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智+刘铁+桑德一+杨利斌
摘要:为适应军队院校教学转型的需要,本文从装备教学的特点及岗位任职的需求出发,构建了“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任职,以任职促发展”的装备教学新模式,其不仅丰富了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装备教学的模式,有利于提升军队院校装备教学能力和水平,对于军队院校教育转型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教学模式;装备教学;任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9-0102-02
随着军队院校教育转型工作的不断深入,如何将学历教育的优势转化为任职教育的优势,已成为院校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工作原理为基础,以装备使用与维护等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装备教学,现已成为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装备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培养适应装备发展、满足岗位任职需求的人才,是全面提升军队战斗力和保障力的迫切需要。
本文立足军队院校装备教学的特点及岗位任职需求,充分发挥军队院校教学、科研的业务职能,探讨构建了“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任职,以任职促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并在教学实践予以应用,为提升军队院校装备教学能力和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和参考。
一、装备教学特点及岗位任职需求
(一)装备教学的特点
军队院校装备教学,立足装备工作原理,以岗位任职能力培养为目标,从教育认知理论来看,明显不同于基础教学,其教学对象针对性强,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基础性的普适教育;教学内容更强调其实践性和应用性,不需要也不可能进行深层次的理论推演与讲解。
军队院校装备教学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个不断细化、不断完善的渐进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首先装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其编写与修订、出版、使用均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反复编校和确认,从而保证与装备实际相一致;其次装备教学的重点内容—装备技术原理,其认知过程也是一个从模糊到深刻,从理解到掌握的过程,需在装备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最后装备教学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也是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从依赖装备承制单位保障到不依赖装备承制单位保障过程,更是一个从日常操作使用维护能力培养到装备深层次维修保障能力培养的过程。
(二)装备教学的任职需求
装备配发部队后,装备技术保障能力的形成,通常都经历接装培训、能力提高、能力认可考评三个阶段。针对装备教学的不同阶段,装备教学的主体内容不一致,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装备接装培训阶段,重在了解掌握装备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要求学员掌握装备使用与维护保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力提高阶段,重在全面掌握装备工作机理、操作使用与维护全面知识,要求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必须满足装备实际使用与技术保障的工作需要;能力认可考评阶段,重在掌握装备机理和装备排故原理和方法,要求学员岗位任职能力必须满足装备应急抢修与应急处置等工作的需要。
二、任职教育装备教学新模式研究
装备教学,面向岗位任职能力培养,其教学对象针对性强,教学内容更要求实践性和应用性。根据军队院校教学、科研两方面职能要求,只有将装备科研和装备教学有机结合,才能全面提升院校装备教学水平。在院校装备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过程中,可全面发挥装备科研的牵引作用,以装备科研促进装备教学的发展;同时依托装备教学的发展,提升院校岗位任职教育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岗位任职教育能力的发展,促进军队院校装备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以科研为牵引,全面促进装备教学水平的提升
在装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军队院校装备科研的牵引作用,将装备科研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并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从而提高院校装备教学水平。一是避免装备科研的盲目性,加强课题研究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联系,让装备科研与装备教学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各学科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效引导承担装备教学任务的单位,申报既贴近装备,又能反映学科发展方向的课题,在整合资源、科研攻关的基础上,强化装备教学条件建设,以软代硬,以模代实,为装备教学提供教学实践平台。二是做好装备科研成果向装备教学转化的工作。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员应定期将科研成果加以遴选,及时补充到装备教学过程中去,并将模拟设备成果直接转化为实践教学设施,弥补实装的不足。
(二)以装备教学为依托,全面促进岗位任职教育发展水平
装备教学水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院校能否满足部队岗位任职的需求。为保障装备战斗力的持续发挥,应以装备教学为依托,全面促进岗位任职教育发展的水平。可采取以下措施。
1.改革教学内容,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装备教学过程中,应强化实践性环节设置,避免“满堂灌”弊端,要充分发挥训练基地、新装备中心以及装备科研课题组的作用,彻底改变装备教学“理论多,实践少”的状况;同时还可以联系装备承制单位及相关部队,定期开展装备见学、讲座研讨,逐步改变装备教学内容与装备实际脱节等问题。
2.强化教学方法应用,提升学员思维能力。在装备教学过程中,应着力加强启发式、研究式、开放式、案例式、信息化等现代化教学方法推广应用,发挥学员主观能动性,将装备实际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锻炼学员原理分析、应急排故等思维能力。
3.区分教学层次,因材施教。在保证装备教学系统性、完整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学员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教学,教学内容也侧重不同。士官学员,侧重操作使用;轮训学员,侧重使用方法和技术原理。同时还可定期与部队开展装备教学实践交流,將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既为部队解决装备原理教学的困难,又增加教员装备实践的经验。
(三)以深化任职教育改革为契机,促进装备教学的全面发展
装备教学改革工作成功与否,直观影响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转型工作的成败。因此,应以深化任职教育为契机,进一步强化新装备训练中心、教员队伍、模拟训练器材等建设工作,促进学院装备教学水平全面提升。
1.完善新裝备训练中心职能。针对任职教育需求,应着力加强装备中心职能建设,一方面构建装备教学实践与训练基地,实装与模拟训练器材相结合,为装备教学提供教学保障条件;另一方面依托装备科研成果,强化虚拟仿真训练作用,虚实结合,构建符合学科发展方向,服务新装备教学的装备教学与训练环境,促进装备教学的全面发展。
2.加强教员队伍建设,丰富装备教学方式。一是以老带新,加强教员培养力度,从备课、试讲、教材编写、教学能力认证、科研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业务指导,提高新教员授课能力和学术科研能力;二是有计划组织教员到装备承制单位、部队进行交流、见学、代职,掌握装备研制、保障情况,提高教员业务能力;三是有计划邀请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承制单位和部队专家来院授课、讲座、座谈,丰富教学方式。
3.加大模拟训练器材建设力度。积极研制或引进训练模拟器,以软代硬,以模代实,确保院校装备教学内容与部队实际装备保持同步,弥补院校装备教学保障条件不足等问题;同时组织学员进行虚拟训练,减少教学装备磨损,解决装备教学内容多时间少、学员多装备少的矛盾,并充分发挥学员主体作用,实施开放式教学和自主式学习,提高装备教学的水平。
三、总结
装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对军队院校更是一项意义重大、成效明显的工作。我们必须以任职教育需求为牵引,以装备科研和装备教学为支撑,从装备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着手,坚持“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任职,以任职促发展”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装备教学的新模式、新手段,以改促教、以教促改,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建立“以岗位合格为标准、以装备教学为重点”的新型装备教学体系,使装备教学真正适应岗位任职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乔,阎文,于贵波,王书海.装备教学的课程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2010,(31):152-153.
[2]邱德定,黄显明,廖东民.论科学构建院校装备保障建设新机制[J].继续教育,2009,(1):32-34.
[3]孟藏珍,闫抒升,王晓军,王鹤磊.强化装备教学实践环节研究[J].任职教育,2009,(3):22-23.
Research on a New Teaching Mode for Equipment Teaching of Post Education in Military Academies
YUAN Sheng-zhia,LIU Tieb,SANG De-yia,YANG Li-binc
(Naval Aeronautical and Astronautical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