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萍
摘要:文化影响语言的表达形式、语音、语调以及语言所附带的肢体动作等方面。由于中日文化存在差异,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运用日语与日本人进行沟通时在某种程度会产生误解,导致很难把握语言负载的准确意义。日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有必要将日本民族的文化适度、适当地渗透在日語会话课堂上,提高学生准确地运用日语的能力。
关键词:日本文化;日语;日常会话;共生
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142-02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国际化交往的频繁,学习外语的目的变得更加清晰起来。为了顺利进行交际,既需要理解潜藏在语言深处的文化的能力,也需要具有超越交际中的文化理解障碍的能力。
日语学习者(指把日语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群体)通过日语会话课在某种程度上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语表达本身以及日本人语言动作的特点等。学习者一方面会受到来自母语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会受到来自目的语的文化冲击,这些都会影响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质量等。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冲突,怎样才能将其冲突降到最低限度呢,本论文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尝试对日语会话课堂上的文化背景导入问题进行探讨,引用实例,尤其从其导入的必要性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日语学者减轻学习的负担,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从事日语教学的人员都知道日语学习者虽然学习了日语的发音、词汇、语法等,但是要顺利做到使用日语进行沟通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当一个人向自己以外的人表达自己的意愿时,不仅传达语言符号所表达的信息,同时也传递非语言特征的信息,比如:“表情”、“肢体动作”、“视线(目光)”、“姿势”以及“与对方的距离”等都属于非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大多由于文化的差异而出现意义上差异,因此,在交流时常常会引起误解。这些几乎都属于文化领域的范畴,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信息来源于其归属的文化价值观,所以假如不能正确认知谈话对象的文化的话,就无法达到正确的理解,换而言之,无法顺利进行沟通。日本人在表达自己意志时,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非语言表达方面都是在遵从本民族的习惯为立足点的。
例如日本人早晨见面会互相大声打招呼说“お早うございます(早安)”,都认为这样可以让人感觉到团队的朝气和团队成员直接彼此的融洽的氛围。与此同时打招呼的人彼此之间还要弯腰鞠躬。据说日本的“鞠躬行礼”最早出现在日本的弥生时代,意味着普通百姓对身份高的人的一种敬意。到了日本的飞鸟、奈良时代,日本以中国的礼法作为参照制定出了与身份相符合的“鞠躬行礼”。如今,“鞠躬行礼”已经成为日本人的习惯之一,当成了家常便饭。被认为生活中有了“鞠躬行礼”日本人的生活才具有了完整性和有序性。欣赏日剧或是日语动画片,经常会听到剧中人物因为做了对不住对方的事情等时会说“すいません(对不起)”,当说到这个寒暄语时,只要是日本人不论男女都会将身体稍稍放低。即一般情况下说这句寒暄语时,都要伴随“略微弯腰”这个动作。假如采取挺胸、直背、不错眼珠地盯看对方的脸的体态,说出这个寒暄语时,对方(日语为母语的听者)绝不会感到有抱歉的含义。假如讲话者(日语为其学习的目的语)从小就被教导,为了表示对他人心中无愧就必须经常挺胸的话,做出“稍微弯腰”这个动作将是很难的。同样,反过来习惯了略微弯腰行礼的日本人假如他们见到了以握手为寒暄手段的中国人或者欧美人的话,日本人会习惯地在略微弯腰的体态下伸出一只手与对方打招呼,此时的日本人的体态应该是很滑稽的,丧失了整体形象的严谨性,而且与对方的间隔距离过远,整个体态过于生硬,缺乏自然感。
在日语会话课堂上除了使学生准确地掌握日语的单词发音、语调、句子结构、语法表达之外,那就是体态语动作方面的训练了。笔者认为由于日本民族是个喜好鞠躬的民族,所以首先要进行与日语表达相吻合的鞠躬行礼方面的训练。一般情况下为了表示郑重要先鞠躬行礼然后再说话,即“先礼后语”。由于受到对方的年龄、身份、性别以及进行鞠躬者对对方的尊重度的制约,所以鞠躬要有顺序,如年纪轻的人要主动向年龄高的人鞠躬;地位低的人(如:公司中的科员)要主动向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如:科长、部长、社长等)鞠躬;女性要先向男性鞠躬;店员要先向顾客鞠躬等等。“鞠躬行礼”是日本民族的有序性的突出代表。因此在会话课堂上遇到此种对话表达时,抓住时机训练学员的地道日式鞠躬显得格外重要起来。
还有日语学习者需要习得日本的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行动特征。多数情况下,由于对日本人的言语行动理解的欠缺而招致误解。为了交际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一种比语法能力还要高级的一种能力就是正确理解目的语国家的文化。
