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金凤 陈童
摘 要:留守儿童问题因2016年3月民政部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而再次受到媒体及社会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南方周末》2009年至2016年刊发的留守儿童相关报道为对象,对其报道主题、消息来源、留守儿童形象建构倾向性及建构路径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南方周末》留守儿童的报道以2016年为分水岭,呈现巨大差异,产生差异的根源则是建构路径的导向不同。2016年之前以事件为导向的建构,强化了留守儿童的“问题命题”,有可能对社会产生离心效果风险,造成公众的焦虑。而2016年之后以责任为导向的建构,搭建对话平台、建构正面形象,则能够达成社会共识、减小风险置换,对社会形成团结的向心效果,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留守儿童;《南方周末》;形象建构;“社会对话”
作者简介:尹金凤,湖南师范大学期刊社、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湖南 长沙 410081)
陈 童,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湖南 长沙 410081)
■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及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人们带来大量发展机遇,农村以及部分城镇劳动力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寻求更好发展,纷纷走出家乡务工、创业。因工作不稳定、居住条件有限,他们的子女无法带在身边监护照料,导致大量的留守儿童出现。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他们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父母在留守儿童成长中的缺位,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偏离正常成长轨道,或遭受到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南方周末》作为一家社会声誉良好且公众认可度较高的媒体,在2013年最受大学生欢迎的媒体调查中,以70.7%的支持率高居报纸榜首?譹?訛。《南方周末》一直以来展现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其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和态度,可能会深刻影响社会大众对此议题的认知和行为。因此,本文选取有电子版可考以来《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2009年7月至2016年6月),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该媒体关于留守儿童报道内容的发展脉络,分析其在留守儿童形象建构方面的倾向性与建构路径,以期总结出可供借鉴的启示和规律。
一、研究缘起
社会建构理论认为,我们所看到的社会现实,不仅仅是被客观状况所决定,同时也是被社会性地建构出来的。这种主张秉承了现象学本体论的一个基本预设,即社会现实是以解释过的事实(而非客观事实)呈现自身的,而对社会现实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又在不断地建构着新的社会现实?譺?訛。本研究正是探讨《南方周末》如何在面对纷繁的留守儿童信息时,选择性地解释留守儿童的“事实”,建构留守儿童“形象”并形成“新的社会现实”。
2009年7月23日至2016年6月30日之间,《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的报道共54篇。其中2009年至2015年间相关报道19篇,2016年3月至6月相关报道35篇。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南方周末》从2016年3月份开始对留守儿童进行了较为集中的报道。2016年3月是《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的分水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救助保护机制,等等。作为此意见的回应,《南方周末》推出了系列报道。2016年3月24日更是推出了多达28个版的《在一起——中国留守儿童报告》专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这些报道创新了以往留守儿童的报道路径,建构了不同以往的留守儿童媒介形象,搭建了一个更广泛的留守儿童帮扶平台。本研究以2016年为分界线,对2016年3月之前和之后的报道进行对比研究,以总结《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的变迁规律,分析论证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的变迁对学界和业界的启示。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选定时间范围(2009年7月23日至2016年6月30日)内的《南方周末》中包含留守儿童关键词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数据新闻等)为分析单位。每一篇为一个分析单位(共54个分析单位)。
