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文化层面的追求也逐渐强烈,古筝协奏曲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成果。据调查了解,现阶段的古筝协奏曲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与学生要求脱节,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等,这些问题不利于古筝协奏曲教学的改革与深化发展。另一方面,古筝协奏曲因其演奏形式丰富,有助于推动古筝协奏曲教学的创新型发展,有助于营造课堂的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对古筝协奏曲演奏的认知。
【关键词】古筝协奏曲;演奏;教学
1 现阶段古筝协奏曲教学的不足
1.1 古筝协奏曲教师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据了解,目前国内很多培训机构都一味追求速成,培训大多急于求成,为了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学会更多的理论知识应付考试,教师一味的灌输古筝协奏曲知识,在演奏方面也是让学生照搬照抄老师的模式,完全没有自己的创作想法与思维。还有很多古筝协奏曲教学中,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水平,古筝协奏曲技艺不错,可是自身缺乏对教学的研究,上课忽视学生的感受,不注重方式方法,导致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有很多教师在教学生演奏时,忽略了最重要的舞台素质与表演能力的培养,片面要求学生演奏曲子准确无误,却不在乎学生演奏的效果怎样,完全不符合古筝协奏曲教学的要求。因此,现阶段,大部分古筝协奏曲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存在问题,需要改进与完善。
1.2 古筝协奏曲教学教材选取的不科学
其次,盲目的使用良莠不齐的古筝协奏曲教材,缺乏有针对性的判断和选择,也是古筝协奏曲教学的另一个痛点。有些市场上古筝协奏曲教学的教材,只是浅显的把古筝协奏曲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拼凑在一起,完全不能形成一个古筝协奏曲学习体系,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还有的教材着重华丽的辞藻堆砌,整本教材覆盖面过于广泛,没有任何的细节讲解和知识分析,这样的教材只适合后期参考用,而不适合学生学习使用。另一方面,虽然有的古筝协奏曲教材是知名专家和知名出版社出版的,内容也确实丰富且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但是也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学生学习。古筝协奏曲教育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文化背景等因素来选取古筝协奏曲教学的教材,对于差异化较大的学生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给与他们自主选择课本教材的权利和机会。
2 古筝协奏曲在古筝协奏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 引进古筝协奏曲课堂教学环节
古筝协奏曲的学习、演唱过程是一种集古筝协奏曲技能技巧、心理素质、文化艺术修养以及人生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发展和提高的过程。古筝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古筝协奏曲,一方面,通过老师带动学生的方式,让学生敢于在老师面前展示自我,通过和老师合作演奏的形式感受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学会扬长避短、不断学习。另一方面,通过学生与学生合作演奏的方式,能够增进学生内部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古筝协奏曲教学面向的是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知识背景、不同古筝协奏曲需求、不同审美取向的一些学生,不同的学生对古筝协奏曲教学的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面对这个特殊的古筝协奏曲学习群体,按照传统的强灌技能技巧的古筝协奏曲教学套路是得不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要明确学生的个性,从而进行因材施教,在课程设置上一要全面,二要有关联性,两者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教师要懂得创新上课方式,在重视古筝协奏曲技能教学的同时,在课堂上引入古筝协奏曲的教学。
2.2 设计为学习成果展示环节
古筝协奏曲教师不仅仅需要专业的技能,更需要的是掌握调动学生学习的方法,从而针对古筝协奏曲教学出现的问题不断更新教学的模式及方法,合理的安排教学的课程,使学生在学习与展示的交替过程中学有所成。据调查了解,很多古筝协奏曲课的上课内容繁多,老师们除了要给学生讲解音乐背景外,还需要带学生学习古筝协奏曲演奏方法,因此可能较少的有时间给学生进行练习。而学生在每学习完一段时间的课程后,需要有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机会和舞台,这个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组合,找搭档进行古筝协奏曲的表演。因此,古筝协奏曲教师可以利用学习成果展示这一环节,要求学生进行集体表演,通过这一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合作能力,也可以从中观察学生在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改正与完善。
2.3 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古筝协奏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从而来推广古筝协奏曲。教师可以在上课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的音频和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双重享受的同时,让他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古筝协奏曲演奏者的神态与气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介绍更多的背景,还可以把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录像,方便学生课后复习,随时随地的温习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有效利用零散时间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进一步反省,在思考中不断进步,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后学习能力。
3 总结
总而言之,古筝协奏曲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利用当下有的先进媒体技术,有效地节省了古筝协奏曲课内的时间。其次学习过程的互相合作与课后学习成果的展示都可以自由进行,在传统的师生环节中添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这一环节。因此,古筝协奏曲在古筝协奏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应该得到教师们的推广。
参考文献
[1]佟宇.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王建民古筝作品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6.
[2]韩雪.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教学思考[J].黄河之声,2015(05):91.
[3]张双.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J].戏剧之家,2016(08):91-92.
作者简介
林洁晶(1987-),汉族,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海南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音乐表演古筝。
作者单位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海南省海口市 5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