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星,许建利
(临汾市中心医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输尿管结石,又称为上尿路结石,发病人群中男性占比较女性多,主要症状是绞痛和血尿,体力劳动后血尿可加重,常见的并发症是输尿管梗阻和感染。如治疗不及时,不仅危及到肾脏,甚至还会使肾功能逐渐丧失,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1]。本文旨在探讨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12±11.82)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2.31±1.23)年;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5.23±11.14)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15±1.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使用传统开刀取石术治疗,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于腰部或腹部切开,找到输尿管,切开输尿管管壁,取出结石,将双J管留置,缝合切口,术后4周拔除双J管。观察组进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取侧卧位,行气管插管全麻,建立后腹腔,于腋后线12肋缘下1.5 cm切口、切开皮肤、皮下。长弯钳及示指钝性分离肌肉、腰背筋膜至后腹腔间隙内。钝性分离后腹腔,放入自制气囊,充气约600 mL,扩张后腹腔。手指引导下分别于腋前线肋缘下、腋中线骼嵴上方穿刺置入5 mm及10 mm Trocar。腋后线切口置入12 mmTrocar,并缝合皮肤。建立气腹,置入后腹腔镜镜头。清理腹膜外脂肪,贴腰大肌打开侧锥筋膜,显露肾周脂肪囊。于腰大肌内侧找到输尿管及结石,后腹腔镜下可看见结石部位;切开结石上输尿管管壁,取出结石,放置双J管,缝合切口,置入引流管;术后4周拔除双J管。
记录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检测两组肾功能情况,包括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及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尿潴留、尿路狭窄三个方面。
所有数据由SPSS 2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3.21±9.51)min、(6.59±3.10)d、(67.91±10.45)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观察组(n=47) 53.21±9.51a 6.59±3.10a 67.91±10.45a对照组(n=43) 71.21±9.65 11.12±4.53 123.51±23.42
治疗后,观察组BUN、SCr、NGAL水平分别为(6.83±2.99)mmol/L、(80.21±29.01)μmol/L、(7.94±0.81)μg/L;对照组分别为(7.25±3.02)mmol/L、(83.13±28.35)μmol/L、(6.27±0.48)μg/L,两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1例尿路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是6.38%(3/47);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5例,2例尿潴留,2例尿路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是20.93%(9/43),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3.21±9.51)min、(6.59±3.10)d、(67.91±10.45)m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后,观察组BUN、SCr、NGAL水平分别为(6.83±2.99)mmol/L、(80.21±29.01)μmol/L、(7.94±0.81)μg/L,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1例切口感染,1例尿潴留,1例尿路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是6.38%(3/47);对照组出现切口感染5例,2例尿潴留,2例尿路狭窄,并发症发生率是20.93%(9/43),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少。分析原因是:传统开放取石术创伤大,后腹腔内脏器需暴露的时间长,很大程度上增加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患者预后不理想。而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是在后腹腔镜引导下建立手术通道,手术视野清晰,周围组织也可清晰可见,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对血管、器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术前确定输尿管结石的位置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术中准确分辨肾周筋膜、腹膜、腰大肌等解剖标志,沿着腰大肌内侧打开输尿管,将后腹腔镜伸入腹腔内,可以实时监视到腹腔内各脏器的情况,准确掌握输尿管内的病变情况,有效避免医生在取出结石时对周边组织造成损伤,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此外,术中使用输尿管抓钳在结石上方钳住输尿管,可避免结石上移,快速有效地取出结石,取出后用标本袋裹好,可避免接触到手术切口,从而降低感染的几率。取出结石后,医生可通过腹腔镜查看周边出血情况,及时进行针对性止血,可有效避免腹腔脓肿或肠道黏连的发生。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等优点,可在临床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推广使用。受时间与样本例数等因素制约,关于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的影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经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中应用后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1] 杨水法,章振保,潘东山,等.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与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36):4361-4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