按照对比研究的思路,本研究将对《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如下类目进行比较研究:
1. 报道篇数
《南方周末》有电子版本可考的第一篇留守儿童报道出现在2009年7月23日,2009年共2篇报道,2010年2篇、2011年1篇,2012年7篇,2013年2篇,2014年2篇,2015年3篇。2016年3月至6月共35篇,报道数量超过了前六年内相关报道的总量(19篇)。
2. 报道主题
媒体的报道主题不仅反映媒体对报道对象关注的侧重点,而且通过建构某种框架影响着受众对报道对象的认知,最终引导舆论的导向和受众的行为。
《南方周末》在2009年至2015年,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主题基本集中在两大类:一是涉及到留守儿童的重大突发事件或刑事案件报道,二是留守儿童的公益关爱活动。当然这两类报道的旨归最后都指向了留守儿童的政策与法规建设、留守儿童群体权益的保障以及社会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
而2016年3月《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颁布后,《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报道不仅数量上大幅增加,而且报道主题也呈多样化立体化状態。这段时期,其报道主题主要有:从顶层设计角度关注留守儿童;聚焦留守儿童的父母;推进改变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正面直视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原因;追踪第一代“留守儿童”成年后的生活。除此之外,留守儿童报道的传统主题——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留守儿童、社会公益组织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活动等依然时有呈现。
3. 消息来源
消息来源是记者获得信息的来源,也被称为信源。广义的信源包含三类:一是为记者提供新闻事实或新闻线索的人物;二是新闻当事人,他们是新闻报道的主角;三是新闻评论人员,他们的话语赋予新闻事件意义,帮助受众深层次理解新闻事实?譻?訛。本研究依据身份将消息来源分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党政机构(领导干部、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公益组织、热心公益的个人、学校和教师等。《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报道的消息来源是多元的,同时内容角度分析、话语的表达也是立体的,但本研究只选取最为显著、最为重要的消息来源进行研究统计,即每篇报道只统计一个。显著消息来源能够体现媒体报道的角度、报道的切入点和侧重点,角度决定着新闻报道的主题,也决定着记者如何体现新闻价值及如何对受众进行引导。
4. 形象指标
本研究采用双向评定量表来对《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中的儿童形象建构进行研究。量表分为正负两级,等级的两端表示完全相反的评价意见,所以等级分值有正负分值。得分率为正时,表示的是正向的意见,反之,得分率为负时,则表示负方向意见,得分率为0时,表示中立意见。分值的绝对值越高,表示意见的倾向度越高。本研究统计《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中提及的相关形象词汇,制作了25组有正负两级形象指标的量表(具体见表1、表2),以此判断该媒体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态度倾向。形象指标量表中的最后4组指标:敏感、辍学、偷盗抢杀、单亲,因在报道中被提及的频率较高,而与之对应的正向意见为正常态指标,所以单列负向指标成为一组。
三、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嬗变:负面形象为主转向中性和正面形象为主
对2009年至2015年形象指标量表1的分析可见,在25组形象指标中,有7组指标绝对值为零,报道中鲜有提及这些形象词汇,其余18组形象指标绝对值为负值。不难发现该阶段《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是不平衡的,整体是以负面倾向性建构为主。《南方周末》对展现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形象指标如“贫穷、不爱上学、冲动易怒、怯懦被欺负、无助、无理想迷惘、悲伤哭泣、暴戾野蛮、偷盗抢杀、绝望,叛逆”等,进行了凸显与强化,客观上建构出了两类留守儿童形象:一类是让人们心生畏惧的暴戾叛逆有潜在犯罪风险的边缘留守儿童群体形象;一类是需要怜悯帮扶的无助懦弱的弱势留守儿童群体形象。
