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淑华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文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吉林 松原 138000)
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首次不同剖宫产切口对腹壁、腹腔粘连性及再次剖宫产的影响,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40例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为分析对象,现随机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采用腹部纵切口,临床效果显著,探究如下。
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行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现根据入院时的数字编号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0例。观察组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9.85±3.61)岁,孕周37~42周首次和再次剖宫产术的时间为3.1~9年;对照组年龄25~35岁,平均年龄(30.02±3.99)岁,孕周38~42周,两次剖宫产手术之间相隔3.2~9.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统计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可开展组间对比研究(P>0.05)。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手术之前均给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沿手术瘢痕纵行切口,将原来的瘢痕组织切除,然后再进行常规操作;对照组沿原术瘢痕做横向切口,将原瘢痕组织切除后,将皮下组织和腹直肌前鞘剪开,并将腹直肌分离,将腹膜剪开[1],再进行常规手术。
将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盆腔粘连情况详细的记录下来,在此基础上进行详细的观察与比较。
其中盆腹腔粘连主要是腹直肌前鞘、后鞘与腹肌、腹膜、子宫、膀胱、大网膜等之间的粘连,两个以上的粘连为重度,反之为轻度。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开腹时间与手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的比较(x±s)
观察组20例患者中,盆腹腔粘连率为20.00%,其中包括4例重度粘连和轻度粘连;对照组盆腹腔粘连发生率为60.00%,其中轻度和重度粘连分别有7例和5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剖宫产手术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产科手术,在解决胎位异常、难产和胎儿宫内窘迫等方面价值很高。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剖宫产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相应的提高了无医学指征和再次剖宫产率。但是,再次剖宫产通常会遇到很大的难度,这受首次所采用的腹壁切口有关。纵切口与腹直肌走向平行,腹直肌撕裂可以有效减少,且手术切口可以延长,避免大面积的剥离腹肌组织,对于修复切口组织与改善疤痕十分有利[2]。而横切口需要将腹直肌撕开,肌肉纹路会被大面积破坏,进而疤痕组织粘连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并且开腹切口较长,会造成很大的创面,随着组织的不断修复会发展为较为明显的疤痕。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较于采用腹壁横切口的对照组而言,观察组采用腹壁纵切口,不仅取得较为理想的手术效果,即出血量少、开腹和手术总时间短,并且能够极大的降低盆腹腔粘连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选择腹壁纵切口在剖宫产手术中,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粘连,但是在实际进行手术时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合理的选择术式,对于首次和再次行剖宫产术的患者建议选择腹壁纵切口。
[1]王科娜,王良飞,袁爱娟.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江苏医药,2013,39(10):1186-1187.
[2]李贺华.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2-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