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艳
做教师,也做诗人,用诗人的情怀做教育,用生命抒写人们最关注的明天的诗!
——题记
我是一位乡村教师。不断走近孩子,我发现:低年级的孩子活泼真诚、善于言辞,高年级的孩子沉默寡言、流里流气。我不知道我们的孩子怎么会变成这样,我想知道我如何做才能拓展他们生命的长度宽度高度。
我摸索。2011年我走进了新教育,遇上了晨诵,和孩子们轻吟《向着明亮那方》,看着沉浸其中的他们,我对自己说:我要用诗歌在他们的生命里种一颗美好的种子。2013年起,我一边学习着新教育的理念,践行着各种课程,一边寻找属于农村晨诵的声音,在教室里研发了自己的课程——那诗意在乡土的歌。
不断地深入新教育,虽然,我相信行动就有收获,坚守遭遇奇迹!我还是有些犹豫,把新教育课程纳入我的学科课程行吗?在我们看来是无法拯救的事实面前,新教育能创造奇迹吗?晨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
2016年1月6日,天,不时飘着阵阵细雨,空气中流淌着乡土特有的味道。
“老师,小南写诗了——写《新年》了——”第一节课刚下,黄薇薇拿着我精心为每个孩子准备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的创作本就跑来了,激动得小脸通红。
这一周是2015年秋学期我们的《那诗意在乡土的歌》最后一周旅行,结合时令,围绕主题“新年”,我选择了叶圣陶先生的《新年》,周三是我送诗。
我清楚地记得,我把孩提时代的新年印记与当下孩子的新年畅想融合起来,诵给了孩子们。他们对送诗既表达了深刻的共鸣也说出了不同的感受。小南还是默默地坐在座位上,眼神恍惚。
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两年来,不管诗的语言多有趣,画面多么吸引人,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跟着我们断断续续地、含含糊糊地读着。
我也清楚地记得,她入学的第一天起,她的父母就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孩子有些……行行好,给带着吧!给带着吧!面对这对苍老夫妻的恳求,我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这个生命的加入,即使是拿出考试拖后腿的理由我都觉得是天理难容。就这样,一个有些特殊的孩子成为我们班的一员。
我知道,她无力计算,更不能阅读,字被孩子们称为天书,话被孩子们戏称外星人的语言,学校对于她来说只是一个和家不一样的世界而已,她以她自己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班级里。但是,在我的眼里,她只是上帝给了我一把难以打开的锁。
我也不会忘记曾经的努力:为了她不再孤单,我常和她“聊天”,给她找了个温柔善解人意的同桌,动员孩子们找她游戏……动了不少脑筋,也运用了不少的新法子,但,我还是未能找到打开这把锁的钥匙。
然而,我没想到,自《那诗意在乡土的歌》在教室里唱响后,她的眼睛里曾闪过一道亮光。
我不知道那亮光意味着什么?但从那以后的每一个黎明,我都会拿出两分钟时间,单独教她读诗。
虽然,她的朗读是那样地吃力,但她的表情告诉我她还是喜欢这样的诗歌的,或许这也是适合她的教育。
发创作本时,那道亮光和那副表情,让我毫不犹豫地把本子也給了她,并不是想她也能写起来,只因我对生命的敬畏!
一天两分钟,我和小南一起坚持了两年。两年来,在校的每一个清晨的两分钟累计起来,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对于小南来说,这样的结果,就是在这个清晨,她写出了下面这首被同学们惊叹的诗:
大姐上,
人多少了,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没花开了,
一文,
我就只到是心年来了。
读着那让人费力辨认的又蹩脚的文字以及似乎来自地球之外的画面,难道,我找到了那把钥匙?我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憾,隐隐作痛,泪夺眶而出,好似这孩子竟是我的,而不是那对老夫妻的。
我更没想到,这近800天1600分钟的累计,竟开启了一个不会计算、不能阅读的孩子那久封在生命深处的智慧,让她提起笔来写自己的生命之诗,我的泪越发汹涌难止。
“老师,你教她读诗有用了!她也会写诗了!”黄薇薇和几个孩子看见我流泪,竟商量好了似的,有的替我擦眼泪,有的重复着这让人激动人心的话。
这是一个我永远无法忘记的日子,这个清晨必将在我的教育教学生涯中留下最刻骨的印记。
期末庆典上,我给予了小南这样的颁奖词:“你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你用仅仅几行,写出了自己的生命诗意,我们相信,那就是流淌在你心中最美的歌。这样的一次自我突破,足以让我铭记一生。你也是一颗沉睡的种子,但你以自己的方式正慢慢地醒来,花开有时,我们愿意再等三年!”
看着她颠颠簸簸地走上讲台,脸上闪烁着异于同龄人的微笑时,持久的掌声中,我紧紧抱住了她,我的泪也再次滑落。
这是她独有的两分钟儿童诗诵读缔造的奇迹吗?这是我们的新教育缔造的奇迹吗?尽管,我还不敢下这个结论,但她的点滴改变的确是新教育的晨诵带来的,而我对自己的课程有了更大的信心,踏实了我的新教育之旅。
且思且行,我们沿着课程目标:通过乡土诗歌的吟诵,锤炼孩子的语感,培养自我教育的意识;通过作诗,培养孩子观察力、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形成合作意识;通过习诗,引导孩子表达内心真实的感受,学会梳理知识,掌握学习规律;最终,把孩子培养成懂得感恩,拥有乡土情怀,永葆真善美的人。
且行且思,我们这样行走:周二诵诗,开启诗 — 复习旧诗 — 诵读新诗 — 简单赏析 — 诗配画。周三送诗,依据对孩子们生活学习的观察,我写儿童诗,周三早上把诗送给孩子们,引导他们赏析,对我的创作过程进行简单再现,并配画。周四作诗,引导孩子对乡土生活进行再现,确定诗歌主题,畅所欲言,集体作诗。周五习诗,先分别诵读前三首诗,接着以个人为单位说说本周收获,自由展示自己的创作,再说说创作小故事。周五寄诗,我用现象学思想,书写课程叙事。我们创生了自己的评价方式:主人公式,发表式,家人评价式,颁奖式,庆典式。
且诗且行,我们学习了80首诗,集体创作了80首诗,孩子们几乎都能在诵诗结束十分钟内创作一首小诗,有的孩子兴致高时竟接连作好几首。刘铜硕等10人的诗歌创作先后刊登在诗刊《蓼风》上。而诗歌浸润中,孩子们的笑容更灿烂了,言语更纯净了,生命更丰富了;他们眼睛里流淌着自信及感恩;神情里流露出诗人潜质;作诗的快乐;学习的幸福……真的,非亲历者不可体会。
且行且诗,我写了100多首儿童诗,多首刊发在《大别山晨报》,课程故事被霍邱县电视台报道;其叙事入围2015年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同年10月被《中国教师报》“课改周刊”报道并推荐参加第四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评选;年底我从全年报道的50个课程研发者脱颖而出在“课改研究”版做了《生命的印记不敢忘》的课程独白;2016年4月《当代教育家》杂志对我的个人成长及课程进行了报道,5月《安徽青年报》对课程进行了报道。让我更感动的是:我的文字愈发接近诗意,人越发柔软,心渐渐干净起来!
在乡土,在新教育晨诵的引领下,我用饱含着“土气”的诗歌开启每个乡村黎明,我坚信,它能够用诗意的语言及诗人浪漫的艺术情调、深邃的哲学视角、虔诚的宗教情怀塑造孩子,最终带着真善美的良好品质走向社会,成为自己,善待他人,更好生活。
(作者单位:安徽省霍邱县户胡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