲台”,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方式更加便捷,学生对学习时间、场所、形式、节奏等自主性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承者的权威面临挑战,传统的一言堂、灌输式、大班化已满足不了个性化需要。不久前,国家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将对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作出相应修订。这种学习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变革,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开始,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持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稳妥推进考试评价制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依靠改革创新推动新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着力补好基础教育各项短板
推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获得感,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当地实际,着力攻克难点,补好短板。
一要补好教育体系短板。从教育体系看,学前教育是短板。近年来尽管全省学前教育普及率得到大幅提升,但是普及质量不高,教师队伍薄弱,财政保障水平低,“上公办园难,上优质民办园贵”的问题依然突出。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人生起点的公平,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各地要高度关注“二孩政策”实施后人口增长的新趋势,及早谋划布局,加大工作力度,针对难点问题寻求破解办法。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公办园,有效提高民办园中的普惠性比例,对普惠性民办园真扶持、严监管,确保民办园能够提供家长认可的普惠优质服务。
二要补好区域发展短板。从区域看,农村教育是短板。我省农村教育人口多,发展任务重,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要加强人口流动研究,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避免出现“边建设、边闲置”现象。要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统筹做好农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着力解决“乡村弱”问题。要加大对基础薄弱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支持力度,推动各地利用开发性金融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薄弱高中运转和保障水平。要高度重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增强农村教师职业吸引力。要从补充优秀教师出发,从强化师资培训入手,从改善各项待遇着力,确保优秀中小学教师“招得来、留得下、教得好、有发展”。
三要补好学科类别短板。从学科类别看,体音美教育是短板。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艺术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是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要切实改变重智育、轻体音美教育的观念。面对中招艺术考试逐步扩大的新要求,要及时增补艺术课师资,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要整合各方资源,充实改善教学设施,提高中小学生体质水平、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增强全面协调发展能力。
三、牢固树立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基础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更要切实树立全面质量观。
一要坚持内涵发展,提升学校办学综合实力。随着基础教育的整体普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在建校舍、扩资源的基础上,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在内涵建设上,要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和质量提升。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学校更新办学理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形成良好校风学风,实现规模和质量的同步发展。
二要坚持全面发展,培育学生发展能力。各级教育部门应率先树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意识,改变对升学率的畸形攀比,不单纯以升学率考核学校、考查教师,不单纯以分数评价学生。要引导学校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全面、长远发展,培养他们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情操,具备适应社会、终身发展的能力。要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把师生从过重的教学、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要完善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加快建立以學生发展为核心、绿色多元的素质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全面科学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健康的教育生态,为多样化、个性化、创新人才成长提供良好环境和机制。
三要坚持协调发展,提高共享水平。要注重解决区域、城乡、校际发展不均衡问题,保障每一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要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前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均衡发展。要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健全覆盖城乡的均等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要通过集团化办学、对口帮扶、学区管理等方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积极缩小校际差距,有效缓解家长“择校”焦虑。要促进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发展,公办教育解决保基本、兜底线问题,民办教育提供多样化供给。
四、注重完善育人工作合力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协同推进。
一要塑造基础教育系统良好形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人的素质和形象,对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重大影响。基础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职员工首先要自尊自律自爱,不仅要做学生的表率,还要做全社会的榜样,共同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的职责,切实提升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意识与能力,推进以法治方式解决体罚学生、校园欺凌等热点难点问题。
二要增强部门联动工作合力。要主动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经常汇报工作、讲清问题,争取党委政府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支持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要加强同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建立顺畅有效的工作机制,积极为教育事业长远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基础教育事业和学校发展搭建大平台、营造大环境、创造好条件,形成各方大力支持教育的局面。
三要提升教育社会影响力。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是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这三方面教育构成的,教育成效也是三者合力的结果。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一致、相互促进,合力就强,效果就好,反之,教育影响就被削弱。我们要切实增强学校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引导力,通过学校教育带动家庭教育,影响社会教育。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等桥梁,形成家庭和学校联合育人合力,有意识地教育引导家长重家风家教、重言传身教、重品德行为,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善于利用各种媒体,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共同的育人观,为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五、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
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做好教育工作的政治保障。基础教育系统要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践行好“四个合格”目标要求,切实将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
一要坚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坚持用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提高政治站位。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中央的权威。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二要恪守严的纪律和实的作风。为官从政,严字当头,实字当先,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一个鲜明特点。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领域的很多工作直接关系民生,政府十分重视,社会高度关注,群众热切期待,我们要以更强的责任、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推进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在“严”上做表率,把目标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人。要在“实”上出真招,强化问题导向,多出含金量高的政策、解渴管用的举措。要把督察、自查和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让社会监督我们的落实效果。
三要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中小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要按照中组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要求,加强新形势下党对中小学校的领导,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要全面提高中小學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切实将党的生命力、战斗力、号召力、吸引力,通过每一个基层学校的党组织体现出来、通过每一个党员彰显出来。要把党建工作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把抓好学生德育和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党建重要任务,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引导教职工增强政治认同感和教书育人责任感。
(责 编 东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