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华法林的应用效果

2017-03-20 08:09曾丽
医学信息 2016年38期
关键词: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华法林

曾丽

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华法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6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在半年内、1年、1年半的栓塞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研究组的出血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华法林;应用效果

心房颤动属于心律失常中的一种常见类型,发病原因复杂,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且随年龄增加而愈高。房颤患者不规则的心房颤动频率可高达350~600次/min,无效的心房收缩直接影响心输出量,可诱发、加重心衰;持续性的心房颤动导致心腔内血流方向紊乱,容易出现附壁血栓,伴发快心室率时易导致血栓脱落并发脑栓塞,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与生存质量[1]。但出血是抗栓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出血增加死亡率,因此预防出血与降低患者缺血事件同样重要,尤其是长期抗栓治疗的患者。本文主要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6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6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54~79岁,平均年龄(66.5±1.25)岁;研究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53~78岁,平均年龄(65.5±2.96)岁;纳入标准:确诊为持续性心房颤动,经心房颤动并发卒中风险评估后有抗栓治疗指征者;排除标准:不愿意参加本次调查活动者,有精神障碍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别并不显著(P>0.05),可相互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口服阿司匹林片100mg, 1次/d。研究组给予华法林治疗:口服华法林片,初始剂量为2.5 mg,1次/d,根据患者情况,以0.625 mg/次为剂量单位增减,维持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在2.0~3.0之间,标准平均剂量范围为(2.7±1.03)mg,并记录患者病情发展情况[2]。

1.3诊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主要对比脑栓塞发生率、严重出血发生率。临床效果评价标准:治疗后患者脑栓塞发生率降低35%,出血率无明显增加为显效;治疗后患者脑栓塞发生率降低20%出血率无明显增加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甚至出血率明显增加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6.0统计学軟件分析以及处理两组患者的研究数据,以均数标准差±以及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使用百分率(%)为计数资料,使用是χ2的检验方式,两组间数据对比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价值(P<0.05)。

2 结果

经治疗,研究组在使用后半年内、1年内、1年半内的栓塞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出血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1。

3 讨论

心房颤动是诱发缺血性脑卒中(脑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3]。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房颤动发生率增高,血栓栓塞的危险性便会越高,所以抗栓治疗在心房颤动治疗中地位不断提高。永久性房颤患者抗栓治疗常用口服药物有阿司匹林及华法林,根据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及患者出血风险评分选择使用。

本次研究中,纳入患者均经房颤卒中风险评估及患者出血风险评分后有使用抗栓治疗指征,分别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和华法林抗栓治疗。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通过与环氧化酶中的COX-1活性部位多肽链530位丝氨酸残基的羧基发生不可逆乙酰化,有效阻断血栓烷A2的生成,进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不具有抗凝功能[4]。华法林是双香豆素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本药起效缓慢,停药后药效持续时间长,药动学参数稳定,用于心房纤颤患者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明显优于阿司匹林[5]。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华法林抑制凝血因子的强度存在时间和个体差异,治疗窗窄,剂量反应变异性大,存在与其他药物及食物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必须强调治疗依从性,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对抗凝强度进行严格控制,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避免得不偿失。

本研究主要将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66例心房颤动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对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研究表明,经治疗,研究组在半年内、1年、1年半的栓塞率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而两组患者的出血率对比差异不显著,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综上所述,对心房颤动有抗栓指征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隽,洪华山,周一薇.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中华法林的应用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0(23):117-119.

[2]李波.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7(11):158-160.

[3]呼钰,郭琴.华法林在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05(05):607-608.

[4]徐荣,郭金成,郭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长期抗凝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J].临床荟萃,2015,03(15):272-275.

[5]Dai Guozhen,Zhu Qiaohong,Ceng Gen,et al.Famil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warfarin anticoagulant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 application[J].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2013 (24):155.

编辑/蔡睿琳

猜你喜欢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高龄非瓣膜病性房颤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治疗研究进展
经食道超声对射频消融术前房颤患者左房及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
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探讨
浅析抗凝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影响效果
加强宣教对提高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导致皮肤坏死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