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本科毕业设计为引导的学分制教学之思考

2017-03-20 19:31邹军涛马蔚蔚张忠明梁淑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分制毕业设计人才培养

邹军涛+马蔚蔚+张忠明+梁淑华

摘要:如何将毕业设计(论文)作为目标和靶向引入学分制教学,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区别于学年制,学分制突出的“公平与效率”和增强高校及所培养人才的应变能力均有很大意义。本文以西安理工大学材料类专业毕业设计为例,对本科毕业设计与本科教学相结合进行思考,试图提出一些有效的学分制教学方法。因为在第八学期材料类专业同时有400-500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导致了各种仪器设备需长时间排队,以及设备长时间高负荷运转,致使学生做实验效率和积极性低下,最终毕业设计质量普遍不理想现象,所以,本文提出做好第七学期的本科毕业设计,建立指导教师入学指导模式,以及结合科技竞赛,形式多样、自由有序地开展本科毕业设计的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学分制;毕业设计;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1-0009-04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大学教育中学分最多、历时最长、最重要的一个教育环节,很多本科生直到毕业答辩结束,才能理解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如何更好地完成,甚至有一些同学至此才明白自己大学学习是为什么而学,才明白自己的专业是做什么事情。一些学生本科即将毕业,才想要努力学习,获得更系统的专业知识,可为时已晚。如何将毕业设计(论文)作为目标和靶向引入学分制教学,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学分制实施的目的:一方面是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学生有自己独立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相互竞争,实现按照社会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另一方面,要让所有学生发挥其特长,使学习目的更符合学生的意愿和要求。所以,如何在学分制教学下进行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尤为重要,也需要进行思考得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一、完全学分制的目标和宗旨

学分制的前身是选修制,最早在德国出现,在17世纪后期,德国对高等教育非常重视,高等院校发展迅猛,但办学质量和学校声誉相对都不高,造成一些高等院校因生源严重不足而被迫停止办学。之后,德国以哈勒大学、哥廷根大学为首掀起了一场围绕学术自由的大学改革运动,他们一是采纳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二是推行思想自由和教学自由。他们在革新后的办学宗旨和教育原则指导下,对课程设置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从而区别于中世纪时期传统的大学,他们创新性地增加了大量实践性课程。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典型就是柏林大学。柏林大学自从创办以来就实行了“课程选修制”,而且逐渐形成了与“选课制”相一致的教育教学思想及理论体系。从此,“选课制”就成为一种具有教育理论指导的教学制度[1]。

之后,有大量的美国青年前往德国学习,并把这样的课程设置带回了美国。值得称赞的是,美国的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裴逊最早提出了选课制思想;另外,美国教育学家、哈佛大学校长查理士·艾略特为选课制提出了理论依据;随后,美国哈佛大学率先实行选课制,进而产生学分制。

学分制自从在美国哈佛大学实施后,虽然经历了多次责难,并进行不断改革,但学分制宗旨没变,这就是哈佛第16任校长艾略特提到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其学习自由,促进竞争性学习,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提前毕业,也允许后进学生延长学时。这一宗旨是一种科学的、合理的、尊重个人发展的教育价值观[2]。

而学分制的本质是“因人施教”,主要体现为: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课程、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天赋、智力、学习时间、兴趣爱好和就业需求等来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其本质与我国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因材施教”有异曲同工之处,它是把“因材施教”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3]。所以,学分制目的就是既要根据社会需求培养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又要让每位学生发挥特长,更符合学生个人的学习方式、特点和意愿。

二、学年制与学分制的区别

學年制是由高等院校按照学科及专业规定学生的学制年限,制定相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开设相应课程,如果学生在规定的年限内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课程,并通过考试、完成实践性教学、完成毕业设计就能准予毕业、获得学位的一种教育体制。

而学分制是规定一定的学习时间,本科学习年限最长为6年[4],学生根据专业教学大纲,进行课程选修,当该课程成绩合格,就能够取得该课程的学分,当学生获得的总学分达到学校对该专业的要求后,就准予学生毕业并获得相应学位。所以,学分制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学习期限,自主安排学习进程,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多修课程而提前毕业,让学习吃力的学生合理选修课程并在学制时间内顺利毕业的一种教学体制。

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教育体制是学年制,这主要是政府根据中国的历史传统和国情,并借鉴了原苏联经验而设置的教育体制。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实行的学年制,高等学校的专业设置也学习了苏联的做法,每一种专业都有一套具体的教学计划,学生按照这种教学计划去学习,各个专业的教学计划中,所列课程都是必修的,基本上没有选修科目,毕业时就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学生毕业后按照国家计划需要,分配到相对专业的厂矿企业工作。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我国之前的高等教育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一种教育体制,但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