2016年形象指标量表2中,15组指标绝对值为负值,1组指标绝对值为零,9组指标的绝对值为正值。相较表1,正面形象指标使用的频次有极大增加,建构的正面形象类型有大幅提升,对留守儿童的态度和评价逐渐倾向平衡。2016年前报道中较少或没有出现过的“乐观、独立、成绩好、懂事、活泼、坚强、成熟稳重、勤奋上进、有理想、有责任感”等形象指标,频频出现在2016年的报道中,客观上建构出了阳光向上充满希望的留守儿童群体形象。而负面指标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词汇是:悲伤(哭泣)、贫穷、内向、孤僻、怯懦(被欺负)、怨恨、无助、绝望、单亲、不爱学习等,多为性格情绪以及外界环境附加的负面问题,而“偷盗抢杀、野蛮叛逆、欺骗”等与道德品行性缺陷相关的评价表达有所减少,可见《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报道由建构负面形象为主向建构正面和中性形象转型。
四、形象嬗变的背后: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路径变迁
如上所述以2016年为界,《南方周末》在留守儿童报道及对留守儿童的形象建构中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其原因颇多,但最重要的就是建构路径的差异。2016年之前《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中儿童形象建构多是以事件为导向,而2016年开始则调整为以责任为导向的建构路径。
1. 2016年前:以事件为导向的建构路径
《南方周末》一直有视媒体为社会公器的集体意识,认为新闻工作必须服务于公众利益,而不仅限于服务政治或经济利益集团,新闻从业者是社会的观察者、事实的报道者?譼?訛,这些集体意识具有较鲜明的新闻专业主义特征,学者潘忠党曾经撰文认为《南方周末》是新闻专业主义的代表?譽?訛,《南方周末》的新闻专业主义特征被学界和业界引为共识。通过研究可见,《南方周末》2016年之前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大多数遵循了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以事件为导向的原则。以事件为导向是指当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记者依据新闻线索进行采访写作的报道方式。在此阶段,《南方周末》一般只有在发生了与留守儿童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或举办了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公益活动时,才会对相关的留守儿童作出报道。例如《留守儿童命陨炮竹黑作坊》、《城市里的陌生人——黑道乡村》、《校车夺命后》、《“留守”,何时能开怀》、《杀死最疼自己的人——衡阳留守少年灭门案观察》、《河南一农村小学教师涉嫌猥亵多名女童已被刑拘》、《湖南三名未成年人劫杀小学老师》等,在2009年至2015年的19篇报道中,共有8篇是在发生了重大突发事件之后展开的报道,占该时间段报道量的42.1%。除此之外,举办与留守儿童相关的公益活动后发布的报道有:《留守儿童之家,请开门》、《安利:关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希望与梦想—公益关注儿童》、《爱心中国之夏》、《从6个到45个:“留守”陪伴者》5篇,占该时段报道量的26.3%。以上以事件为导向的新闻报道,基本遵循了客观真实规律、报道新闻事实的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虽然客观真实中立地报道新闻是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但是新闻不是被新闻工作者简单传递而是被再生产的,媒介在再现社会事件或议题时会根据他们自己的标准和规则进行选择、编辑和戏剧化的表现?譾?訛。再加之,“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这本身就是思想的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智力的介入,因而也就必然包含个人的系数在内。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摆到他所描述的情景之中,不仅表现在他自己的参与上,尤其表现在他对事实的连续性的裁剪上和他所采用的形式上”?譿?訛。通过对《南方周末》留守儿童报道中儿童形象指标的分析就可看出,其对展现留守儿童负面形象的指征如“贫穷、不爱上学、冲动易怒、无理想迷惘、悲伤哭泣、暴戾野蛮、偷盗抢杀、叛逆”等进行了更多的“连续性裁剪”,从而塑造出令人生畏亦或令人生怜的留守儿童形象。而建构这类形象的捷径就是借重大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为由头或载体。因为在灾难性事件面前,人们的同情心理如同发酵剂,关爱弱势群体和关注祖国未来的理念得以放大,留守儿童“问题”的紧迫性、危急性、重大性较易达成高度共识。
但是这种共识建立的基础是薄弱的,共识保留的时间也会相对短暂。因为这种以事实为导向的报道方式,可以看作是媒体对公众在怜悯心态和危机心理基础上的一种“焦虑性引导”?讀?訛,当突发的灾难性事件带给公众的悲伤情绪消散之后,人们对留守儿童的同情会消散,关注也会随之削弱。用心理学中的闪光燈效应理论来分析,这种方式的报道最终还会导致公众记忆中只留下留守儿童的杀戮、凶残、卑微等形象碎片。闪光灯效应是指个人对引人震撼的事件容易留下深刻的记忆,其产生作用是因为闪光灯式的强刺激特别震撼、重大,使人印象深刻,而这些事情又多半是与个人有关的重要事件或人们较易在生活中产生联想的事件。所以当公众接触到 “留守儿童命陨炮竹黑作坊”、“校车夺命”、“衡阳留守少年将亲姑姑家灭门”、“小学教师涉嫌猥亵多名女童”、“湖南三名未成年人劫杀小学老师”等报道时,“刻骨铭心”的很可能是当事人的暴戾和凶残。而留守儿童应得到社会的关怀和怜悯,以及家长和学校在这些事件当中理应承担的责任,则可能被公众忽略。所以,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就这样异化为了留守的“问题儿童”,留守儿童面临的安全问题、教育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等被忽视,取而代之的焦点是,留守儿童是一群“叛逆、孤僻、自卑、暴力、甚至偷盗、杀戮”品行败坏的“问题儿童”。于是,媒体以事件为导向的报道,产生了“焦虑性引导”的效果,这也是留守儿童的“问题命题”被强化的过程,是留守儿童形象被“污名化”的过程。事实上,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是广泛存在的,而“问题留守儿童”则未必大量存在。但以事件为导向的报道的议程设置,很可能会让公众混淆问题的本质,忽略留守儿童问题的紧迫性和关键性所在。
