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春光
【摘要】 目的 分析紫杉醇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80例乳腺癌患者, 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4个周期的CEF100化疗方案,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4个周期的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情况, 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缓解(CR)25例(62.5%), 部分缓解(PR)11例(27.5%), 稳定(SD)
3例(7.5%), 进展(PD)1例(2.5), 总有效率(OR)为90.0%;对照组CR9例(22.5%), PR17例(42.5%), SD
14例(35.0%), PD0例, OR为65.0%;观察组OR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例患者在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期间出现Ⅲ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采用G-CSF对症治疗后缓解;7例患者出现Ⅱ级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反应。非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分别为脱发、恶心呕吐、肌肉关节疼痛、口腔黏膜、乏力, 未出现心脏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反应。结论 多西紫杉醇序贯化疗可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且安全性性高。紫杉醇序贯化疗期间应重点做好血液学毒性预防工作, 减少毒副反应。
【关键词】 乳腺癌;毒副反应;多西紫杉醇;序贯化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03.053
新辅助化疗(necoadjuvant chernotherapy)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标准, 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生存率的优点, 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已得到临床验证[1]。CEF是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乳腺癌的疗效显著。也有研究报道CEF方案进行化疗的同时联合序贯多西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独CEF化疗[2]。为此, 本文以本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 分析4个周期CEF100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同时序贯4个周期多西紫杉醇的效果及其毒副反应,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Ⅱb~Ⅲ期乳腺癌患者, 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7~71岁, 平均年龄(47.9±12.7)岁。原发肿瘤分期:T2期37例, T3期29例, T4期14例。淋巴结分期:N1期43例, N2期37例。依据TNM分期:Ⅱb期33例, Ⅲa29期例, Ⅲb期18例。肿瘤直径1.1~5.7 cm, 肿瘤大小3.4~11.9 cm。患者体力均为Zubrod 0级, 左心室射血分数(VEF)无异常。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新辅助化疗方案CEF100治疗:盐酸表柔比星(Epirubicin) 100 mg/m2+5-氟尿嘧啶(5-Fu)
500 mg/m2, 环磷酰胺(Cyclophosphanmide) 500 mg/m2, 每3周为1个周期。观察组患者接受4个周期CEF100化疗后, 接受4个周期序贯多西紫杉醇[费森尤斯卡比(武汉)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58368]治疗, 3周为1个周期。每次进行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前1 d, 患者持续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 d;化疗均采用颈内静脉置管给药方式。进行每周期化疗前对治疗效果及化疗的毒性反应进行评估, 并给予对症治疗。如3度以上的粒细胞减少症患者接受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支持。化疗结束后3~4周患者行手术, 术后3~4周行放射治疗。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缓解, 观察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新辅助化疗前后, 临床体检和B超测量肿瘤原发病灶体积,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实体瘤通用评价标准将疗效分为CR、PR、SD、PD。OR=(CR+PR)/总例数×100%。根据WHO化疗药物急性、亚急性毒性分级标准评估毒副反应, 毒副反应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 0~Ⅳ级表示不良反应程度不断加重。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疾病缓解情况 观察组CR25例(62.5%), PR11例(27.5%), SD3例(7.5%), PD1例(2.5), OR为90.0%;对照组CR9例(22.5%), PR17例(42.5%), SD14例(35.0%), PD0例, OR为65.0%;观察组OR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毒副反应 观察组6例患者在序贯多西紫杉醇化疗期间出现Ⅲ级及以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采用G-CSF对症治疗后缓解;7例患者出现Ⅱ级血小板、白细胞减少反应。非造血系统毒性反应分别为脱发、恶心嘔吐、肌肉关节疼痛、口腔黏膜、乏力, 未出现心脏毒性和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3 讨论
