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翠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桑园卫生院,山东 日照 276525)
冠心病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患者会因管腔狭窄、堵塞而引发心肌缺氧缺血或坏死[1]。心律不齐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是以心悸、心跳缓慢、不规则心跳等为主要表现,对其生命安全具有一定的威胁性。为使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部分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患者及家属对其疗效均比较满意。
入组者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共计88例,均符合WHO冠心病诊断标准,并经心电图检查显示伴有心律不齐情况。其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7例、41例;最高年龄者为84岁,最低年龄者为60岁,中位年龄为(72.5±4.1)岁;病程在2~13年之间不等,平均(6.3±1.1)年;室性早搏33例,房性早搏28例,房颤27例。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4)与参照组(n=44);对比二组患者的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口服阿伐他汀钙片,20 mg/次,1次/d;口服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 g/次,1次/d。
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胺碘酮片(江苏涟水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397)治疗,口服用药,初始剂量为200 mg/次,3次/d;待药物起效后,可减为2次/d,持续两周以后,以50~200 mg/次的剂量维持用药,1次/d。
两组患者连续用药1个月后,对比疗效。
显效:经治疗,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消失,24 h动态心电图显示期前收缩的减少程度超过80%;有效:患者的心悸、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显著减轻,期前收缩的减少程度在50%~80%之间;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45%、77.27%,实验组高于参照组,经统计P<0.05;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治疗期间,实验组中有3例出现消化道反应,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I度房式传导阻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36%(5/44);参照组中有2例出现消化道反应,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I度房式传导阻滞,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因基础疾病多、身体素质差等因素,致使其临床治疗更具难度,在药物的选择上也更要加以慎重。胺碘酮是属于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其主要是通过抗肾上腺能与抗交感神经作用来进行抗心律失常治疗[3]。胺碘酮可促使心房与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有效避免折返激动。患者用药后,心脏对儿茶酚胺、交感神经兴奋的效应会有所降低,在此过程中还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从而减小心肌损害。此次研究中,对8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参照组予以常规疗法,实验组加用胺碘酮,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参照组的77.2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足以体现出胺碘酮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由此可见,为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可使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高,且不会为患者带来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1]杨学娟,张 华.老年窦性心律不齐患者临床特点分析[J].医药前沿,2015,5(36):204-205.
[2]温 洁.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5):110-111.
[3]陈明志,黄春林.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3):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