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内涵嬗变

2017-03-20 11:37王敏
商情 2017年3期

王敏

(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3)

【摘要】“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经典概括。在马克思语境中,“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代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的一种理想的分配方式。但目标本身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手段和目的间的融合,“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分阶段的过程。简言之,就是要利用利益差别所形成的市场激励机制来实现各尽所能;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满足最低层次的按需分配,并逐步提升最低层次保障的水平,当最低层次的按需分配到达一定高度时,完全意义上的按需分配就从理论变为一种现实。

【关键词】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内涵嬗变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作为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实现的经济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也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环节。这个经济原则不仅是马克思对理想社会分配方式的思考,而且包含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弊端的批判,在整个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当然,我们也必须依据今天的时代条件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而不能一成不变地教条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将该目标与社会主义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

在对资本主义社會的批判和对空想社会主义观的批判继承中,马克思、恩格斯勾画了未来共产主义的蓝图,阐述了关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思想,强调以公有制、个人的全面发展、各取所需,代替私有制、劳动异化、劳动产品的不平等分配;消灭任何阶级统治及阶级本身;共产主义生产就是直接满足人们的需要。他们充分肯定了欧文等人以人的本性为基础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思想,对傅立叶的“按比例分配”、圣西门的“按劳绩计报酬”和魏特林的“平均分配劳动和享受”则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总的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在构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时,一方面要求生产力高度发展,每个社会成员不受社会分工的约束,能够自由决定工作内容,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实现“各尽所能”;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除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外,还将满足每个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的一切合理需要,实现“按需分配”。当然,“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并不意味着未来社会中个人想不干就不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这是对共产主义劳动性质的曲解。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大部分重要性的劳动都将由机械或机器人代替人类,人类将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但并非表明劳动本身的消失,而只是劳动类型的转换。共产主义劳动将更多体现为“创造性”劳动,脑力劳动的作用更加凸显。

马克思、恩格斯所倡导的“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理想状态,也是一个严密精确的理论逻辑推理。当我们将各尽所能原则应用于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却发现,实践的结果总是达不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计的理想状态,而且也达不到我们所预想的最佳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在完成从理论向实践飞跃过程中所设计的实践模型,在实践应用中,虽然克服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某些不足,但又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产品还不丰富,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劳动者除了自己的劳动,谁都不能提供其他任何东西给社会,社会给劳动者的,也只是与他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在做了各项扣除后的劳动量相等的生活资料,是一种形式的一定量劳动同另一种形式的同量劳动相交换。人们只有通过劳动,尽自己的能力才能获得消费资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尽所能被看成是劳动者的义务,人们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平等权利,只有被分配到具体劳动岗位上,尽自己能力的义务。但是,事实上,保障每个劳动者享有“各尽所能”平等权利的条件,是有与双向选择相结合的择业自由。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岗位的需求,选择适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劳动者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才能,能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职业和岗位;劳动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得到适合职位的人,实现双方的最佳结合,才能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劳动者个人的利益,劳动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或实现,劳动付出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是不可能达到各尽所能的。也就是说,各尽所能的目标在于使每个劳动者和工作岗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岗位和适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各尽所能既是按劳分配前因,更是按劳分配的结果,这一认识推动中国进入改革,并进而选择市场经济。

中国在60年的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坚持不懈为实现马克思“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为特征的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在尝试运用计划经济方式受挫之后,转而选择市场经济方法,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的成功经验表明:在新型科技革命背景下,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主导要素已经历史的从生产资料转移至劳动者;与此同时,直接运用物质利益激励劳动者发挥潜能,将使“各尽所能”局面从静态变成动态,使生产力水平呈现更大的张力。在市场经济逐步发展的条件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正在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当年马克思向往的生存必需品“按需分配”的局面。如何做到既继续保持市场经济的效率,又逐步缩小贫富差距,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区别并超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作为社会主义国家而言,我们要在物质生产日益发达的同时,千方百计地提高社会基本保障水平,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来满足最低层次的按需分配,并逐步提升最低层次保障的水平,当最低层次的按需分配到达一定高度时,完全意义上的按需分配就从理论变为一种现实。

参考文献:

[1]徐节文.论按劳分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2]韩云川.“按需分配”理论再认识[J].科学社会主义,2004.

[3]刘建军.论共产主义社会‘按需分配实现的历史必然性[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

[4]王晓刚.“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与“各尽所能,各得其所”[J].探索,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