2. 2016年以来:以责任为导向的建构路径
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后,《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报道数量大幅增加,截止2016年6月,一共有35篇相关报道刊发,占2009年以来报道总量的一半多,显著消息来源也由原来较单一的以留守儿童及社会民间公益组织为主,转向了有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父母、党政机构(领导干部、政府机构工作人员、基层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社会公益组织、热心公益的社会名人、学校和教师等多元化的消息来源。同时,报道的主题更多样化:如“从被忽视,到顶层设计 三十年两代人留守史”,就是从顶层设计角度关注留守儿童;“农民的孩子只能是农民吗?”,聚焦留守儿童的父母;“‘我们要让一家人在一起流动儿童教育‘福地上海的双重压力”,涉及改变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那些‘留在学校的儿童”正面直视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邬霞:打工诗人与留守儿童的轮回”,追踪第一代“留守儿童”成年后的生存状态。除此之外,有关留守儿童报道的传统主题,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社会公益关爱活动依然大量呈现于版面。在留守儿童公益关爱主题中,还刊发了公益形象突出的演艺明星谭晶、马伊琍的撰文。可见,2016年以来的报道不再只是单一的遵循以事件为导向,取而代之的而是响应政策主动策划主题,开展系列多层面多角度立体化的新闻报道,这可视为其开辟了以责任为导向的留守儿童形象建构路径。总的来看,这一阶段以事件为导向的报道只有1 篇:“天灾折射农村现实 龙卷风中的‘生死瞬间”,以责任为导向主动策划主题的新闻报道有34篇之多。
以责任为导向的报道是指媒体在从事报道活动时,不仅仅遵循新闻专业本身的规律,同时以维护和增进全社会利益的社会责任来指导传播活动。胡锦涛同志曾在世界媒体峰会致辞中提出:“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美国最高新闻奖创始人约瑟夫·普利策也是因其在新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高度社会责任感,从而奠定了其在美国新闻界现代美国报纸先驱者和示范者的地位。由此可见,社会责任与新闻专业规律并不相悖。
五、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启示
总结《南方周末》2016年对留守儿童的报道,其以责任为导向的建构,可收获较积极的传播效果,并产生了如下启示:
1. 搭建对话平台:形成社会共识
喻国明教授认为,随着时代发展,传媒社会责任的内涵应当作深刻转型:即应从立足于信息的发布权到立足于信息的解释权;从意见的表达者到意见的平衡者;从“社会守望”者到“社会对话”的组织者?讁?訛。《南方周末》2016年有关留守儿童的报道,就是在自觉履行“社会对话”组织者的功能,该时间段刊发的35篇报道,显著消息来源呈多样化的状态(见表3)。而2009年至2015年间显著消息来源主要是留守儿童(占63.2%)和社会公益组织(占26.2%)。而且留守儿童作为显著消息来源,也是在媒体预设的框架内进行发声的。符号学家梵迪克曾指出:“媒介从本质上说就不是一种中立的、懂常识的或者理性的社会事件协调者,而是帮助重构预先制定的意识形态。”?讁?訛所以,作为显著消息来源的留守儿童实际上是作为被“言说”的对象,或者说是作为参与构建话语的主体而存在着。媒体呈现出的留守儿童形象与现实中留守儿童形象存在一定的偏差,留守儿童所发出的声音,会因媒体的主流意识形态起作用而遭遇“变形”,最终形成违背留守儿童意愿的负面报道,展现在公众面前是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
2016年显著消息来源分布面更广,有:留守儿童、党政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留守儿童父母、热心公益的个人、学校和教师、专家学者,且各项所占比例差距缩小(见表3)。足见媒体在话语层面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留守儿童问题和积极互动搭建了对话的平台。留守儿童问题绝不仅仅是留守儿童个人的问题,它是社会经济转型和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产物,更是社会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他与家庭监护主体有关、与各级政府有关、与学校教育部门有关、与社会群众团体组织有关、也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有关。媒体承担“社会对话”组织者的责任,让各利益相关主体得以在媒体提供的平台发声,避免了某一方声音独大,其他声音失语的尴尬状况出现。《南方周末》建构对话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社会对留守儿童理解与认同,最后形成从社会结构层面来改变留守儿童状态的共识,如让留守儿童的父母返乡回归家庭,或让留守儿童得以伴随父母在城镇生活接受教育,而这也正是哈贝马斯认为的话语交往的目的。
