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敏
从市场角度、软硬件水平角度来说,“5A”可能是公认的含金量最高的旅游景區招牌之一。全国200多家5A级景区共同组成了“中国顶级旅游景区俱乐部”,它们往往也是一个地区旅游资源品位、旅游业地位的重要标志。
旅游景区A级标准颁布和创建活动开展十多年来,各地创建5A景区的积极性持续高涨,正是源于5A招牌对于旅游目的地具有明显的品牌价值。
但由于直到2015年10月山海关被摘牌之前,都未曾有一家5A级景区受此处罚,使5A标准及创建之初就设计的动态管理机制事实上形同虚设,变成“没有牙齿的老虎”。在5A级旅游景区中,重创建、轻保持,一劳永逸观念普遍存在。
景区A级管理应从“检查一阵风”到“黑名单”制度化。只有将“能进能出”的机制常态化,才能真正倒逼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摒弃侥幸心理,加快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实现“强身健体”目的。
按照规定,4A级及以下等级景区复核工作,主要由省级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和实施。复核分为年度复核与五年期满的评定性复核,年度复核采取抽查的方式,复核比例不低于10%。但这个抽检率太低,难以形成有效监管。
更何况,即使这种低频次的复查,往往因地方相关监管部门的“睁一眼闭一眼”,也流于形式,等级复查前跟景区明里暗里打招呼,更成为一种潜规则。
建议增加暗访频次、抽检比例,并适当考虑每年退出的量化比例,增强景区管理者和地方政府的红线意识。对具有资质的旅游景区要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打消景区降低服务水准和品质的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