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良玉:“鸳鸯袖里握兵符”的巾帼名将

2017-03-20 16:54刘立祥
月读 2017年3期
关键词:张献忠崇祯

刘立祥

秦良玉(1574―1648),字贞素,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石砫(今重庆石柱)宣抚使,明亡后,南明王朝追谥她为太子太保、忠贞侯。秦良玉一生戎马倥偬,东征西讨,战功赫赫,崇祯皇帝赋诗盛赞她“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清末女杰秋瑾称赞她“执掌乾坤女土司,将军才调绝尘姿”,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被列入正史将相传的女性。

袭领夫职,姽婳将军挥师勤王

秦良玉出生于一个贡生之家。据《忠州直隶州志·人物志》,其父秦葵自号鸣玉逸老,好读书,喜谈兵,为一方名士,常教导子女说:“天下将有事矣,尔曹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者,方称为吾子也。”秦良玉在父亲的悉心教诲下,自幼习文练武,攻读经史,苦练骑射,演习阵法,学得胆智过人、文武兼备,成为一名远近闻名、秀外慧中的才女。

万历二十二年(1594),刚满20岁的秦良玉嫁给石砫宣抚使马千乘为妻。马千乘是东汉开国功臣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因祖上功勋世袭石砫土司,两人的结合可谓珠联璧合。明末乃多事之秋,石砫又地处黔楚蜀之交,社会动乱更是此起彼伏,为在乱局中谋生存、求发展,秦良玉与丈夫建立起一支“戎伍肃然,远近所惮”的白杆兵。白杆兵以兵勇手中所持长枪的枪杆一概为白蜡木而得名,上配带刃的利钩,下配坚硬的铁环,作战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必要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便可作为攀岩登崖的器具,尤其在山地作战中更显神威。秦良玉夫妇手中这支数千人马的白杆兵,训练有素,所向披靡,威镇四方,也在乱世之中保住了石砫一方平安。

万历二十七年(1599),播州(今贵州遵义)宣抚使杨应龙勾结当地九个生苗部落举旗反叛,先是四处烧杀抢掠,继而一路呼啸,围困成都。马千乘奉命率领三千白杆兵随四川巡抚李化龙前往征剿,秦良玉率领五百精兵押运粮草,与副将周国柱扼守邓坎。次年正月,杨应龙乘官军在营中大摆筵席之机发动突然袭击,官军猝不及防,死伤惨重。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早有防备,率白杆兵拼死反击,挽狂澜于既倒,而后乘胜追击,一口气攻破杨应龙七个营寨。此役之后,又协助酉阳军攻取桑木关,大破杨应龙军。

万历四十一年(1613),马千乘被太监邱乘云诬告系狱,不久,病死狱中。秦良玉悲痛万分。按照土司父死子继、子幼则妻袭之制,秦良玉袭领马千乘之职,被朝廷任命为石砫土司、宣抚使。据《明史·秦良玉列传》:“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天启元年(1621),努尔哈赤趁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去职、巡抚袁应泰举措失当的机会,率八旗大军挥师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沈阳,陈兵辽河岸边。辽东告急。

明熹宗朱由校紧急调集军队增援辽东。秦良玉派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师先行驰往前线,自己随后与儿子马祥麟亲率三千白杆兵,星夜北上。

斯役,努尔哈赤的后金军队数倍于明军,战争打得极其惨烈,双方都损失惨重。秦邦屏战死,秦民屏拼死侥幸突围,马祥麟在血战中目中流矢,失掉了一只眼睛。尽管明军因寡不敌众惨遭失败,白杆兵却在这场殊死鏖战中打出了威风。战后,努尔哈赤极为震怒,对后金军队对阵白杆兵时的畏缩和溃逃耿耿于怀,下令革去参将拜音达里、游击将军伊郎阿的职务。

屡建奇功,崇祯皇帝赋诗盛赞

天启元年九月,明廷征调永宁宣抚使、彝族酋长奢崇明率所部兵马援救辽东,奢崇明趁机发动叛乱,出兵占重庆,攻合江,破泸州,陷播州,围成都,袭杀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建国号“大梁”,设丞相,建府衙,公开举旗造反,天下震动。

明廷急命朱燮元为四川巡抚,杨愈茂为四川总兵官,紧急征调军队围剿奢崇明。

秦良玉接到平叛命令,立即遣其弟秦民屏、侄秦翼明率白杆兵四千人火速插入南坪关(今重庆南坪),堵死重庆叛军归路,又分兵扼守忠州(今重庆忠县),切断叛军通路,自统白杆兵精兵六千溯江而上。据《明史·秦良玉列传》,秦良玉率白杆兵一路斩关夺隘,所向披靡,为戡平奢崇明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伏兵袭两河,焚其舟。分兵守忠州,驰檄夔州,令急防瞿塘上下……已而奢崇明围成都急,巡抚朱燮元檄良玉讨。时诸土司皆贪贼赂,逗遛不进。独良玉鼓行而西,收新都,长驱抵成都,贼遂解围去。”