我国的学分制,最早可追溯于1917-1923年,时任北京大学校长为蔡元培先生。蔡元培先生提出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中心。他还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认为“思想自由之通则,大学之所以大也”。在这种思潮的带领下,有特长的学生可以锐意钻研,后进的学生能逐步产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5]。当然,这也并非是一个偶然,当时正是中国冲破封建文化思想的时期,也是为民主政治开拓道路的新文化、新思想的时期。

学分制能取代学年制,在世界学术环境中经久不衰,它与学年制相比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符合“公平与效率”这一社会进步的法则;二是学分制与选课制紧密结合,能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有利于增强高校及所培养人才的应变能力。所以,学分制教学的最大特点,可概括为一个“活”字[6]。

三、当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以还在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学分制和选课制,如西安理工大学自2004年实行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以来,已有十多年历程。这其中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和不适应,比如教学管理方式跟不上,选课系统还不科学。每学期都有上万人要选课,学生的必、选修课都在同时进行,工作量很大,经常还造成选课系统拥堵、瘫痪。学生选修科目多,上课的流动性大,教学秩序较难控制。再如,选修课质量不理想。实施学分制必须同时实施选课制,要求不仅要有数量较多的选修课,而且选修课质量要高。但是,现如今,学校对开设的选修课和必修课重视程度不一致,造成选修课质量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培养质量。由于传统观念影响和教学管理制度、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教师和学生对选修课往往重视不够,而学生也只追求选修课考及格、拿学分,最终导致选修课教学质量下降[7]。以上问题在一些高校经过十多年学分制改革,全校教职工、全校各部门的付出和努力下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还有一个重要问题没有得到合适地解决或改善:即教育资源跟不上学分制体系。学分制的实施要求有充裕的教育资源。我国高校现有条件下的服务设施、教学条件、师资配备、管理人员、教师报酬、重修和重读条件、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以及后勤保障等,与全面实施学分制有较大差距[8]。另外,对于中国大学生而言,由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在学习目标或学习自主性方面还存着先天不足[9]。选课往往并非依照自己的真实意愿,而是担心上课没有同伴,于是同宿舍的一起选了一些课程,或是和关系要好的同学选类似的课程。

以上两点问题延伸到毕业设计上尤为突出:

以材料学院为例,现在材料学院每年级均有400-500名同学,在学分制的体系下,学生可以提前毕业或延后毕业。材料学院近几年的学生,提前毕业的同学数量非常少,目前提前毕业的学生都是在第七学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而且数量相对较少,第七学期能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学生均不超过5名。在学生的课程安排上,前七个学期均有必修课安排,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大部分学生依然会按照课程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始的时候进行毕业设计(论文),与10年前的学年制没有明显区别。在本科生扩招和学分制实施10年的当下,现在第八学期中,学院每年同时有400-500位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导致了以下问题出现:(1)由于学院实验设备有限,如行星式球磨机、管式炉均只有很少几台,而较多研究粉末冶金类的同学均需要经常使用这类设备,学生就只能排队使用,间接减低实验效率和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同时还要承担这些仪器长时间高负载工作所导致的折旧和损坏的风险。(2)校内的大型仪器,如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使用这些大型仪器均被要求在校内定时排队使用,同样做为材料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多为材料制备,以及观察这些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测试性能,而观察实验结果和性能普遍需要使用这类仪器,出现了大量的学生排队使用,有些同学为了提早排上,甚至需要通宵到现代分析中心排队预约;即便是普通的仪器,如XRD仪器,原来当天或隔天可以使用,在第八学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期间也经常要一整天排队。(3)以上实验设备的使用窘境往往使实验周期长的同学在毕业设计(论文)快结束之时还未能观察到试样,未能得到理想的实验结果,不得已草草结题,使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和效果大打折扣,违背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初衷。