2. 正面建构形象:减小风险置换
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社会转型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极大机遇的同时,各类社会风险的发生频率与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人们仿若“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乌尔里希·贝克(Ulrich Beck)定义的“风险社会”已然就在眼前?輥?輯?訛。
“留守儿童”产生之初是被政府视为一个对社会稳定存在潜在风险的群体而予以重视的。《南方周末》2009年至2015年的报道亦是将留守儿童置于风险和危险源的境地,所以留守儿童不是伴着重大突发事件出现,就是被定位在“被特殊关爱者”的位置,随着政府与社会的公益关怀活动而出现。从2009-2015年形象指标量表可见,《南方周末》报道留守儿童使用孤僻、贫穷、犯罪(偷盗抢劫、杀人、打架斗殴)、成绩不好等负面词组的频次非常高,而正面词组的频次远远低于负面词组,因此建构了鲜明的留守儿童负面形象。这种建构模式,客观上致使公众形成留守儿童是危及社会安全稳定潜在威胁的风险感知,造成公众的焦虑和恐慌。潜在的风险与恐慌的社会心理相结合,最终加重留守儿童风险的危害程度。被用來理解风险的媒体就这样通过提供风险的感受并因此而卷入对风险的生产、操纵、协商和置换?輥?輰?訛。
2016年3月起《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形象建构有了较大变化,从2016年形象指标量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乐观、活泼、乖巧懂事、勤奋上进、独立、有梦想,成绩好等正面词组使用频次高于负面词组,更是远远高于2009至2015年间的报道;而负面词语范畴里的孤单、悲伤、内向、无助、单亲、不爱上学等与道德品行无关、与性格处境相关的负面词语使用频次依然较高,但犯罪这一与道德相关、且能导致公众风险感知的词语出现频次大幅下降。这种建构方式,可以窥见媒体希望对留守儿童负面形象解构的意图,也体现了媒体试图引导公众对留守儿童进行正向解读的努力。丹尼斯·麦奎尔指出:大众媒介既可以对社会形成分裂的离心效果,也可以对社会形成团结的向心效果?輥?輱?訛。以事件为导向建构负面倾向性的留守儿童形象,有可能产生对社会分离的离心效果风险,而以责任为导向的报道方式,侧重于对留守儿童的正面积极建构,则可能减小风险的置换,培育社会共同的价值观、对社会形成团结的向心效果。
综上所述,2009年至2015年《南方周末》对留守儿童的报道,是以事件导向为主,建构了系列以负面形象为主的“问题”留守儿童。但新闻工作者不应仅仅从通过新闻事实的角度把留守儿童“问题”命题抛给公众和社会,而应以责任为导向,报道事实,搭建对话平台;提供知识,引导民众理性认知留守儿童问题;展开新闻批评,进行舆论监督;还要增进社会利益、推动社会的合理重构,促进社会和谐等等。2016年3月以来《南方周末》通过以责任为导向的路径建构了相对中性和正面的留守儿童形象,为留守儿童各利益相关主体搭建了对话平台,不仅体现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也为弥合社会矛盾、形塑社会共识做出了良好示范,对大众媒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注 释:
①王晓红、殷莉、任馨:《以新闻专业主义分析,<南方周末>报道》,《青年记者》2014年第5期。
②陈世海、詹海玉、陈美君、文四海:《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2期。
③李希光:《初级新闻采访写作》,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18页。
④邱戈:《新闻专业主义与新闻道德探询机制考辨》,《新闻出版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3期。
⑤潘忠党、陈韬文:《从媒体范例评价看中国大陆新闻改革中的范式改变》,《新闻学研究》2004年总第78期。
⑥陈世海、詹海玉、陈美君、文四海:《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2期。
⑦(法)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丁雪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年,第24页。
⑧陈世海、詹海玉、陈美君、文四海:《留守儿童的社会建构: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2期。
⑨喻国明:《传媒责任:时代的发展与内涵的转变》,《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6期。
⑩(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譯,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