崇祯三年(1630)春,皇太极率清兵从蓟镇突破边关,迅速占领山海关内的永平、遵化、滦河、迁安四城,打了一个漂亮的闪击战,然后撤回关外,留下贝勒爱新觉罗·阿敏驻守。

秦良玉奉诏勤王,且以自己的家财解决军需粮饷,再度率白杆兵驰往京畿,与孙承宗部合力反击。清兵抵挡不住白杆兵的凌厉攻势,连战失利,损失惨重,阿敏惊慌失措,弃城而逃。史载:“庄烈帝(即崇祯皇帝)优诏褒美,召见平台,赐良玉彩币羊酒,赋四诗旌其功。”其中一首诗这样写道: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保境安民,张献忠望而兴叹

崇祯七年(1634),张献忠率军突入四川,一举攻陷夔州(今重庆奉节),进围太平,势不可当,官军望风披靡。然而,秦良玉的白杆兵在战场上一现身,战场形势随之陡变,张献忠遇到了克星,连连溃败,不得不放弃四川,退走湖广。

此后数年,秦良玉一直率白杆兵与张献忠等周旋在湖广战场。

崇祯十年(1637),张献忠在进袭南阳的战斗中被左良玉军击败,本人也身负重伤,慑于官军强大攻势,在谷城暂时接受“招抚”。两年后,崇祯十二年(1639)五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等部在谷城重举大旗,楚蜀大地再燃烽火。

崇祯十三年(1640)闰正月,张献忠在枸坪关被左良玉击败,率部突入四川。据《明史·流贼传》:“十三年闰正月,良玉击贼枸坪关,献忠遁,追至玛瑙山。贼据山拒敌,良玉先登,贺人龙、李国奇夹击,大败之,斩首千三百余级,擒獻忠妻妾。”罗汝才部在马家寨遭到秦良玉沉重打击,斩首六百余,其头领“东山虎”被斩杀,“塌天”被活捉,罗汝才帅旗被夺,罗汝才部从此一蹶不振。

崇祯十七年(1644)十一月,张献忠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任命左右丞相,设置中央六部官衙,俨然以皇帝之尊君临天下,派员招降四川各土司。至此,除石砫外,四川全境基本被张献忠“大西”政权控制。张献忠军威大振。

在敌强我弱的局势下,白杆兵内部开始有人动摇,有的建议投降张献忠,有的建议率部转移再图发展,秦良玉志坚如铁,誓与石砫共存亡。“及全蜀尽陷,良玉慷慨语其众曰:‘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其敢以余年事逆贼哉!悉召所部约曰:‘有从贼者,族无赦!乃分兵守四境。贼遍招土司,独无敢至石砫者。”

有秦良玉镇守石砫,在蜀楚湖广间挥戈纵横十多年的张献忠只能望而兴叹,至死终不敢踏入石砫半步。

南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七月,75岁的秦良玉在一次检阅部队之后,猝然坠马离世,结束了她跃马扬戈“鸳鸯袖里握兵符”的一生。

《明史·秦良玉列传》评价道:“秦良玉一土舍妇人,提兵裹粮,崎岖转斗,其急公赴义有足多者。彼仗钺临戎,缩朒观望者,视此能无愧乎!”这短短数十字的评语写得是何等精当深切,发人深省!秦良玉一生戎马倥偬,纵横千万里,出生入死,以女子之身屡建战功,堪称千古一人。她虽能尽享天年,然而她的亲人却没有这么幸运,丈夫马千乘冤死狱中,哥哥秦邦屏、弟弟秦民屏、侄子秦拱明先后捐躯沙场。真可谓:巾帼名将功勋盖世标青史,满门忠烈碧血丹心耀千秋。

猜你喜欢
张献忠崇祯
李自成&张献忠:草根兄弟相爱相杀
唐甄《潜书》所载张献忠史实考辨
关于明末崇祯年间国家衰亡的部分原因初探
亡明罪魁祸首辨:崇祯和朝臣的共同作用
明末的中枢决策与权力格局演进:以崇祯帝“改票”为视角
浅析崇祯救国之策失败的原因
“有君无臣”论:明清之际崇祯君臣的历史评价与君臣观流变
试论明崇祯年间阁臣的更迭
张献忠:别老叫俺杀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