比如从日本的饮食习惯上看,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以吃光为敬,可以说日本的吃光为敬的饮食文化体现了一种节俭和节能。但是我们的传统饮食文化是希望盘中能够有剩余,预示我们生活富足,连年有余,所以在准备饭菜量的时候都要比实际人数多准备一些,形成了不必要的浪费。日本人在外就餐的机会很多,主要采取AA制。
从讲话和听话方式上看,日语特征是讲话中不停地随声附和。这一点给许多学习日语的外国人带来了困扰。比如:
A:先週、秋葉原へ行ったんですが…
B:エエ
A:久しぶりだったんで…
B:エエ
A:すっかり様子が変わちゃって…
B:ソウデショウネ
A:駅の出口を間違えちゃって…
B:アッ、ソウテスカ
A:待ち合わせ時間に遅れたし、相手には怒られたし…
B:エエ、エエ
A:大変でしたよ。
以上的对话中,用片假名表示的是为了促使讲话者继续进行话题的表达形式,是一种随声附和的表达。日语中表示随声附和的“エエ”、“ハイ”、“ウン”等等与表示赞同的作用同时出现,所以学习日语的外国人通常把它理解成“赞成的标识”,过后当发现讲话的日本人并非表赞同意义时,学习日语的外国人感觉到“被骗了”,这可是一个无法挽救的误解,有可能日本人从此以后不会得到外国人的信任了。
日語中的寒暄语的使用问题。如,外国人在日语课堂上学会了一句日语表达:“お出かけですか?どちらへ?(您要出门吗?要去哪里?)”这句话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打探对方的隐私、惹人生气的一种表达。其实这句寒暄语,多数情况下它表示的意思是对听者的关心。即是一种礼节方面的问候,用外国语表达的寒暄,它是属于礼节方面的,还是实质性的等等,对这些的掌握程度也暗示着能够随心所欲使用外语的程度。所以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于日语寒暄语的正确理解的引导。
日本人在与人见面寒暄时往往从回忆过去开始。日本人从他人处得到礼物或者请他人帮助做什么事情时,在当时就会致谢,而且下次再见面时还会再次致谢。日语表达的形式或者是“昨日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昨天的关照)”、或者是“先週は、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谢谢您上周的费心)”等等。一般认为经常被使用的表达大概是“先日、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吧。这被认为是日本式的礼节。但是在汉语的寒暄表达中很少提起过去。也可以说没有约定俗成的固定表达式。这种表达实际上是告知说话者和听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今天见面才开始的,重要的是要告知他们的关系从以前就存在的,属于确认的关系。日语中还有对眼前的对方表示关心的寒暄固定表达形式,如,“お元気ですか(您好吗)?”对应这句话的传统表达是:“お変わりありませんか(您好吗)?”它就表达了说话者与听者之间的关系来源于过去,换言之,听到使用这个寒暄语打招呼的话,第三者就知道了他们是老朋友了。在日语当中提及过去的寒暄语表达的频率很高而且数量也很多,比如、要走出家门时要说“行ってまいります(我走了)”、与此相反不出门的人要回应这句话说“行ってらしゃい(你走好)、从外面回到自己家的人要说“ただいま(我回来了)”、房间内的人要回应说“お帰りなさい(欢迎回来)”;就餐之前要说“いただきます(我开动了/我开始吃了)”,吃完饭了,放下手中的餐具要说“ご馳走様でした(我吃饱了)等等,日语中固定的惯用表达式的寒暄语非常丰富。为了记住为数众多的日语寒暄语需要花大气力才能完成。
参考文献:
[1]戴昭銘.文化语言学导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胡振平.文化语言学与日语教学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8,(1).
The Symbiosis of Japanese Culture and Japanese Daily Conversation
LV Ping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11,China)
Abstract:Culture affects the expression form of language, speech, intonation, and the language of the body movements and other aspects.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Japanese culture,Japanese learners of Chinese in the use of Japanese and Japanese communication in a certain extent will produce misunderstanding,resulting in a difficult to grasp the exact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load. The goal of Japa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so it is necessary to properly and appropriately penetrate the Japanese culture,an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use Japanese accurately.
Key words:Japanese culture;Japanese;daily conversation;symbi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