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发展实证研究

2017-03-20 10:46程玲玲
商场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区位熵相关分析产业集群

摘 要:以浙江省为例,构建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测度指标,选取2006年-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区位熵方法对浙江省工业企业进行研究,最终遴选出16个产业集群行业。利用spss20.0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最终发现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对浙江省的产业集群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区位熵;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

一、引言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出要促进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浙江省地处长江经济带的下游地区,是中国产业集群发展比较典型的区域。早在2009年初,浙江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确定余杭家纺、宁波服装、乐清电器等21个块状经济作为试点,探索产业的转型升级。

就全国而言,浙江省的产业集群程度是最高的,目前已形成成百上千个专业村或专业镇,其空间分布由最初的“一乡一品、一县一业”为主的县域型转向跨县域型和市域覆盖性等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形态,产业间相互渗透的趋势更为明显。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推动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发展的一大支柱。

浙江省存在產业集群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领域,而且大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科技含量和工业附加值较低,那么,针对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特点,它是否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相关关系?即使存在,相关关系是否明显?本文将在实证分析部分进行定量研究。

二、文献综述

随着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产业的转型升级,近年来,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刘新艳和赵顺龙以江苏省产业集群为例,探究了区域环境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李治国和邓雅文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为例,构建了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的区域创新平台,并利用灰色关联法进行了实证研究。邵云飞、周敏和王思梦从实践的角度,以我国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创新网络为实证对象,具体研讨了我国西部装备制造业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刘军、李廉水和王忠以1999-2007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集聚对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黄亦鹏、魏国平和尹怡然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战略研究。王晓光和方娅基于产业集群对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王巾对浙江省台州市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进行了耦合研究。孙霞和杨国辉[8]提出可以通过加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来推动地区创新竞争力的提升。

综合来看,学者们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单项研究文献较多,但是对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互动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而且很多的文献研究都偏向于定性研究,由于有关产业集群的测度指标在实际的实证分析中的运用存在一定局限性,譬如:数据的可获取性、指标含义清晰度等,从而导致对产业集群的定量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结合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文献就更加少。本文利用区位熵以及主成分分析对浙江省产业集群进行了定量研究,同时探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所运用的方法虽没有创新性,但在定量的基础上对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

三、指标体系设计与数据来源

1.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

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指标,在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可行性、可比性以及数据的可获取性等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4个一级指标,分别是知识创新能力、投入产出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环境以及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在每个一级指标下又下设了几个二级指标,最终设置了33个具体的三级指标。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表1 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2.产业集群测度指标

本文利用区位熵的测度方法对产业集群进行初步研究。区位熵也称为生产的地区集中度指标或专门化率,是比率的比率,由哈盖特(P·Hagget)首次提出并用于区位分析中,通常用来衡量某一生产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一个产业在一个区域中的专业化程度,即一个产业是否属于产业集群范畴。区位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3.产业集群指标评估

以下以浙江省工业企业为例,基于数据的科学性和可获取性,选取了2006年-2013年按行业划分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指标进行产业集群的研究,即LQ值表示浙江省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浙江省总的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与全国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全国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值的比值。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通过对数据进行计算整理,最终遴选出浙江省的纺织业、家具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16个行业的LQ值大于1,也就说明这16个行业存在产业集群现象。同时还可以发现,浙江省产业集群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等传统的工业行业,这与表一存在某种程度的契合,2006年-2013年区位熵值的数据大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也就说明浙江省产业集群有更深层次的发展。区位熵值将作为原始数据在实证部分进一步进行分析。

四、实证分析

1.主成分分析

由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估指标较多,数据量大,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降维处理。根据以上33个三级评估指标,选取浙江省2006年-2013年的数据,利用spss20.0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计算得到8个年份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并进行排序,原始数据均来自浙江省统计年鉴。

根据spss的分析结果得到三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已达到95.088%,也就说明这三个主成分所代表的信息量已经能够充分解释和提供原始数据所反应的信息。

将2006年-2013年浙江省16个具有产业集群的产业的区位熵值进行主成分分析,步骤同上,最终得到3个主成分分,各年份主成分得分及排名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2013年综合主成分得分及得分排名逐年上升,也就说明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逐年上升。从上表可以看出,2006年-2013年产业集群区位熵值呈波动上升趋势,也就说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经济效益大体上呈现上升趋势。这与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的趋势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契合。

2.相关分析

将区域创新能力的综合主成分得分和产业集群区位熵综合主成分得分进行对比研究,探究两者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下是2006年-2013年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综合主成分得分的趋势图。

从上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综合主成分得分趋势总体上趋于一致,在2010年上半年之前,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和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且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趋势,在2010年下半年及以后,产业集群的发展速度相比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所滞缓。

利用spss20.0对区域创新能力综合主成分(X1)和产业集群综合主成分得分(X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相关系数r=0.782,p<0.05。即说明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集群的效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五、結论及建议

本文以浙江省产业集群为例,选取了浙江省2006-2013年时间序列数据,探究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互动关系,得到如下结论和建议。

1.浙江省产业集群分布不均匀且存在类似产业集群。由表1所整理的产业集群在浙江省的分布来看,浙江省产业集群存在着发展不均的现象。比如,宁波、温州等地的产业集群数量多,而舟山、湖州等产业集群数量分布相对较少。应结合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打造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若干相同产业集群应加强沟通与联系,发挥集群优势,资源共享,打造更大的产业集群圈。

2.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浙江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行业,多是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科技含量低,工业附加值低。政府应做好引导作用,产学研相结合,促进浙江省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促进高科技领域产业集群的形成。

3.加强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良性互动。文章的实证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浙江省要想在全国区域创新能力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就必须借助产业集群这一特色优势,正确利用其与区域创新能力的良性互动关系,提高浙江省的区域创新能力。

4.发展产业集群统计已经刻不容缓。在进行实证分析的准备工作中,未发现有具体的有关浙江省产业集群的数据,产业集群已经做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对产业集群的数据统计工作还未落实到位,不利于对其深入研究,更不利于其更好的发展。比如,要想促进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不可避免要对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的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是这一部分的统计数据缺不健全。

参考文献:

[1]刘新艳,赵顺龙.区域环境对产业集群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集群创新能力中介作用的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06:72-79.

[2]李治国,邓雅文.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视阙下的区域创新平台构建--以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5,02:157-164.

[3]邵云飞,周敏,王思梦.集群网络整体结构特征对集群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德阳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13,05:85-91.

[4]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06:191-198.

[5]黄亦鹏,魏国平,尹怡然.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1:143-146.

[6]王晓光,方娅.基于产业集群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区域创新能力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10:100-103.

[7]王巾.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耦合研究--以台州为例[J].企业经济,2011,08:105-107.

[8]孙霞,杨国辉.创新与地区竞争优势--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2,12:62-66.

作者简介:程玲玲(1990- ),女,安徽安庆人,安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创新管理

猜你喜欢
区位熵相关分析产业集群
北京金融产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绵阳市工业产业结构分析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基于区位熵分析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产业的集聚现状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
湖北省大冶市食品饮品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基于区位熵的江苏机电产业集聚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