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7-03-20 11:19乔建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3期
关键词:胶质瘤靶向定向

乔建华

【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应用于脑胶质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40例脑胶质瘤患者,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改善评分和2年内的存活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 高于对照组的7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3.68)分,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为(29.67±1.16)分, 均优于对照组的(53.6±1.49)、(39.7±2.46)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为80%, 高于对照组的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自理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 提高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 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信采纳。

胶质瘤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肿瘤在脑内以浸润性方式生长, 与周围脑组织难以区分, 生长于脑功能区和脑深部的肿瘤手术时全切较为困难, 常常需要在术前精确定位, 以达到术中彻底切除肿瘤的目的[1]。为此, 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 现将研究内容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0例脑胶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20例。对照组男11例, 女9例;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40.5±9.3)岁;病程0.6~4.0年, 平均病程(3.6±0.8)年。观察组男12例, 女8例;年龄24~

68岁, 平均年龄(43.3±9.1)岁;病程2.0~5.0年, 平均病程(3.2±

1.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肿瘤切除术进行治疗, 切除患者肿瘤和周边病变组织, 保存患者正常脑组织和神经, 结合常规病理检查进行明确诊断和分析。观察组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进行治疗, 在CT室局部麻醉下安装多功能脑立体定向仪, 对患者的头颅进行扫描, 计算患者手术靶点三维坐标值, 事先确定好患者的手术过程, 按照计算得出的坐标值安装定向仪和导向系统, 确定好手术开颅点和手术轨迹, 然后返回手术室进行全身麻醉后在显微镜下开颅切除患者的病灶, 根据坐标值调整定向仪, 在导向针引导下选择距离病灶最近位置切开皮层, 尽可能避开功能区和血管多发区域, 充分暴露病灶, 将预先界定的肿瘤范围全部切除, 彻底止血, 严密缝合患者的硬脑膜和头皮各层, 术后常规抗癫痫治疗至少3个月[1]。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标准[2]:显效:患者各项指标开始趋于正常, 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有效:患者各项指标正常, 临床症状减少;无效:病情无好转, 且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评分。ADL评分采用ADL量表进行有效的评估, 总分为100分, 评分越高说明自理能力较好;神经功能改善评估采用CSS进行评估, 得分越高表示神经损伤越大。③统计分析两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75%), 有效4例(20%), 无效1例5(5%), 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20%), 有效10例(50%), 无效6例(30%), 总有效率为70%(14/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3.68)分, CSS评分为(29.67±

1.1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3.6±1.49)分, CSS评分为(39.7±2.46)分;观察组患者的ADL評分和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比较 经过2年的随访, 观察组患者在2年内的存活率为80%(16/20), 对照组患者在2年内的存活率为50%(10/20);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胶质瘤的治疗一直是临床神经外科治疗的难点之一, 有报道显示肿瘤的易发群体年龄偏年轻, 且好发于左侧优势半球, 采用常规的开颅手术治疗往往不能全切肿瘤, 且对肿瘤周边功能区造成一定的影响, 从而导致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的下降。因此, 在进行手术切除的过程中, 要求最大程度的切除胶质瘤病变, 尽可能降低对肿瘤周围功能区的影响, 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3-5]。

脑肿瘤的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是将计算机扫描影像技术和立体定向技术进行有效的结合, 使得颅内病变部位能够更加清晰和精确的显示, 真实和直观的显示患者脑组织结构和病灶关系, 进一步帮助患者合理和科学地选择开颅点, 最大程度上降低手术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6-8]。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技术可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 定向活检可避免开颅, 可对患者脑深部病变和功能区的病变进行准确诊断。有关研究表明, 开放式立体定向手术可对患者的脑深部和重要功能区的囊性肿瘤和小病灶进行切除, 精确判断患者的手术路径, 减少患者周围脑组织的损伤, 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9-11]。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显效15例(75%), 有效4例(20%), 无效1例5(5%), 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20%), 有效10例(50%), 无效6例(30%), 总有效率为70%(14/2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为(79.63±

3.68)分, CSS评分为(29.67±1.16)分;对照组患者的ADL评分为(53.6±1.49)分, CSS评分为(39.7±2.46)分;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和神经功能改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年内的存活率为80%(16/20), 对照组患者在2年内的存活率为50%(10/20);观察组患者2年内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采用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自理能力和神经缺损程度, 提高患者2年内的生存率, 为胶质瘤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科学的临床价值, 值得临床信采纳。

参考文献

[1] 张友三, 张剑宁, 范磊, 等. 立體定向切除颅内小病灶19例分析.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 27(2):108-109.

[2] 方应洪, 周雄鄂, 韩金安, 等. 立体定向显微手术等体积切除幕上脑胶质瘤.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 8(1):47-48.

[3] 陈邱明, 袁邦清, 吴贤群, 等. 立体定向手术在脑深部及功能区的囊性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立体定向和功能性神经外科杂志, 2014, 27(1):45-46.

[4] 高德玉. 脑胶质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显微手术临床应用分析. 甘肃科技纵横, 2015, 44(8):117-119.

[5] 段国庆, 陈小兵, 胡文忠. 脑胶质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 2016, 35(2):38-39.

[6] 成友军, 郭旭东, 王金伟. 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临床应用分析. 中外医疗, 2014, 33(20):73-74.

[7] 马金河. 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比较. 现代养生, 2015(4):37.

[8] 龙新泉. 脑肿瘤立体定向靶向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医学创新, 2013(31):89-90.

[9] 霍贵通, 王少青, 闫君蕊, 等.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肿瘤的临床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5(31):164-165.

[10] 李珠明, 崔玉琴. 三维适形放疗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胶质瘤初步临床分析. 现代肿瘤医学, 2006, 14(1):12-13.

[11] 李映凡, 刘杨, 陈宜春, 等. MRI引导脑胶质瘤立体定向活检的准确性评价. 现代肿瘤医学, 2009, 17(8):1439-1442.

[收稿日期:2016-12-26]

猜你喜欢
胶质瘤靶向定向
“六步四环”单元教学靶向课堂提质
靶向免疫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叶酸靶向anti-miR-221阴离子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复发胶质瘤组织中miRNA-200c的表达 及作用机制研究
如何理性看待肿瘤靶向治疗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