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教育中我国作品的作用

2017-03-18 12:27张红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师音乐

张红敏

摘 要:传统文化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价值超越了时间与空间,这是中华民族在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精神家园。这些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的历史记忆,以及中国人的情感认同。因此,音乐作品的继承与创新是必然的,新时期应立足于它的现状,努力提高我国音乐作品的高标准教育和文化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高师;音乐;中国音乐作品文化

中图分类号:J624.1-4 文献标識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5-0244-01

中国音乐作品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不仅富有民族个性内涵且涵盖了民俗习惯精华。早在2001年,我国已经就音乐作品传承制定了音乐教育新的课程标准。但在当前新媒体时代文化多元大形势下,高师声乐教育与音乐作品文化的传承相脱节,新时期,高师声乐教育如何为音乐作品的传承和弘扬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成为大家共同探讨和寻求解决的问题。

一、增加与中国音乐作品文化有关的课程

在学校教育中,传播文化的主要途径为课堂教学。对中国音乐作品的传承和创新来说,音乐课堂教学也是其主要途径。为提高社会和师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文化教育的重视,使师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文化学习更加方便,髙校可邀请一些音乐学家在了解目前新形势下高师声乐教育实际情况及音乐作品文化的优劣性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音乐作品教材进行拟定或修订。学校音乐教育方面,我们也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如印度学校只让学生对印度音乐作品加以学习,钢琴等西洋乐器课程采取选择性开设或不开设,因此即便在现代社会,印度的很多音乐家也仍然以音乐作品表演为主,且同时是音乐作品艺术的研究者。他们将音乐作品放置在高度主体地位,音乐教育的内容多为音乐作品,在这种音乐教育氛围中,印度的音乐作品文化完全不存在瀕临危机现象。印度实质上也对多元音乐文化积极提倡,但音乐作品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因此在我国高师课程设置中,可把中国音乐作品鉴赏作为全校非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音乐专业专科阶段可开设民族声乐、民族乐器表演作为必修课,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面学习传统曲目、理论知识;本科阶段可开设音乐形态学,将中国音乐作品形态学与外国音乐形态学并列起来学习。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高师声乐教学,在中西借鉴、融合中促进中国音乐作品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对音乐作品教学方法因地制宜地创新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音乐作品中,教师可以借鉴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中国音乐作品的古典音乐。在对中国音乐作品理论认识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通过大课堂、中、小类的结合,使学生更为深入地学习和体验。

在中国音乐文化的作品中,必须区分小学和中学的矛盾,在民族音乐研究的研究中,对中国音乐作品的主要传承与创新。对中国音乐作品的民族性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促进了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声乐教育的继承与创新,音乐文化的实践,音乐艺术与民间音乐的田野调查。在普通高校声乐教育中,我们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到舞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传承中国音乐文化。在各种音乐表演中,可以适当增加中国的音乐曲目成分,加强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的理解。此外,中国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创新的措施,也是当地民间活动的一个好办法,能使学生参与到民间音乐表演活动中,对作品有着深厚的感觉和熟悉,并进一步掌握第一手音乐作品。

三、充分利用现代数字传媒对学生的影响

另外,在新形势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实践使音乐文化遗产,在新形势下,对现代数字媒体的影响很大,根据实际情况,学生喜欢音乐,主要来自数字媒体渠道。数字媒体不同于传统的媒体、电视、报纸、广播,是利用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字通信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为客户提供形式的媒体、娱乐和信息传播的信息。最近,发出“关于加强高校的网络开放课程建设中的应用和管理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教育部、观众广泛的公共类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对网络通信和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建设网络开放课程良好的教学效果。“传承与音乐文化创新能以此为契机,音乐文化课程分为音乐理论教学,民族声乐审美,民族器乐模块,感谢老师,向国外的知名音乐家来学校参与和指导行政长官,网上公开课,通过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学生的学分,考试后。这一改革是时代发展的时代,是音乐作品的传播与普及。此外,在当今的微信时代,学生们始终没有打开微信,如果能从微信平台传播中国音乐文化,让学生逐渐接近,逐渐喜欢,音乐作品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中国音乐作品是人们在长期音乐实践过程中总结而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它折射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画面,透视出中华民族独特的情感世界和人文精神。高师声乐教育是延续传统、发展传统的关键环节,在音乐作品的传承与创新上应作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何玉.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唱法[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

[2]郭伟平,格根莎娜.试论高师声乐教学的示范作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01).

[3]程向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4]王岩淑.高师声乐教学技术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教育),2003(04).

猜你喜欢
高师音乐
高师音乐学院音乐教材的规范性研究
奇妙的“自然音乐”
高师舞蹈教学中基本能力训练分析
高师声乐教学改革初探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论高师人文学科教师教育者的“师士”使命的源起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