与传统化疗方式相比, 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分期、消灭微小转移灶和耐药性、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生存率的优点。某临床研究报道[3-8], 新辅助化疗可降低肿瘤生成新血管的效果, 并通过影响bcl-2和p53基因表达水平, 加速肿瘤细胞凋亡速度, 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另一采用新辅助化疗的研究报道[4, 9-11], 新辅助化疗可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抑制癌细胞增殖作用。多西紫杉醇属于新型人工半合成抗肿瘤药物, 它可通过微管和微管蛋白系统放置多聚化过程, 稳定微管, 将癌细胞控制在M其期和G2期, 达到抑制癌细胞有丝分裂和增值作用[12, 13]。和普通紫杉醇相比, 多西紫杉醇在癌细胞中的浓度更高, 最高可达3倍。此外, 多西紫杉醇停留于细胞内的时间也更长, 因而治疗效果更好。多西紫杉醇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研究显示多西紫杉醇联合阿霉素化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有效率可高达90%[6]。本研究结果中, 多西紫杉醇联合CEF化疗的有效率为90.0%, 显著高于单纯CEF化疗的65.0(P<0.05), 提示序贯多西紫杉醇可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序贯多西紫杉醇的不良反应多为血液学毒性、过敏反应和神经毒性, 如白细胞、粒细胞、血红蛋白细胞数量减少、骨髓抑制[14-16]。本研究中, 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而未出现骨髓抑制等过敏反应和神经毒性, 也未出现重度关节肌肉酸痛等症状, 可能与患者术前服用地塞米松预防有关。
综上所述, 紫杉醇序贯化疗可提高治疗乳腺癌的疗效, 且安全性性高。紫杉醇序贯化疗期间应做好血液学毒性预防工作, 减少毒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杨泳, 张家衡. 多烯紫杉醇、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序贯治疗转移复发性乳腺癌临床观察.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11):1558-1561.
[2] 邵剑锋, 练英妮, 李曙平. 以紫杉醇周疗法改良标准密集EC→P方案用于高危乳腺癌辅助化疗的临床研究. 中国肿瘤, 2014, 23(1):77-80.
[3] 邓权通. Tau与乳腺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2011, 5(3):39-42.
[4] 王翠, 张学敏, 王胜林, 等. 107例乳腺癌患者静滴紫杉醇的用药观察及护理. 河北医学, 2010, 16(5):612-614.
[5] 杨淑梅. 乳腺癌患者使用紫杉醇序贯化疗的观察及护理. 空军医学杂志, 2010, 26(3):173-174.
[6] 桂安萍, 凌飞海, 郑书楷. 紫杉醇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影响. 中国癌症杂志, 2013, 23(9):737-743.
[7] 黄丽. 多西紫杉醇和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治疗乳腺癌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 中外医疗, 2016, 35(8):103-104.
[8] 朱江华. 临床药师参与乳腺癌患者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今日药学, 2016(5):317-320.
[9] 沈雅香. 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资料研究.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15):1811-1812.
[10] 胡爱萍. 不同剂量表柔比星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比较.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24):5564-5565.
[11] 王雅婧. 多西他赛与表柔比星联合或序贯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昆明医科大学, 2015.
[12] 王坤. 阿霉素+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和阿霉素+紫杉醇序贯每周紫杉醇在高风险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中的多中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 循证医学, 2007, 7(3):129.
[13] 盛树海, 赵楚敏, 郑进, 等. 多西紫杉醇、表阿霉素、环磷酰胺联合化疗与序贯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空腹血糖的影响. 实用醫学杂志, 2013, 29(2):302-304.
[14] 洪慧, 姚满红, 李玉凤, 等. 赫赛汀联合紫杉醇序贯FEC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1例.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6, 19(4):566-568.
[15] 温凤云, 于洪, 张斌, 等. CEF100序贯多西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7, 29(2):124-126.
[16] 程鹏. TEC与EC-T化疗治疗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对空腹血糖的影响. 中国实用医刊, 2015(14):1-2.
[收稿日期:2016-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