四、如何建立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为导向的学分制教学模式的思考

1.首先做好第七学期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进学分制教学。学分制的特点就是弹性学习,制订和完善弹性教学计划,本科毕业设计就是其中必须完善的教学过程。大学每学期的教学计划为20周,在大四第一学期(第七学期)一般为18周上课+2周课程设计,如果将课程提前在16周结束,余下的4周就能安排为相关课程的毕业设计(论文)。因此,在第七学期结束前5到6周时就可以开始安排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此时本科生的基础课已经结束,专业课也基本结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这样包括寒假在内,整个毕业设计(论文)时间就加长了两个多月,从而保证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去完成毕业设计(论文)[10]。或者我们可以在第七学期之前的暑假就可以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以材料学院成型专业为例,学生会在第七学期之前的暑假前往外地实习28天(约为4周),并于8月之前返校,大批考研的同学会选择在8月至9月期间参加考研班,开始复习。而另一方面找工作的同学会选择暑期打工或回家休息,等待开学学校的各类招聘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就可以从有空闲时间的找工作同学中入手,鼓励他们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开始做毕业设计(论文),并在第七学期中的空閑时间穿插完善,分流一部分同学,这样使找工作的同学在第七学期可以相对轻松地完成一部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还为考研学生在第八学期做毕业设计(论文)留出空间,一举两得,保障所有人的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并保护仪器地正常运作。

2.建立指导教师入学指导模式,本科生从一年级起以毕业设计为引导而学习。实行学分制可以与导师制紧密结合,要注意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时,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学生的知识结构[11]。建立导师入学指导模式,本科生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在学生们入学之初,全班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以3-4个专业方向为题目,例如作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可以提出这样几个毕业设计题目“1.为歼20飞机铸造一种高强度起落架,2.设计一种不锈钢饭盒的挤压模具,3.制备一种耐腐蚀的天然气输气管道材料,……”入学后就向学生提供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让学生做个长远的目标选择和规划,这样引导学生在专业课学习和选修课的选择上均会有思考和构建知识的过程。另外,专业教师及专业选修课的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与课程相关的题目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早点思考毕业设计(论文)中会遇到的专业问题,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选课,使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贯穿于整个本科教育阶段,学生在学习之余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

3.結合各类科技竞赛,多方位、多层次开展本科毕业设计。学生在校期间,不仅仅只有毕业设计(论文)可以与专业研究接触,还有类似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晶体之光”、“校科技节”这类的科技竞赛,参与这些科技竞赛的学生均需要老师指导完成相应的课题,这其中便可以熟悉实验设备,对课题有一个提前的认识,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化理解,不失为一种好的课余活动,每年均有大量学生参加并拿到优异奖项。因此,可将毕业设计(论文)与以上科技竞赛活动结合起来,这些课外科技活动的指导教师会根据参加活动学生的兴趣,确定一批与科技活动相关的课题作为这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是其在大一、大二参加的科技竞赛的延伸和拓展,如此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第八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分摊到前几个学期完成,甚至可以提前毕业,还有利于让毕业设计(论文)有深度,并获得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蔡先金.大学学分制的生成逻辑[J].高等教育研究,2006,(6):9-10.

[2]范会敏,刘景会.关于学分制几个问题的探讨[J].河北林学院学报,1995,(6):164-165.

[3]卢小珠.学分制精髓重探[J].教育与职业,2008,(1):27-29.

[4]薛成龙,乌大光.论学分制的本质与功能[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7):6-8.

[5]孔祥国,周蓉.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的比较分析[J].高教论坛,2005,(2):59-61.

[6]严燕.理性认识学分制[J].阅江学刊,2009,(9):54-57.

[7]费英勤,等.完善高校学分制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06,(6):86-87.

[8]Shahila Zafar. Effects of FFCS(FullyFlexibleCreditSystem) on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3):5-7.

[9]别敦荣.论学分制的教育原理及实施的原则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3,(3):139-144.

[10]毛力,袁励红.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探索[J].教育探索,2008,(8):35-36.

[11]Gulimzhan Zhylkybay.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the Project Metho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4,(143):621-624.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Guided by 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Design

ZOU Jun-tao;MA Wei-wei;ZHANG Zhong-ming;LIANG Shu-hua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n,ShaanXi 710048,China)

Abstract:How to mak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thesis) as the target and the target to introduce the credit system teaching,this is a question which is worth pondering. Different from the academic year system,the credit system has outstanding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and the ability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rea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the material category of X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raduate design as an example,the undergraduate course graduation design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thinking,trying to put forward some effective credit system teaching methods. Because the graduation design about 400-500 students of materials specialt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eighth semester,leading to a variety of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for a long time queuing,and long time high load operation,resulting in the experiment of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fficiency is low,the final graduation design quality is not ideal. So the undergraduate graduation design can be carried out in the seventh semester,the countermeasures and methods of graduate design can be established by teachers enrollment guidance mode,and the combin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Key words:credit system;graduation design;material specialty;personnel training

猜你喜欢
学分制毕业设计人才培养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学分制模式下的学生到课率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高职教育学分制实施策略研究
学分制与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探析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